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负面传闻不断,但P2P行业的火爆程度仍然没有丝毫减退。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国内P2P网贷行业7月总成交量达209.59亿元,较6月环比上涨30.67%,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尤为迅猛,预计2014年全年总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
在经历了前期的蓬勃发展后,如今P2P行业正踩在变局的临界点上,随着监管态度日益明朗,大资本正不断向P2P网贷平台抛出橄榄枝,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和银行系也纷纷进驻这一领域。与早期的野蛮生长不同,各平台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索更为规范的发展模式,以期获得长期发展。
一边是问题平台的不断涌现,一边是机构的争先涌入,P2P行业如今正在遭遇着冰火两重天,易通贷首席运营官康文在接受搜 狐互联网金融专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和银行并没有介入P2P领域的必要,大资本也难成为平台获胜的决定性筹码,P2P企业应当严控风险,规范做业务,凡是正规做业务的平台,就没有跑路的可能。
康文认为,去担保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下半年即使没有监管细则的落地,P2P行业也会迎来一场大洗牌。
上市公司和银行没有必要介入P2P领域
搜 狐互联网金融:P2P行业如今已成众人争抢的香饽饽,括熊猫烟花、用友软件、万好万家、顺网科技、数码视讯等众多上市公司均已通过不同手段参与到P2P行业中来。此外,银行也开始经营各种类P2P业务,包括招商银行、国开行、民生银行、包商银行等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P2P平台。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您认为上市公司的介入和银行的介入会对P2P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康文:众机构的介入,说明P2P行业现在确实很热,但热的东西并不代表好,比如当年的团购,比现在的P2P行业还要热好几倍,仅融资过亿的平台就有很多家,但热闹之余最终存活下来的不过两三家。上市公司和银行的争先涌入,一是说明了当前的网络借贷颇具热度,二是说明了市场的融资需求依然旺盛,但是,目前P2P行业仍然是个很小的市场,数据显示,整个行业一个月成交量也就在200亿左右,一年成交总量2000亿,上市公司和银行的大举进入未必能瓜分多少市场,尝到预期的甜头。
此外,术业应该有专攻,银行就该做银行的事情,踏踏实实地从基础上做好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应该定义为银行的补充。未来,P2P行业会在银行贷款业务之外形成新的贷款市场,对接没有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小微企业。由于传统银行的审核体系并不适合大部分小微企业,所以真正得到融资服务的企业实在是凤毛麟角,占比仅3%。从目前来看,中国并没有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金融业的审核标准过于单一,但将来一定会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应多种金融审核标准,P2P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P2P行业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风控标准都与银行不一样,所以不会和银行产生正面竞争。
上市公司也是一样,很多上市公司并不差钱,二级市场融资反而会更容易一些,自己创立P2P平台很容易落入“自融”的质疑声中,同时也难逃有关“炒概念”的指责。在我看来,上市公司和银行其实没有必要做这件事情。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P2P业态和模式都还未定,市场还未被彻底打开。以易通贷为例,我们经历过好几次模式的转变,2011年起家的时候模式更像融360和好贷网,2013年后易通贷开始和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而现在正在逐步探索“去担保化”的模式。尽管业务模式未定,但有些是已经定下来必须遵守的,就是监管层一再强调的不能做资金池,只能做提供信息服务的纯平台。很多人都认为P2P行业门槛低,几万块钱买一个系统就能做,但事实上P2P行业的门槛非常高,平台方应该严格控制风险,规范做业务,不要一味地想着如何在这件事中攫取暴利。
P2P不会重蹈团购覆辙 大资本难成获胜筹码
搜 狐互联网金融:目前,大财团和风投机构争先涌入P2P行业,您觉得未来P2P行业是不是一场大资本的博弈?您也提到了当年的团购网站也拿到了上亿美元级别的融资,但最终只活下来了区区几家,您觉得P2P行业在未来会不会像团购一样死掉一大片?
康文:P2P行业如果复制了当年的团购,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为团购当时用了风投的钱给了普通老百姓,即使团购网站陆续倒闭,消费者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在P2P行业则完全不一样,平台中流动的资金不只有风投的钱,还有众多投资者的资金,一旦出现了群体倒闭潮,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认为这个行业不会形成强垄断,即一家通吃或几家通吃的格局,因为金融行业的个性化非常强,差别化竞争明显。现在人们普遍认为P2P平台未来将死掉九成以上,我认为死亡率并没有那么高,只要把业务做到足够规范,很多平台就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2011年时我曾经这样判断过市场:第一个五年(2011-2016年)中行业会形成群雄割据,全国会出现很多家平台,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在这个五年之后,P2P行业会依托不同的区域和风险特征,形成多层次的市场,平台模式之间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广人多,因此会形成很多地区性的平台,并不会出现像团购一样几家通吃的情况。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运营P2P平台1283家,加上统计外的平台大概2000家左右,而平均到各省后就没有很多家了,因此只要是规范运营的平台,就都有生存的空间。
P2P行业未来不会出现大资本之间的博弈。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凡是风投介入的行业都要比别的行业死亡率更高。资本对平台发展可能很重要,但绝对不会是决定因素,真正还是要看平台的业务模式是否成熟规范,资本注入只是一个催化剂。易通贷有一个三年规划,目前我们的资本相对充足,现在正是检验自己的业务模式的良好时机,如果风投进来就会左右平台运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并不那么迫切渴望被风投注资,关键是钱进来了该用在什么地方,投资机构与我们的理念是否契合,只有符合了这些层面的风投注资才是被我们所欢迎的。
去担保化一定是行业发展大趋势
搜 狐互联网金融:继P2P平台出现多起跑路事件后,地区的龙头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出现了高层集体失联事件,其暴露的担保行业与P2P之间存在的风险不容小视。您也提到了易通贷正在探索去担保化模式,您认为P2P平台去担保化会否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康文:在中国,融资性担保公司是个很怪的行业,模式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担保公司的作用是增信,现在很多担保公司不走正路,批发担保函、一家担保公司的同一个项目出现在不同的P2P平台等等,还有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利用P2P平台实现风险转嫁,行业乱象比较多。
未来去担保化肯定是个大趋势,因为“担保”本来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金融产品的收益实际上就是风险定价,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低风险对应着低收益,投资就意味着有亏损的可能,但现在所有的项目我都对你说是“本息担保”,那么年化收益12%和15%的两个项目,你会选择哪个?这件事本身就不正常,零风险怎么可能会对应这么高的收益呢?
未来平台去担保化是一定的,但去掉什么程度,各家也许会不一样。作为纯中介的信息平台,我们应尽的职责就是做到公开透明,向投资者警示投资风险。
正规P2P平台不存在跑路的可能
搜 狐互联网金融:P2P行业跑路现象仍在增多,您认为如何能规范行业的发展?
康文:在这些跑路平台中,剔除掉纯诈骗的,就没剩多少了。事实上,那些诈骗网站并不能被称为P2P平台,它连注册信息都是假的,上线几周就跑路,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诈骗。对于这类平台,我国的刑法就足够了,甚至都不需要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只要是正规做P2P业务的平台,不碰资金池,不做期限错配,坚持公开透明,就不存在跑路的问题。
要规范行业的发展,作为平台方首先要合法,多与法律界人士交流,知道政策底线在哪里,坚决不碰红线,实施软法治理,保证内部合规。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我认为制定一些标准就可以了,列出负面清单,明示什么不可以做,不一定非要设立门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就是普惠金融,设置门槛并不符合普惠的精神。在我看来,“桌面原则”就很适合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向,由国家来制定边框,划定范围出圈就打,只有在桌子里面就是安全的。
P2P网贷平台一定要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转嫁,易通贷在这方面的做法是通过线上线下双重审核机制来把控风险,尽可能将坏账可能降到最低。
搜 狐互联网金融:在规范自身发展方面,增加平台的透明度首当其冲。我们了解到易通贷近日发布了《信息披露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将信息披露首次制度化?
康文:对于平台发展而言,诚信至关重要。一家P2P网贷平台,需要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庞大用户群体。基于纯市场化运营下的信誉和口碑,才是真正能够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
作为居间服务,平台面临着大量的信息流。一方面来自于是借款人,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出借人,双方都迫切需要了解对方的信息。而现在行业更多是保护了投资人的知情权,而忽视了出借人的隐私权,《信息披露制度》就是要在投资人知情权和出借人的隐私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哪些人群披露,披露哪部分的信息,须经过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审核后才能进行披露或公示。
无需监管部门出手 行业会自动洗牌
搜 狐互联网金融:随着P2P监管的落地,您认为对行业而言是不是一场洗牌?
康文:就算没有监管,今年也会出现行业大洗牌。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看到P2P很热,有利可图,但并未探索出规范成熟的发展模式,今年正是这些人清醒的时候。因此,下半年P2P网络借贷行业不用等到监管部门出手,就会自动洗牌 。(来源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