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文?/?本刊记者?焦?晶 摄影?/?刘?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的相逢,使“双赢”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持久不衰的主旋律。 但如果说双赢是一个“加法”的概念,那如今的中国企业,则期待向“乘法”的方向迈进。在过去的短短30年中,众多中国企业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摔打、不断提升。对内,他们已经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内部的合力深入骨髓;对外,则正在联手业务相关者,以图将共赢做到极至。 新的创造,总是来自新的综合。 在21世纪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我们如果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西方的种种管理工具加以完美结合,那么构筑出来的,就绝不是一个累加的成果,而是一次平方级的突破。 这,就是中国企业正在摸索的独特管理模式。 尤其是大批市场化的成长型企业,他们对舶来的管理工具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强的适应力,更擅长将中国文化揉入企业管理中,以独特的管理模式构筑核心竞争力,在各自细分行业中脱颖而出。 在余寒尚存的这轮经济大萧条中,曾在过去百余年间被引为全球金融神话的华尔街,以及十年前震撼世界制造业的日本企业,都遇到了种种麻烦。而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则正是依靠自己的管理模式群体崛起,非但有惊无险,而且傲立潮头。 虽然,这些企业的模式构建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他们各具特色的道路背后还隐藏着诸多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假以时日,在这一串串还略有些朦胧和曲折的脚印里,必然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大路。 那么,与其一味聚焦那些已成熟到僵化甚至即将衰亡的明星窠臼,不如让我们去关注那些拥有未来、能给人无限想像的正在成长的萌芽新秀。 当我们欣喜地逐一审视这些成长型企业的管理案例及其模式,其中也许可以隐约看到你所领导企业的影子,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做到的,你也同样可以做到! 在易事特的军事化管理背后,其实是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 易事特模式“军营”就是我的家 夜已深,偌大的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区都沉浸在寂静之中,显得董事长办公室的灯光格外孤寂。何思模坐在灯下,捧着厚厚的《松下全集》全神贯注,他在用心苦寻的,是这个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的前程。 两个月前,他曾最为器重的研发团队负责人,带着大半人马决然辞别。随后,一个竞争性品牌迅速拜访了易事特的所有客户,易事特要倒闭的危言也开始流传。 沮丧和痛苦几乎要把何思模击垮,他不解:原因到底是什么? ——时隔六年之后的今天,何思模承认,2003年那次研发团队大辞职绝非偶然。对于这个长期致力于UPS电源产品领域的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是生命。相应的,人才显然是第一位的。但恰恰是在“人”上,何思模频频栽跟头。 收不拢的人心? “事必躬亲,没有我的批准,下边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何思模对《中外管理》如此形容自己在六年前的状态,“每天都忙得跟救火一样。”出每台货都担心员工发错,一定要跑到仓库去看看,甚至细到连厕所的卫生都去管。 极端的劳累致使何思模脾气暴躁,拍桌子、骂娘都是常态。如此令人生畏的老板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结果,就是员工流失率极高,平均达40%以上!由此也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大大影响了业务的开展。 真正的内外交困。 对于这个自己靠3000元借款创办的企业,何思模的感情可想而知。在创业早期,他甚至卖过两次血。如此的局面自然让他内心压抑不已:“有时就想跑到一个地方大哭一场,我为这个公司呕心沥血,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我呢?” 其实何思模不是没尝试过放权。 军人出身的何思模对毛泽东无比崇拜,《毛选》从第一卷到第五卷他都看过两遍以上。对当年毛主席打东北时采取的策略,他非常认同。所以,在最早筹建分公司时,他也加以效仿,“你能当团长就去当团长,能当营长就去当营长”。分公司甚至可以独立贷款。但几年后,诸侯割据,分公司的开创者们不但把腰包塞满了,甚至还开始“不安分”。 危机在1997年大爆发——居然有分公司假借他人产品贴易事特品牌销售!意识到问题的何思模紧急开始收权:所有办事处只有接单权,合同由总部统一管,财务也由总部派驻统管。结果,尾大不掉的诸侯们甩手不干了,销售人员流失高达近70%!被激怒的何思模索性要求销售部门集体大辞职,再重新聘任。也是从这时,他开始思考导入军事化管理。只是那时他没想到的是,太放纵不行,但仅仅有了制度性的管控,人心依然是散的。 塑造“军魂” 经历了二次打击,在办公室度过无数个辗转难眠之夜后,何思模开始脱胎换骨,打造真正全面、系统的军事化文化。 其实多年来,他一直在推崇同吃同住同劳动,希望能把企业营造成像军队一样的“家”。连他本人都一直住在厂里,在食堂吃饭。但真正的“军人之家”该是怎样的呢?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财务报表、公司的利润全部公布给大家。而且拿出20%的股权分给员工。”提及“03年事变”之后的改变,何思模如是说。从2003年起,每年员工都能拿到红利,到2008年做到了每半年发一次,从今年9月起,则改为每月发放。 “我们提倡‘带体温的钱’。”何思模自豪地说。 不但是红利“带体温”,日常奖励也开始频繁起来,并同样“带体温”。 当过军人的何思模明白,表面上,军事化管理是严厉、处罚,而事实上,真正在军队里是以奖励、晋升为主的。也正是大规模的奖励,使士兵做任何一个工作都想做到最好。 这种大规模的奖励,是和另一项相当具有军事化色彩的,而且至今让人难以置信的制度结合展开的,那就是学习。要知道,在军队,有班会、排务会、连务会、党课,学习众多,但对于一个时刻都在“打仗”的企业而言,实在是个强大的挑战。 “大家都知道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他还有一句话:‘一个不执行纪律的士兵、一个不学习的士兵,绝对不是一个好士兵’。”何思模说。 但这一次,他没急于求成。 为激励大家,何思模规定将学习时间也计入工作时间,即带薪学习。而且,他还充分借鉴了当年商鞅城门立木的技巧。比如:课堂上放的是海尔的片子,就现场提问:海尔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有人回答:“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然后,回答者就惊讶地看到,有人把50元奖金拍到了他手上。 潜移默化中,奖励制度逐渐标准化,学习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现在,易事特每年派出大批中层管理人员去高校接受MBA教育,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请高校的老师授课。中专生要达到大专生水平,大专生要达到国内知名高校本科生水平,而每个本科员工进来三年之后,都必须要在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EMBA中三者选一开读,而且学习结果纳入考核,和晋升与否紧密挂钩。总部的员工每周一到周四晚上统一上课,即使是外地的分公司,也通过视频系统轮番听“何老师”讲课。而且每半年必须脱产三天到总部学习,雷打不动。新员工则一定要接受为期两天的何思模的亲自培训,并在一年之内跟随指定的师傅。一年之中若没犯错误,师徒同受奖励;反之,则同受处罚,而且师傅受罚双倍。 “现在我们本科生带博士的多的是。能者上,庸者下。”何思模说。 不但瞄准内部,何思模的眼睛也开始向外部延展。现在,易事特已经和12所高校结成联盟,他很智慧地把长线产品都放到了高校进行研究,这大大保证了研发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对于执行力的要求则通过ERP系统以及严密的机制得以保证。在铁律的执行上,何思模同样不打折扣。每个员工都必须严格遵照极其详尽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每日汇报。外地分公司经理则每周进行节点汇报。而且违纪一旦触及客户利益,绝不手软。 尽管如此严格的制度在推行之初也曾遭遇不少员工的离职抗议,但何思模坚持住了。“我们要一片森林,不单纯要一棵树。”他说。 一系列工作持续做下来,公司的文化产生了质的转变。“从2004年就明显感到氛围在变。”何思模说。到后来,内部员工开始踊跃推荐人才,甚至研发人员的加盟都开始成团队地来了。 “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是去执行、去落实。”何思模深有感触,“中国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必须打造一个企业的文化。像军队的军魂一样,企业也要有灵魂。” “在易事特的军事化管理背后,其实是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清华大学教授范玉顺评价说,“它把军事化管理的集体主义思想用到了管理中,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抓人的队伍建设上。对易事特来说,军事化不是简单粗旷的,而是把人团结在一起的一个方式。” “首长”何思模 2009年,易事特成立20周年。何思模给每位员工的礼物,是一个刻着他们自己名字的杯子。不过,这可不是个普通的杯子,而是一个承诺。80年以后,即易事特公司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现有易事特员工的家人即可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用这个杯子领回100万元奖金。 这笔钱将由“百年东方基金委员会”承担,其资金来源,正是何思模个人拥有的易事特80%股权。如今已经积累了一大笔资金,但他个人分文不取,全用来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支持。 如今,易事特真的像个大军营、大家庭。大家住在公司免费提供的住房里,一日三餐免费供应,晚上集体学习,也有篮球赛、舞蹈队等各种娱乐活动,每个月还有一次庆生会。每年中秋,何思模都会送给每位员工的父母一盒月饼。每年的年终奖,员工还必须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给父母的孝顺钱,并上报给公司。 即使有员工遭遇突发不幸,家属也不必心慌,因为易事特还在。甚至有一位中层中年去世,其家属的工作也全部由易事特解决。 “军事化管理不能抹杀感情,制度一定要做。但在制度的框架范围之内,要尽可能给员工关爱。”何思模说。 对此,范玉顺教授也深表赞同:“易事特的军事化管理中有两点格外可取,一是军事化保障做得比较好;二是强调出绩效。它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在人的投资上非常令人认同。” 事实也证明,何思模这次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易事特UPS已经连续五年在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还曾为神舟号系列飞船、青藏铁路提供过电源,2008年在危机下逆势上扬,销售额
同比增长56%,在全球排到第五位,今年出口已达105个国家。 “首长”何思模的欣慰不言而喻。每次开会,他的开场总是同样的:“易事特的各位精英,大家好!”回复他的,是不变的、气壮山河的口号:“好!很好!非常好!” 责任编辑:化?石[page] 无论对内对外,形成合力文化,都是一个企业不可战胜的竞争力。 桂龙药业模式合力赢内外 已64岁的王秉岐却对手机短信“情有独衷”。这位桂龙药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数不清自己每天要花费多少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建议、劝告乃至叮嘱发给下属或合作伙伴。意犹未尽之处,还反复琢磨修改。 “为教育一个员工我发几千字上万字短信的时候都有,因为你要给他把道理讲透。”王秉岐对《中外管理》说,“我给员工发的短信,有的2000年年初的他们还保留着呢。” 与其说他是企业家,不如说是人生导师。也正因此,在20年的创业过程中,他才能将员工和相关合作者聚集起来,形成了合力,把一个起步于晋西北高原偏僻贫困小县的企业,做成了慢咽市场的领头羊。治疗慢性咽炎的慢严舒柠牌清喉利咽颗粒,就出自他的旗下企业。 “做人做大人,走路走大路,赚钱赚大钱。”他说。 对内:合力于无形中 实际上,这“三大”也是王秉岐20年来时时向员工传递的。虽然他将之视为人生信条,但却从不刻意强加于人。在他看来,“管”与“理”,后者显然才是基础。 “老板的理念很重要,但把老板的文化变成大家的思想,是一个漫长的传教过程,不是一劳永逸或一蹴而就的。”他说。 不过,并不急于求成的王秉岐从来没放松过细节的渗透。在负责营销的桂龙药业副总经理戴峰的办公室里,“团队中没有不重要的人”几个金色大字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就出自王秉岐的提议。“这是时刻在提醒我,这个部门要发展,需要合力去做。”戴峰对《中外管理》说。 “面对一个团队,分成三教九流是没法管理的。对待员工只能看成他们的分工、承担的责任不同。”王秉岐强调说,“汽车的发动机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掉了一颗螺丝它就转不起来。”在桂龙,甚至连清洁公司派来的清洁工,同样能享受到桂龙的整个福利体系。而对于那些一时“跑偏”的下属,他反复劝告,甚至因对人过度信任吃过不少亏,但这也并没能让这位儒雅的管理者变得更为严厉和事必躬亲,他相信制度,同时,也相信人心的力量。 正是在潜移默化中,桂龙各个部门都特别重视对团队合力的培养。比如:财务,尽管看上去各有分工,但整个业务链条其实环环相扣。而且逢人请假,还要互相帮忙。“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岗位至少有几个人可以替代的文化。”桂龙财务总监张永才对《中外管理》说。而且,他采取的方式别出一格。假如出纳请假,他会专门挑选比较粗心的人去代替,因为摆弄钱,是使粗心人变细心的最佳方式。 不但部门内部,事实上,让大多企业头疼的“部门墙”,在桂龙也并不能形成阻隔。作为财务总监的张永才,甚至和“天敌”销售经理关系融洽,经常互相出主意。销售部门对于经销商总是要累计返点的,而众多的返点方式中,返现金最简单,也最受欢迎,因此通常为销售经理力荐。但财务总监出于成本考虑则一般更愿意返货。不过,当销售经理找到张永才商量,他最终给出的,却是票面折算方案。 “给货表面上成本低,但你给他一箱货他就少进一箱货,就要在市场卖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丧失的不仅是货的成本,也丧失了机会的收益。”张永才解释说,“而票面折算是将返点的现金直接折进下一批货款中,对经销商来说和返现金一样,但我们却合法地节省了一部分税款。”对于自己和销售经理的合力双赢,张永才颇为得意。 对外:让合力营销成为一种模式 不但对内,桂龙的合力文化还延伸到了外部,甚至在业内开创了合力营销模式。 谈及此,王秉岐体会颇深。“大家合在一起做生意,一定是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才能够长远。如果只是为了分钱,那终究要出毛病,走不长。”他说。 多年来,中国医药流通业一直存在一种怪现象:好卖的产品不赚钱,甚至赔钱。因为厂家总会下达高不可攀的任务,并用逐渐递增的返点来引诱经销商。为完成任务,经销商不得不低价销售,甚至把返点贴进去,由此形成怪圈。众多流通企业苦不堪言。 2004年,感受到流通业逐步集中趋势的桂龙,却开始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这种传统模式加以挑战:将近600家经销商,浓缩到12家,再从其他的几百家中精选出一部分转为二级分销商,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同时,桂龙率先取消了对经销商的任务,并给出了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五倍的返点,而且在全国各级市场统一价格——这就是桂龙所亮出的合力营销模式,意在与经销商共同长期、稳定、良性地发展。 至少在当时,如此举动承担了太多的风险,也遭受了种种质疑。但桂龙最终做到了。 “我们不断去影响经销商,要求所有的销售经理给经销商‘洗脑’,让他们给我们信心。”戴峰说。另一个杀手锏,则是对违规经销商毫不留情的处罚。其实以前很多企业也尝试过,但因为怕得罪经销商,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桂龙却坚决彻底,而且一旦经销商出现问题,负责的销售经理也要“连坐”,且处罚很重。第一年,罚款总额甚至高达二十多万。不断纠错之后,无论内外都意识到,桂龙真的是决心把流通秩序理清了。 “之所以不怕得罪经销商,是因为我们相信一点,长期来看,这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 戴峰自豪地说,“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流通企业九州通说,这种营销模式是他们最梦想的,而我们做到了。” 效果也很快就显现出来。桂龙的大力营销,辅之以稳定的价格,高额的返利,一切都让经销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而桂龙本身在经历了最初两三个月销售回款的大幅下滑之后,迅速迎来了好日子,2005年,整体销量翻了一番。 挑战成功之后,桂龙开始尝试将合力营销延伸至终端零售。从2007年开始,桂龙跟全国主流的连锁药店也展开了价值合作,在其正常的利润之外,给予额外返点。并且对药店店员进行培训。一些破损退换货也都及时进行处理。 “虽然很多都是细小的工作,但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愿意坚持去做。”戴峰说,“我们的营销模式其实没有太多高深的秘密,但是组合在一起,系统地、坚持地做下来就不简单了。坚持是最大的差异化。” 责任编辑:化?石 未来,企业可以和所有业务相关者形成一个虚拟的整体系统,实现整个生意流程的深度全程整合。 联创模式 让外部关系零距离 十几年来,黄远忠夫妇习惯于一间仓库、一辆车的生意,他们是深圳联创科技集团的代理商之一。跟联创的许多老经销商一样,别看店面不大,销售额却不少,日子简单忙碌,也带着惯有的混乱。 一年半之前,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给他们带来改变的,是联创科技集团上线的电子商务系统。下单、对账、结账都不再依靠打电话、发传真等传统方式,也不再需要四处跑着签字盖章,而是全部搬到了在线平台上完成。更让黄远忠夫妇欣喜的是,自己和联创的库存都开始互相透明——要知道,他们甚至十几年来都没搞清楚过自己的库存究竟是多少——这大大促进了销售,因为联创会及时跟踪他们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倘若库存不足,就督促他们进货;而一旦发现库存过大,则马上跟进了解情况,判断其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建议其调拨给其他经销商,或者给予其促销政策。 “电子商务应该从在线买卖的浅层次上往前进一步,走向深度的全程循环。”金蝶友商网副总经理陈武强对《中外管理》说,“我跟你结成伙伴,从一张订单为起点,跟这个订单有关的整个生意流程全部在一个系统上面实现,大家在一个透明的系统里完成整个业务过程。” 延伸管理的触角 这正是联创所期待的。 不显山不露水的联创是不折不扣的小家电领头羊,近几年风行的空调扇就是它的发明。如今,它还是全球最大的空调扇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更是国内商务礼品行业的龙头。 企业越做越大,关键则转向售后服务,保证服务质量成了最大的考验。对联创,这份重担是压在经销商肩上的。售后服务中最大的工作量是零配件的更换,但联创仅产品就有近千种,配件的数量就更是个天文数字,名称又很专业化,想要讲清楚简直是个极大的考验。通过传真联系,图片往往模糊不清,差错频生。而且联创和经销商的成本也很大。 另一个困扰是对客户服务无法追踪。因为顾客的
意见、经销商的要求等都系于电话线上,无法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而一旦出现人员更换,后继者接手往往摸不着头绪,造成混乱。 2007年11月,少壮派的彭琦升任联创科技集团副总裁,全面主导联创家电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她敏锐地意识到:企业做大了,光有内部管理是不够的,也要搞外部管理。 这个所谓的“外部”,就是业务相关者,最为迫切的,则是经销商。 已创立16年的联创,和许多经销商堪称“发小”。创始人赖伴来是客家人,并赋予了联创浓郁的客家文化色彩,讲究和气生财、团结制胜。这使得联创的经销商队伍相当稳定,其中有许多和联创的合作关系甚至长达十几年。 这不仅对联创的早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而且经销商伴随联创的发展,也逐渐壮大。但受制于观念限制,多数经销商的管理依然粗放,不少经销商甚至认为自己是无需管理的。 “一些十年以上的经销商,看到他们的仓库,能把你吓得要死。”彭琦说,联创的售后服务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内外一定要结合。只有两个人素质相近,才可以保持高度一致的配合”。 让管理没有盲区 但是,如何入手?“写字总是要有笔的。”彭琦意识到,该是找“笔”的时候了。 早在出任联创科技副总裁之前,彭琦曾多年负责联创的海外事业部。长期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使她对现代化管理工具的运用相当熟稔。其实,联创早从2004年就导入了ERP,海外事业部则早就启用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0年来,外销没有一单拖欠。因为一旦有苗头,系统就会预警。 2009年年初,金蝶友商网为联创所提供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并与其原有ERP系统完全集成。这就是彭琦找到的“笔”,它所承载的,是联创对外管理的重任。 这其实是一个面向下游的商业协同网上平台,几百家经销商可同时在线处理业务,经销商远程登录这个平台,从下订单开始,到后续的发货,收货确认,及事后的结账,整个流程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实现了全程可跟踪。在这个平台上,联创的每个商品都被拆分成各种零配件组成的图,犹如爆炸了一般,因此得名“爆炸图”,需要哪个零配件只要点击即可,甚至连名字也不需要了。 系统还通过电脑锁定功能,要求先对账再结账,确保了对账的及时完成,而且经销商再也不必为对账到诸多部门查询了。以前曾造成很大困扰的售后记录随意性问题也得以解决,在电脑中,条条有据可查,彭琦对此相当满意,“软件就是能够让服务减少漏洞,管理没有漏洞。如果单单都可以追踪,单单都可以服务到,那么你的服务度和品牌知名度都可以提高”。 当然,这个在线平台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它从流程上确保了联创和经销商们真正的共存共荣。实现的方式,就是双方库存的透明化。“现在他(联创)能了解我的库存和销售,我们是站在同一平台上的。站在销售角度上说,我们也是在同一战线上的。”联创东莞的经销商黄远忠高兴地告诉《中外管理》,“今年我们销售预估比去年增长20%,这要归功于在线管理。” 不仅如此,这一网络平台的实行,还大大帮助经销商们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为了配合新系统的实行,黄远忠调整更换了自己的团队,五个内勤人员改成了三个,而且大家还很轻松。 “联创打造的,其实是个高效的共赢价值链模式,该模式目的是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共赢,而且能够通过信息的共享和透明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复旦大学教授刘杰评价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可扩充性也很强。” 下一步,联创瞄准的是供应商。在彭琦的设想中,那将是一个包含供应商、联创及经销商在内的更大舞台。 责任编辑:化?石 依靠对市场信息的快速掌握、快速反应,龙蟠在层层包围中打开了自己的通路,而将这两个“快速”落地的,则是服务。 龙蟠石化模式:将服务深入到底 每天,当石俊峰登陆他的总经理互动平台,都犹如打开了一座宝藏。 其实,平台上充斥的,是抱怨、投诉,抑或建议,它们来自经销商或终端消费者。不过无论什么内容,在石俊峰看来,都是他一直以来所注重和寻求的信息。只是过去,他只能靠四处跑市场来收集,现在则多了一条通途。 石所掌舵的,是一家民营润滑油企业——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多年来,它存活于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外资企业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强势包围中,却罕见地打开了自己的通路,从润滑油行业的最后做到了第一,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保持着45%~50%的高速增长。 靠什么?正是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掌握、快速反应。而将这两个“快速”落地的,则是服务。 何以制速?服务! 如果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也能以流水线的方式来实现,一定有三道工序不可或缺:生产技术、快速反应,以及服务。而龙蟠石化在层层包围中崛起的秘密,则在于将三者串成了一个链条——依靠服务来赢得客户满意,同时搜集到客户的隐藏需求信息;再以技术支撑将客户需求迅速转化为产品;并继续以细致的服务助力占领市场。从而在对手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一举抢占市场的空白点。整个过程犹如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圈,而其中的“润滑剂”,正是近几年被大多制造企业管理者挂在嘴边上的“服务”。 但是如何服务,则大有玄机。对龙蟠石化而言,服务是从管理自己的销售队伍开始的。以往,遍布在各地的销售人员充当着龙蟠连接市场的惟一通路。每个月,他们都要返回总部汇报一次,并带回市场上的信息。但习惯跑市场的石俊峰发现:一旦销售人员本身出现问题,比如:对代理商的服务不到位等,这条通路无疑就等于关闭了。更何况,市场信息以月来计,显然容易贻误“战机”。龙蟠就曾因此失去过一个重庆汽车厂的投标机会。 最迫切的,显然是要做到对市场的实时管理。在龙蟠,这一目标是依靠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实现的,客户资料、客户拜访记录、市场信息反馈、员工日常工作汇报等信息都集中于这一系统中。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掌握,不仅缩短了事件的处理周期,也使龙蟠能从战略高度把握市场脉搏。而且,还大大减少了销售人员流动带来的动荡。而对销售人员来说,最为实际的则是,从此可以真正对代理商的实时销售进度心中有数了。 但是,CRM系统所反映出的市场状况,仍然是通过销售人员所搜集的信息。而代理商所期待的,是直接、快捷的系统解决方案,是服务与支持的无缝对接。 正是为了实现“无缝”,2009年5月中旬,龙蟠的“总经理互动平台”开通。这是依托于龙蟠公司网站的一个在线直通平台,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均可实名登陆,提出意见或建议。而且必定能得到相关负责人的回复,石俊峰更是对不少问题亲自作答。 这一看似并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平台,给龙蟠带来的好处却不容小觑。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更能提供不少好点子。 实际上,龙蟠一直很擅长从客户中挖掘需求,也因而是行业内很多产品的首创者。2008年,龙蟠根据客户的提议研发推出新品“四季通”,一改以前机油产品分为夏季用、冬季用等的传统,四季均适合,一炮打响。尽管一年之后,模仿者也相继推出了同类产品,但依靠这一年的先机,龙蟠已经抢出了整体销售额的8%。 这一抢占市场空白点的能力,也使龙蟠在经济危机中安然无恙。 “在这个行业,产品多数是传统的,要看到个性化需求很难,但我们看到了。”龙蟠石化副总经理吕振亚自豪地对《中外管理》说,“对于我们来说,空白点非常多。” 打动客户的客户 不过,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还不够,产品要占领市场,离不开代理商的大力协作,而这,需要企业对代理商的细致服务。 作为一个细分行业中的民营企业,龙蟠的成长是和很多代理商的成长同步的。二者颇有同舟共济感,也因而一向团结紧密。在龙蟠的眼里,代理商永远都是自己共同成长的伙伴,也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也因此,龙蟠每年都会组织代理商作培训,内容甚至涉及代理商该如何做内部管理。在今年的经销商大会上,龙蟠还专门请专家给大家培训如何才能快速贷到款。但更大的特色在于,龙蟠的服务不但针对代理商,更深入到代理商的员工、客户,乃至终端消费者。 “我们的产品真正接触到客户,实际上是通过代理商的员工来实现的,他们对龙蟠和对产品的熟悉程度是很关键的。”龙蟠市场部经理陈晓星对《中外管理》说。也因此,龙蟠每年都会将代理商的业务员代表集中到总部来做培训,而且,龙蟠本身的销售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培训代理商的业务员。“我们的目标是:把代理商从老板变成老总。”陈晓星说,“经销商要从个体户做成一个公司化管理团队,因为他的产品销售效果,跟他的管理紧密相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代理商在市场开拓上遇到瓶颈,龙蟠的销售部长也会立刻出马,带领团队帮助其跑二级客户、终端客户,集中火力帮忙宣传。将市场做好后,再归还代理商。 为了让二级客户对龙蟠有更多的了解,以帮助代理商更好地把产品销售到二级客户手里,2009年,龙蟠还让代理商组织了不少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前来总部南京参观。这一被称为“商务之旅”的活动,为的是将服务深入到这些代理商的客户。汽修厂老板们不仅可以了解龙蟠企业和产品的信息,更能听到石俊峰的亲自授课,内容是管理制造。“我们会把我们管理的一些经验传授给他们,这是修车厂的老板一般听不到的,他们很感兴趣。”陈晓星说。 如今,龙蟠正在全国拓展,准备完成全国县级以上的市场布局,并为此成立专门的销售服务支持部,将原来对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的反馈合二为一,以一张面孔面对客户。 “这些年,我们的代理商几乎没有流失,而且,不少以前经营多品牌的代理商,也改为专门做我们这个品牌。现在我们经销商中经营龙蟠专一品牌的比例已经达到85%。”在被问到对龙蟠的客户服务工作是否满意时,吕振亚没给出直接回复,而是如此作答。 责任编辑:化?石
赢的二次方:发掘中国管理模式
时间: 2024-10-23 18:35:34
赢的二次方:发掘中国管理模式的相关文章
SaaS是中国管理模式的助推器
在19世纪,通过推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强盛了国力,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世界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感叹不已.2007年中国GDP近25万亿元人民币,比1978年增长了12.3倍,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相比"明治维新","中国维新"的历史意义丝毫不会逊色.刚刚进行到30年的"中国维新"是否还能保持令世界叹为观止的"中国速度"
助力新医改 创新医疗中国管理模式
本文讲的是助力新医改 创新医疗中国管理模式,2011年4月24日,金蝶医疗卫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助力新医改,创新医疗中国管理模式"为主题的医疗信息化趋势研讨会暨2011年度战略发布会隆重召开.在新医改和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提出的双重挑战下,金蝶医疗凭借强大的IT规划咨询力量.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广泛的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正在帮助中国的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改革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创新,最终惠及民生.会上,金蝶医疗同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NYSE:IBM)以及马鞍山市
2009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一次会议举行
2009年6月30日,2009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探讨本年度杰出奖活动相关事项安排.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陆正飞等国内顶级商学院院长及管理类主流媒体总编等国内管理产学研届知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深入探讨2009年度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活动相关事宜.与会理事会代表一致认为,金融危机影响下,成长型企业的经验尤其具有重要借
金蝶转型“脑经济”,推进中国管理新模式
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即便是平常有在注意国内商业发展的普通关注者,最近都有共同的不容错过的看点,那就是金蝶明珠会召开的理事大会.虽然这是面向企业管理者的高端俱乐部的活动,但无论是与会人员在全国乃至全球相关行业的重要地位,还是金蝶在管理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身份,都让这样的大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从会议当中我们甚至能够直接看到接下来企业的打算.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这样的意义在本次大会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召开,"管理"成为话题 理事大会是在6月5
徐少春打造中国管理智库
5 月27日,已经一两年没有公开露面的金蝶软件(00268.HK)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徐少春及公司所有高层在媒体面前亮了相,大谈中国管理模式. "金蝶要建成中国企业管理智库,总结并大力推广'中国管理模式'."他说,智库就是一种知识库,金蝶未来就像博物馆一样,里头都是专家,各行各业的专家,加上强大的知识库平台,要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管理动力. 徐少春希望能掀起新一轮企业管理风暴.这大概解释了意外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原因.而话外音或许是,两年来,ERP管理软件市场已陷入肉搏战,金蝶的服务收入比重却
中国光伏发电补贴模式及管理模式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年均增速178%,发电量年均增速219%,随之带来了补贴资金需求日益增长,需要通过调整优化光伏发电年度规模管理,疏导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等措施保障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自2014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对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年度建设规模管理,逐年下达各省年度建设规模.纳入年度建设规模的光伏电站,具备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资格: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建成后即纳入补贴范围.实行年度建设规模管理,指导各地区优化光伏电站建设时序,有利于缓解部分省份弃光限电矛盾
2011影响中国管理实践十大图书揭晓
<海底捞你学不会>.<抄底>.<起诉高盛>等十本畅销图书入选 在近日举办的2011(第五届)中国CEO年会上,<经理人>杂志评选的"影响中国管理实践十大图书"隆重揭晓.共有来自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重新定位>.<组织能力的"杨三角":企业持续成功的秘诀>.<重构商业模式>,中信出版社的<海底捞你学不会>.<再造卓越>."稻盛和夫(微博)经营哲学系列&qu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批判性回顾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 北京奥运的盛大召开,让更多的人得以近距离体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奇迹. 这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北京奥运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 2007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中国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2006年达到1.76万亿美元,增长了84倍,跃居世界第3位.他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举世
2009相约张江—第四届中国管理五环峰会
2009相约张江-第四届中国管理五环峰会 暨高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奖颁奖典礼8月上海张江举行 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主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及张江集团孵化器管理中心承办的"2009相约张江-第四届中国管理五环峰会"将于8月15日在上海张江举行. 2009 年全球经济放缓,越来越多的企业遭遇空前困境:市场冷冻.融资萎缩.业绩下降等.虽然严重的经济衰退具有破坏性,但它们也有积极的一面:"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 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