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财务转型:华为告别野蛮增长

告别野蛮增长,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均衡发展,华为公司于2007年启动的财务转型功不可没。  李云杰/文  2008年8月份,在中国电信一期CDMA网络的300亿元设备招标中,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7亿元的超低报价,一举将其份额由3%提升到29%。当时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这种低价“圈地”行为将伤害其利润,甚至会导致现金流危机。然而,根据2009年4月份华为公司公布的2008年财报,当年营业利润率由2007年的10%上升到2008年的13%,而且销售收入增长也比成本增长高出3.4个百分点,费用率也由2007年的28.47%降至26.7%。  有华为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说,华为利润率的上升和费用率的下降要得益于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的财务转型。  财务转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与国际一流的企业一样,把财务体系深入到运营的每个环节,使得每一单赚不赚钱,赚多少,都心中有数。  告别“野蛮增长”  2007年初,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亲自给IBM CEO彭明盛写了封信,希望效仿IBM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华为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财务咨询顾问,IBM公司自己的财务人员必须亲自参与其中。之所以认定IBM,不但是因为前期IBM帮助华为实施IPD等项目,带给华为“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而且,任正非认为,作为百年老店,IBM公司财务管理非常严谨,全球化运作最为成熟。  2007年7月份,IBM邀请华为公司近10位财务相关人员到美国总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了解其财务系统情况。不久,华为公司就正式启动了IFS(集成财务转型)项目。与此同时,IBM正式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在其全球几十家事业部客户中,华为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对这样的事业部客户,IBM不但会组建一支由骨干组成的全球团队,还会提供全方位的定制服务。该团队在组织架构上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  很少有人知道华为公司为此投资几何,但IBM肯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此项转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由此可以推断,在此项目上的花费肯定是量级够大。而且,这点也可以从参与财务转型的IBM人员的级别得到证明——多数都是各个地区的CFO级别的人。  那么,任正非为什么要不惜血本进行财务转型?  2007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曾不无忧虑地说道:“我们的确在海外拿到了不少大单,但我都不清楚这些单子是否赚钱。”  尽管从2000年开始华为公司的财务部门已经参与成本核算,但是公司还是缺乏前瞻性的预算管理——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很难做到这点,但这却是跨国企业擅长的。如果留意过IBM、思科等国际大公司等对未来财务指标的预期,你会发现这些公司的财务预期都会非常准确,这是因为这些国际大企业的财务体系都参与整个业务流程。比如,每个产品的定价和成本核算等工作,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运作流程,以确保每一单出去投标都能清楚地计算出成本和利润。  此前,华为公司和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财务部门还没有参与每个产品定价和成本核算,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财会角色上。规模小的时候,公司还可以人为控制风险。但是,就华为来说,当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已经全球化,供应链越来越长,客户差异性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全球化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将难以控制。  和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华为公司也走过一段粗放式增长的时期,目前,尽管华为公司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但是很多环节仍然存在着浪费。据一位在华为北研所工作的测试工程师介绍,华为在产品研发环节中由于测试不严格等原因产生大量废料,他认为这些浪费大多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近几年,随着业务的突飞猛进,华为公司的利润率却逐年下滑。根据华为2007年年报,华为营业利润率从2003年的19%下降到了2007年的7%,净利润率则从14%下降到了5%。  尽管华为的扩张步伐强劲,但是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成为华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任正非正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2007年初亲自写信向IBM“求助”。把规范的财务流程植入到华为公司整个运营流程,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平衡发展,告别不计成本的“土狼式”冲锋,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全球化运营和增长。  让财务“监管”无处不在  华为财务转型项目进行了一年多时间,随着财务逐渐融入整个商业流程,华为公司的管理模式、“打单”模式和人员培训等都开始遵循新的流程。  现在,整个华为公司都在强调有效增长、提升人均效益,“利润”和“现金流”成为与“收入”同样重要的考核指标。华为公司鼓励员工往前冲,但不鼓励不计成本式地占领市场,而是更强调盈利能力,并将此体现在考核指标上。比如,华为对各个层级的一把手,实现以有效增长、利润、现金流、提高人均效益为起点的严格考核:凡不能达到人均效益提升改进平均线以上的,要进行问责。华为财务转型后的财务部门参与到整个商业流程体系中,对这些财务指标的考核更容易实现。  在新的财务管理流程体系的保障下,华为公司在今年年初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此前的组织结构有些类似于IBM的横跨各业务部门的一体化销售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组织架构。它强调资源共享——一个客户经理代表所有产品面对一个客户,其好处是对客户有统一的接口。但由于华为产品跨度太大,内部沟通复杂,这给内部的协作和与合作伙伴的协作带来了挑战。据华为公司一线售前服务人员透露,一些业务部门对一线服务支持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经常会出现内部相互扯皮的现象。2009年年初,任正非在题为《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的内部讲话中,用惯用的军事化语言对华为正在进行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因进行了明确的表述:“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前方的作战部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找目标、找机会以及将机会转化为结果上,而大量的时间是用在频繁地与后方平台往返沟通协调上。而且后方应解决的问题让前方来协调,拖了作战部队的后腿……”  华为公司把原来跨业务部门的销售模式调整为现在的按业务块划分的结构,它把原来的统一销售部门打散,划归到各个业务部门中,形成按业务单元把产品部门和销售部门、服务部门完全一条龙结合在一起的、类似于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任正非受美军特种部队的启示颇大:美军特种部队前线小组由一名信息情报专家、一名火力炸弹专家、一名战斗专家组成一组,这样华为公司就把原来由客户经理一人面对客户的模式调整为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三人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基层作战单元。基层作战单元,在项目管理上,依据IBM顾问提供的条款、签约、价格三个授权文件,以毛利及现金流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直接指挥炮火,超越授权要按程序审批。调整后,由以前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决策过程缩短,内部沟通成本大为缩减。  华为公司从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管理模式,但是,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这种中央集权的管理架构带来的效率低下、机构臃肿日渐突出。于是,华为在新的财务体系的保证下,决心实现部分权力的下放。“如果没有配套财务管理体系的支持,华为是不敢轻易放权的。”华为的一位财务咨询顾问说。  华为很清楚,虽然近几年销售收入增速大于爱立信,但是在利润率和人均效率上一直有较大的差距。从人均效率看,华为2008年人均生产效率为21万美元/人,低于爱立信的35万美元/人。现在华为已经成为年收入183亿美元、75%收入来自海外市场的国际化大企业,华为不仅要在规模上与爱立信等世界级企业比拼,也开始在利润率和人均效率上向这些世界级企业看齐。■

时间: 2024-10-23 16:40:54

任正非财务转型:华为告别野蛮增长的相关文章

华为任正非首次面对华为受挫

平素"低调"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了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他首次面对国内外媒体谈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受挫,以及一直以来的"神秘"等话题. 华为有8万多股东全是员工 "现在我们在全世界的发展态势好,外界有观点认为,华为干得这么好,是有背景",实际情况如何?任正非强调,华为有8万多股东,全是员工,没有一个非员工,任正非称自己的股票最多,占1.4%."只要我们坚持努力,身份最终会被证明的,没有必要费劲去解释身份,而放弃了生产

任正非蜕变,华为新生

任正非蜕变,华为新生 虎嗅注:三天前,任正非在在华为市场工作大会上发表新年讲话,提出终端要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企业业务要抓住成功的部分,先纵向发展,再横向扩张.智慧城市.金融行业的IT向云架构转型.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政府和企业对云服务的需求,都是重要战略机会.华为要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集力量,实施饱和攻击. 整个讲话内容,延续了任正非军人的气势,对华为当下的形势做了战略性规划.对此,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进行了撰文评述,他认为华为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科技巨头博弈下,会迎来新历史转

任正非,“血洗”华为

2002年.2003年是华为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核心骨干的出走使得华为受到重创,业绩大幅下滑,而彼时的任正非,也正饱受抑郁症的困扰.然而也正是这个阶段,华为削足适履.成功转型,迈上了国际化的新台阶. 华为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们今天所在的华为总部,是1996年破土动工的,我当时参加了奠基铲土,当年我们还很诧异,为什么任正非选了这么块荒郊野外的地方,而不是在深圳深南大道附近选址?当时TCL.创维等企业都在深南大道旁边要了一块地.现在看来,老任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建在深南大道只能盖一栋楼,不可能有

这是任正非要求所有华为员工读的文章

虽然文章没有写我们的公司怎么办,没有谈到通信,但当华为人能兼容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优良特性时,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吸收了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政治上讲是合算的.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兼容百家的群体.这篇文章写清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读读.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正文: 我曾经听过许许多多关于以色列的传说,她在我脑海中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让人难以琢磨.同时又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人关注.由于近些年来国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的报

任正非:华为将试点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任正非新浪科技讯 12月25日下午消息,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今年11月6日在华为四季度区域总裁会议上发表讲话.在使用干部方面,任正非称华为公司目前项目管理水平还低,浪费较大,这是过去以功能部门为中心出来的弊病,华为接下来将试点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逐渐使作战团队拥有更多权利,监管前移,来配合授权体系的产生.任正非总结了华为未来胜利的三大保障:有一个能听得进批评的坚强有力的核心领导集团.有严格有序的制度和规则.有庞大的善于学习的奋斗群体.在此次讲话中,任正非还再次提出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称项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首次公开露面后的十条干货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腾讯科技 孙实 郭晓峰 6月16日报道 一向被业界认为的神秘人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今日首次在国内媒体面前公开亮相.在华为的 "蓝血十杰"颁奖活动上,任正非再次就华为管理体系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以下为腾讯科技整理的任正非讲话十大要点: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思维 1.互联网虽然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将来可能会改变),但确实已经改变了做事的方式,它使传送层级减少,速度加快. 2.互联网的本质作用在于用信息化改造实体经济,增强其优质.低成本和快

华为任正非将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华为为什么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人才的重视.早在1996年任正非邀请人大六君子撰写<华为基本法>的时候,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知本家"的概念,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 在华为创办的早期,任正非特别重视技术人才.实际上,华为早期的成功,就在于"不懂技术"的任正非用对了两位技术天才: 第一位是郑宝用,他为华为开发出了第一台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让华为成功地完成了从代理商向自主研发的制造商的第一次转型.有一次公司高层开会,任正非指着郑宝用说:"郑宝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

在他的带领下,华为挺进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2012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超354亿美元,其中66%来自海外市场,预计2013年将实现10%-12%增长,或将超越其竞争对手瑞典爱立信,成为业界全球第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带领华为取得如此辉煌,任正非的个人持股却不到1%.43岁的创始人很多人喜欢拿华为和联想作比较,因为两者皆为中国最优秀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代表.其实,两家企业创始人还存在一个巧合:同为1944年生,柳传志创业时40岁,任正非创办华为时是43岁.任正非曾撰文称,他下海纯

华为悲欣三十年:任正非批判太多利润被渠道商赚走了

任正非今年74岁了,这距离他创办华为刚好30年. 30年前,任正非在经营中被骗200万元,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又与妻子离婚:他的事业从代理香港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重新开始,即深圳的"二道贩子". 今天,华为已是年收5200亿元的巨鳄,超过BAT总和.而且,与几年前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为主打不同,华为消费者终端业务做到了1780亿元. 然而,任正非仍在求变. 在2017年2月17日的内部会议上,任正非说,华为要抓住全球十亿未连接家庭宽带的机会,把公司销售目标推向2000亿美元. 说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