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最近被业界关注得挺多,一会儿传闻卫帅要被下课,一会儿传闻思科要收购爱立信,毕竟企业转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爱立信也是如此。
爱立信、思科最大的敌人无疑是华为。
思科现有产品线并不足以对抗华为,即使将前战略合作伙伴变为收购对象,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思科保持与爱立信未来十年的战略合作才是上上策,这种合作结局领先于诺基亚与阿朗的合并。
实际上,此前,爱立信被收购的传闻一直都没断过。
2015年11月16日,爱立信便发表声明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在媒体和金融市场上有关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
2015年11月9日,爱立信与思科宣布开展全球性业务与技术合作,创建未来网络。该合作伙伴关系包含多个协议,包括致力于借助参考架构和联合开发实现网络转型、基于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涵盖广泛的经销商协议以及在关键新兴市场的协作等。
当时,爱立信总裁兼CEO、董事会成员卫翰思(Hans Vestberg)表示:“我们注意到近期市场上有关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这也许是双方公司宣布成立合作伙伴关系所触发的。该合作伙伴关系的达成经过了双方长达一年的协商,在此期间,完全没有涉及任何有关合并或收购的话题。”
2016年7月20日,卫翰思在接受Light Reading记者采访时表示,爱立信与思科的全面合并“完全不可能”。当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转型,并必将重回盈利。
回顾半年前的2015年11月,爱立信与思科达成战略合作,要点包括:
在包括IP核心网、固定有线宽带接入、企业VPN、移动回传、IP转型业务和IP&IT管理业务、和智慧城市的六个战略领域,进一步开发解决方案与合作机会;
针对包括5G、云、IP和物联网在内的不同网络架构推出端到端产品,其中物联网涵盖从设备和传感器到接入和核心网络,再到企业IT云等所有领域;
着手制定侧重于SDN/NFV和网络管理与控制的联合计划;
通过发布参考架构和开展联合开发工作,以及推出基于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推动网络转型;
讨论FRAND政策,针对各自的专利组合达成许可协议,实现自由的联合创新,并消除双方客户的担忧。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爱立信将会收到思科支付的专利授权费;
除了双方联合IPR协议,专业服务协议将汇集爱立信的6.6万名和思科的1.1万服务专家,为全球180个国家的IT和网络提供咨询、系统集成、支持及管理业务;
到2018年,每家公司的收入预计将有机会增加10亿美元甚至更多。
当然,谣言中伤背后或许来自于友商的嫉妒。这半年来,爱立信与思科缔结战略伙伴关系后,已与超过200个客户建立了联系,目前,双方已完成了超过30笔交易,其中包括:
爱立信和思科与有线电视运营商Aster签署协议。Aster是多米尼加共和国有线电视市场的挑战者,致力于为自己的用户提供创新的电视和互联网业务。爱立信作为主要集成商,整合其一系列媒体解决方案,包括Mediaroom电视平台和AVP4000视频压缩编码器,并集成思科cBR-8和混合光纤同轴(HFC)解决方案来提供宽带接入。cBR-8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从目前的1Gbps数据传输速率提升到10Gbps,无需对多个系统进行重新布线。
爱立信推出了动态服务管理器(Ericsson Dynamic Service Manager),可借助多种技术跨多个供应商领域对网络业务进行实时管理。爱立信动态服务管理器是爱立信与思科的合作成果并包含双方的知识产权,最初致力于多厂商移动回传、IP核心网和企业VPN,融合了爱立信在OSS和思科在IP及光学领域的研究,以管理复杂的网络业务,该产品预计将于2016年下半年上市。
双方为沃达丰葡萄牙演进其移动回传网提供支持,满足沃达丰葡萄牙的网络转型需求。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爱立信将部署和集成思科聚合服务路由器(ASR) 9000产品系列,实现沃达丰葡萄牙公司的IP回传网现代化。过去5年来,爱立信一直帮助沃达丰葡萄牙实现整个移动网络的现代化,并提供LTE技术。
爱立信与思科为3 意大利(3 Italia)移动IP骨干网转型提供支持。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爱立信和思科将部署和集成各种技术与服务。转型后,3意大利的网络容量和数据吞吐量将大幅增加。爱立信和思科将提供一流的路由器技术以及具备扩展性的统一平台,为固网和移动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双方向3 意大利推荐的架构包括思科Firepower 9300,这是一种安全应用,可保护移动分组核心网,提高性能和服务的稳定性。而十多年来,爱立信一直为3 意大利管理网络和IT环境。
……
面向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互补才是具备战略级别的“合作”,为什么大多合作前面大家都喜欢加上“开放”二字?爱立信需要加大合作的力度,比如面向物联网领域。
在MWCS2016,爱立信CTO向comobs提及物联网时代,特别提到了芯片的成本的下降对于终端普及具备了至关重要的意义。不过,爱立信回归芯片市场不太可能,但与高通、英特尔等等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华为有海思,爱立信呢?
即使出现被收购的传闻,但面向5G,需要的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垂直产业之间的合作,这取决于走向“开放”的战略部署,爱立信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在年初的MWC2016上,高通和爱立信就5G技术开发、早期互操作性测试等展开合作。两家公司将参与5G关键技术组件的早期试验与验证,以支持3GPPRelease 15规范标准化所需的技术工作,该规范预计于2018年制定完成。
其实,无论作为设备商还是芯片商,高通与爱立信面向物联网领域乃至5G的发展理念是趋同的。
在天翼展上,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5G将全面增强4G网络,但其远不止于此;5G还将支持大量的全新功能。5G将拥有始终可用的云端接入,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支持业务关键型服务,支持海量万物的互联互通。5G将带来一种新的网络,以及统一的连接架构。
目前,采用高通技术的智能手机之外的物联网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超过10亿。高通已出货超过3.4亿片车载芯片组;超过80%基于Android Wear可穿戴设备设计使用了高通芯片组;基于高通802.11ac解决方案的设计超过240款。高通已提供超过25款不同的参考设计智能平台来加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如此看来,爱立信与高通合并是不是更有未来,这才是现象级的合并。
而思科与爱立信和英特尔的合作也面向5G发展,三方开发面向企业和住宅业务的下一代5G路由器,将共同开始开发和试验业界第一个5G路由器。
作为Verizon5G技术论坛(Verizon 5G Technology Forum,V5TF)的成员,思科、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高通和三星等等在一个生态合作体系内开展合作,加快关键5G创新的步伐。近日,Verizon宣布完成了5G无线规范制定。
如果传闻中的收购合并未来存在可能,对于爱立信而言,选择一家芯片厂家合并的前景远远大于被思科收购。笔者认为,面向5G的互补合作才是最关键的,思科如果收购或者合并爱立信,并不利于爱立信的长远发展。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