暴利药接连曝光新医改尴尬 卫生部新出台5措施

  就在央视接连曝光抗癌药芦笋片、恩丹西酮十几二十倍的利润率,一再刷新“暴利药”的纪录的关口。近日,广州市卫生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广州公立医院人均门诊费用自2008年后首次突破190元,“看病难”的境况在现实中出现再次恶化现象……医改推行多年后,新医改也在一串串咋舌的数据下,显现出现实的荒谬和尴尬。

  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要通过落实好5项重点改革任务,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病有所医。要加快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为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提供根本保障。

  5月30日上午,卫生部网站上公布了将采取五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舆论认为,这是药品暴利引发的深度关注,卫生部五措施治高药费,可望加速医改,让公立医院和药企回归各自社会职能。有专家指出,5项措施如果能够尽快落实,有的可望立竿见影起到作用,但也有专家认为,五项措施影响有限,需要从制度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利益格局,才能真正达到抑止药价虚高的目的。

  1.完善药品采购制有利公平竞争

  卫生部公布的五项措施中,第一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表示:“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再次强调集中采购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细化了技术要求。《工作规范》还要求在评审药品时,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采用科学评价办法,选择‘质优价廉’药品。”

  对此,身兼广东省政协科教卫委员会副主任的广州医药集团总经理的李楚源连声叫好,“规范对于像广药这样的大企业是好事,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他谈到,地方与地方之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招标采购的规定有所不同,在操作上不统一,导致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地方药价不一,准入门槛不一致,国家要规范起来是好事。

  另外,李楚源提到,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诟病医药代表或代理公司在向医院推销药品的时候,存在给回扣甚至商业贿赂,导致暗中托高药价,他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可以透明化并加以规范的,“在国外就有学术推广费,知识传授费,就是他们向医院交的,但外国已经规范化、统一化,就不存在混乱的问题”。

  2.规范诊疗行为关键在落实

  对照卫生部5项措施,其中“大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两项,都直接涉及医生具体诊疗开药过程。以期望达到规范医生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说,像第二项措施提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遴选调整机制,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行为。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并落实相应补偿机制。”这是可以对群众用贵价药有明显缓解的,“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意味着这笔钱需要国家支付,政府加大了自身投入,自然会更加有动力去监管,调控得更加合理。而基本药物占日常药物的比例较高,对群众缓解买药负担无疑是有效果的。

  然而,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在基层医疗机构力推,针对公立医院的基本药物目录大医院版目前仍没有时间表。有医疗界人士认为,这让某些大医院医生“顺手”就开了“大处方”、“高价药”,医疗费自然降不下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也表示,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出是单行道,没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

  卫生部的措施中还提到,积极探索和推行阳光用药做法,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处方行为。大力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收费制度改革,规范诊疗行为等。

  郑浩涛和不少网友都认为,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说法,早已是老生常谈,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切实落实。

  3.惩商业贿赂治标,加大医疗投入治本

  卫生部最后两条措施:“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最为引人关注,因为这都涉及到人们谈论已久的药价利益链条和医院潜规则的问题。其中,“始终保持惩治商业贿赂的高压态势,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医药代表行为规范”和“通过限制流通环节差价率等措施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两处表述,直接针对医药代表和药品流通环节,这些是常人认为药价产生猫腻的地方。

  有关专家认为,不仅是针对药价,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是法治国家应有的执法行为,卫生部的强调说明了其加强力度的决心,但这可能“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来说,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实现医药分家,才是切断高价药的利益链条。

  据了解,目前药房和医院所售药品的市场份额比例约为2比8,业内人士指出,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后,最后药品在进入医院的时候,医院要不要采购这种药,可能医院的领导有发言权,医药的药剂科或药室委员会的人有发言权,最后医生的处方把药开给病人,开多还是开少,他也有发言权,“这些发言权决定了哪些药能够进到医院,哪些药能够销到患者的手中,这些都涉及到利益,也即常说的回扣,这部分钱,也只能算到药价的成本里面。目前这部分已经占到15%到30%。

  ”如果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压低流通环节的成本价格,这就会违反市场规律,很可能导致大量药厂为迎合低价,降低品质,生产劣质药品,这显然不是政府改革的初衷。“郑浩涛认为。正如广州市医药行业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成昭云所说,要真正实现医药分家,医院不靠卖药盈利了,各级医生和代理也减少了层层寻租的空间,这种形成药品采购价的隐性成本也下降了,医生对病人也更能对症下药,不为利益所动。

  ”关键在于加大医疗投入!资金落实到位而不互相扯皮“,某大型医院的孙医生在网上点出了困境———要尽快实现”医药分开“的管理、分业经营。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确保医院和医生不是为了获利而开药,从根源上开始解决这一体制。医院要发展,职工要福利,医院就会找卫生部要钱,而卫生部则找财政部,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是已经拿出一些钱进行试点了,但从全国看却是杯水车薪,然而医院是还要生存和继续的,这决定了以药养医的现状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改变”以药养医“现状还很难实现。所以,国家应该加快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观点

  ”没有首先从源头上把药价降下来,即使砍掉15%差价又有什么用?等于是砍掉了医院的发展资金,而政府又不补回给医院。“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建议,在药品流通方面,”政府在宏观上控制,微观上由市场去调节可能效果更好。“

  ”惩罚一下贿赂就可以杜绝吗?“网友刘士风甚至调侃道,把医院所用基本药品(也不用全部药品)的出厂价公布出来就可以了,让那些吃了回扣、加了高额利润的药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使其利润率能够得到老百姓的监督。

时间: 2024-09-20 19:49:18

暴利药接连曝光新医改尴尬 卫生部新出台5措施的相关文章

新医改:投资新热地

http://www.sina.com.cn2009年10月20日 16:03<小康·财智> 西门子等跨国风投的两度注资,不仅使得应希堂带领的科美生物名声大振,也使众多的投资者嗅到了新乐土的所在. 文|<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新医改带给投资者的驱动力已经立竿见影.<福布斯>"2009中国最热门的11家创业公司" 日前予以公布,其中,科美生物.国康网和泰格医药等3家医药企业入选.医药行业几乎占据榜单三分之一江山,这不由得投资者们更加对这个新热地浮想

新医改引发大变局 药企与资本将加速融合

当众多曾经抱着"小富即安"心态经营企业的医药公司,在新医改引发的时代大变局中再也无法继续"小富即安"时,医药行业整合的预期已经被悄然强化.这令很多专注于投资医药产业的基金经理兴奋不已. 基于对人口消费基数.新医改以及新医药技术革命衍生出来的行业爆炸性机会的预判,医药产业正步入黄金十年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健康基金所认同. 在上述预期和认知下,动辄掌管数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们开始四处寻找优势医药公司. 在过去的十年里,医药健康关联企业的利润增长了6.5倍,6.5倍意味

觊觎“新医改”盛宴 中国盘子里的“大蛋糕”

中国盘子里的"大蛋糕" 2010年春节来临之前, GE医疗集团总裁兼CEO约翰·迪宁(John Dineen)风尘仆仆赶赴中国,开始了他今年的第一次访华.这位GE内部擅长"播种"的高管诚恳地告诉<商务周刊>,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是四川成都附近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有类似想法的不仅是GE."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已经进行战略调整,主要投向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医疗市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成像及信息技术公司Carestream Health(锐珂医

受益新医改 新上药与一致药业启动并购潮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行业的整合正在来临.而最受关注的整合大戏却是由上海医药拉开帷幕. 新上药:整合效果超预期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29321.html">中信证券医药分析师指出,上海医药的整合效果超过预期. 分析师表示,整合后,"新上药"已成为一家集医药研发.制造.分销.零售,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大型综合医药龙头公司.它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在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中,规模最大.业务最全.业务行业地位领先等方面."

新医改下中外药企处方药营销模式趋于融合

通过对国内医药市场的研究,笔者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中外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从以前的"泾渭分明"正在走向"殊途同归".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中外企业的营销模式已经趋于融合. 十年前:各谋其道 2000年以前,中外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医药行业进入转型期:外资企业进入: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崛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90年代中期之后,医药市场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

零售药店面临新医改政策冲击 平价概念难以为继

4月19日发行的第336期<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药店败退>的文章,以下是全文: 药店败退 在与医疗机构的药品市场份额争夺战中,零售药店从来没有赢过,新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的政策,则使零售药店曾经风靡一时的"平价"概念难以为继.从零售药店业来看,现实距离"医药分开"已渐行渐远. 对于新医改,社会零售药店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现如今的质疑,前后不过3年时间––––已经出台的新医改配套政策在设计上似乎忽视了社会

新医改实施1年药价仍虚高 公益与利益成博弈点

时隔仅仅10天,5月115.html">26日,抗癌药恩丹西酮即以20倍的利润率刷新了"暴利药"的纪录. 而5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称,2009年,全国各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3902亿元,比2008年增长38.1%. 两相对照,公众困惑顿生:在新医改实施已满一年,并为此支付巨大的成本后,药价虚高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进而,政府承诺的8500亿元的福利支票会不会同样倏然不觉,难以切实改善就医负担? 让我们回眸新医改一年来的进展.据<人民日报>报

新医改进行时:磨砺十载 剑指医疗难题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语出<黄帝内经>,流传至今.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染疾,生病就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个话题从未停歇,也从未偏离执政者的视野. 众所周知,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处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的中国,尚有近1亿贫困人口,近5亿人相对贫困.要建立一个覆盖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 面对这一世界"顽疾",2009年4月,顶着金融危机的寒风,我国政府启动新一轮医改,开出"中国处

新医改攻坚:重塑医疗体系努力成败惟系于此

总投入达8500亿元的三年(2009-2011)新医疗体系改革计划不仅让中国普通公众振奋,也激发了中外许多制药厂商和医疗器械制造商提高销售规模的雄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加快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建设.扩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措施,无疑将使得这一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宛如10年前中国加大电信和IT网络建设的市场井喷前夜. 但现在,对这些厂商而言,一个"坏消息"来了. 在去年4月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将满一年之际,中国正式启动了公立医院的改革.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