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衰退未必是坏事

●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对此诺基亚显然准备不足。方向错了,纵使研发投入再多也无济于事。  ●大未必佳,一部现代企业史,早已昭示这个真理。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项保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解放观点:市场份额萎缩、退出日本市场、裁员数以千计、高层纷纷离职……诺基亚,这个昔日全球手机业老大、北欧小国芬兰创新力象征的著名品牌,如今正陷入尴尬境地。以至于美国著名财经新闻网站 “华尔街24/7”最近大胆预测:诺基亚将在2012年消失!从曾经的业内霸主到如今的 “等待被收购”,诺基亚衰退之快几乎是在一夕之间,为什么会这样?  项保华:这个可能和它所处行业有很大关系。信息产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未来趋势如何,其实非常难预测。尤其像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在产品功能还很强、市场还占据明显优势的时候,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与历史依赖,很难舍弃原先优势领域与资源,进行突破性创新,结果导致战略转型困难。  许多研究表明,真正创造性的、突破性的、颠覆性的创新,在原有业务成功的大公司中,通常很难实现。所以,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在未来情况不明、看不清行业走势的情况下,越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达到市场巅峰的企业,越是应该采取适度多元化的做法,通过产品、业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为应对未来非预期变化做好准备。此时,试图借助精确预测、通过事先规划,应对不确定未来竞争,其实是很难见效的。显然,与苹果、谷歌相比,诺基亚在创新性探索与储备方面做得还不够。  作为一个有着140多年悠久历史的企业,诺基亚并非一日炼成。过去它一跃成为手机业王者,得归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它实现了从造纸、轮胎、电缆等传统行业脱胎的完美转型。现在它之所以陷入困境,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解放观点:诺基亚对研发的投入并不少。据报道, 2010年诺基亚的研发投入是行业第一,是苹果的数倍。问题是,为何投了这么多钱不见成效呢?  项保华:在我看来,诺基亚转型难其实是个共性的问题。比如美国的500强公司,真正经过时光洗礼,能够一直停留在榜单上的,其实少之又少。再看国内,做大的公司不少,但做强的大公司并不多。央视标王的“前仆后继”,足以说明这一点。所以,人在成功的顺境中可能无意识中会变得自以为是,企业也如此。企业一旦做大,就容易陷入一种不可救药的过度自信。  事实上,公司做大甚至成为行业领先者后,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的规模进展,并不会对公司效益提升及未来生存产生显著影响,而一旦出现非预期的新情况,则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很多公司都是栽在这上面。比如在金融危机中倒闭的那些投资公司,大多没有考虑到市场特别负面因素出现的可能。  就诺基亚而言,尽管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但它更多关注的还是原有业务基础上的渐进式的改进和创新,而忽略了市场上出现了 “最坏的情况”,即其他企业颠覆性地重新定义了手机的概念:通话功能沦为手机的附属性能,娱乐性、智能化变成了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商务平台、娱乐平台的生态服务系统。对于这些变化,诺基亚显然准备不足。方向错了,纵使研发投入再多也无济于事。  解放观点:公司越大,目标市场也越大。而要锁定那么大的目标顾客群,将消费者的兴趣都稳定在自己的产品上,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企业做多大,最后总是会遇到瓶颈的。所以,转型是所有企业都不能回避的一课。  项保华: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规模定在什么位置、锁定怎样的目标市场,非常重要。面对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想用单一的功能锁定整个市场,并且以为企业目标市场可以一直无限增长,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企业成为行业老大的时候,其所面对的挑战也将是最大的,企业的市场总是会被新的竞争对手蚕食。这个时候,能否正确判断市场趋势是一方面,即使知道趋势走向,能否适时转型也非常重要。困难在于,如果市场趋势与企业原有优势不匹配,或者说与企业的“基因”不相符,转型就会显得非常困难。  此时的痛苦就在于,企业选择做多大的市场。目标的设定,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做法。如果企业并不执着于老大的“江湖地位”,继续专注于功能性领域,那么尽管市场份额可能会萎缩,但最终还是会沉淀下部分稳定的消费群体,比如对时尚不那么敏感、上了点年纪的消费者。即便它最后变成一个规模小点的企业,不在行业当老大了,但继续盈利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并非不可能。但如果此时企业仍想维持老大的地位,就有可能遭遇市场争夺战,结果大家拼命抢市场,最终也许产量是维持住了,但盈利却下降了。要知道,一旦开始走上了降价路线,对原有品牌溢价的伤害将是无法修复的。  解放观点:诺基亚的转型之困,再一次挑战了 “强者恒强”这个传统观点。对于国内不少正面临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企业来说,也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  项保华:这需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做判别。像信息行业这几年发展很快、竞争激烈,很多网络公司都在做多样化,一会搞这个,一会搞那个,就怕市场风向突变而自己错过机会。而对于相对稳定成熟的行业,尽管产品变化并不是很大,可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主要是因为信息透明,大家学习仿效很快,“你能做,我也能做”。结果同质化严重,山寨现象蔓延,企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以上情况,企业首先要想的,是如何做出自身特色,锁定特定顾客群,而不应该将规模当成企业的首要目标。因为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大家都想做规模,成为行业老大,那么肯定会陷入价格战。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想做大,但谁都做不大;谁都想赚多,但谁都赚不多。大未必佳,一部现代企业史,早已昭示这个真理。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  所以,像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即便不做老大了,变小了,其实也未必是坏事。更何况,真正长寿的,其实不一定是大企业,还是适者生存。有人研究日本长寿企业,发现“年龄”最大的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的企业——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它做的是一个非常专、非常小的局部市场。但可惜后来,它也想做大,结果被购并了。在我看来,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持续发展应该靠众多企业,而非依赖少数大企业,这样的经济结构才是最稳定的。因为从生物演化的规律来看,巨大的物种、最顶端的物种,往往会因为食物稀缺而消亡。市场也是如此,做得无限大的企业,终会面临市场需求、顾客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危机。  真正的经济和谐应该是多样化共生:有众多的小企业、少数的大企业,这样的格局才是稳定的。像美国,这几年动不动就闹经济危机,其实就是因为社会资源越来越过度集中到了大企业的手里,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衡。此时,一旦这些大企业出了问题,为了当前的稳定,政府就不敢袖手旁观,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救助,结果治标不治本,缓解了当前危机却为未来埋下了更大的危机。显然,这种过度关注大企业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时间: 2024-07-28 20:41:14

大企业衰退未必是坏事的相关文章

新营销6问6答,害怕风险是通病 大企业做营销未必容易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最近见了一位微友,他问了我很多企业营销推广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他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个案,而是很多的中小企业们一直再纠结和犯的迷糊,我把它整理出分享给大家.这里我虚拟一个寿友A来代替他与我对话,我也尽量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关键性问题. A:我们不知道在网络哪个平台上做推广,看到有人说qq推广也不错,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效,具体怎么操作? 三寿:网络推广渠道

大企业布局物联网 感知、连接、安全等瓶颈待解

肇始于2008年的中国物联网在经历了一波发展热潮之后,近些年正在回归理性. 然而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一批扎实做产业的企业,华为.中兴.三大运营商.BAT等巨头也都开始了物联网的布局,中国物联网的前景乐观,物联网应用有望从政府到企业,再渗透到个人消费领域. 从小范围的iot,到全球统一的IOT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这也带来一系列安全.隐私.自治性.互操作性.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物联网热浪回潮,大企业开始布局 近日,在以"迈向'物联网+':迎接万物互联,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

马云:大企业小作为 小企业大梦想

"大企业要有小作为,小企业要有大梦想.我相信微信也是小小偶然而触发形成的.支付宝就是小小的想法变成大的变革."马云说,"今天的IT界.互联网界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动不动就讲大产业.大行业的发展,一讲就是国家体制改革.国家政治改革.好像政治不改革就干不了什么事,好像不了 解行业情况就成不了事,其实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编者按] 3月31日消息,2013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于3月30-31日在深圳召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时表示,大企业要有小作为,小

李彦宏谈呼唤狼性文化:担心百度患大企业病

摘要: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当移动互联网迅猛扑来.360搅局搜索行业,百度的危机意识加强了,百度CEO李彦宏也开始呼吁狼性文化.李彦宏近日谈及缘由:担心百度患上大企业病,效率降低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当移动互联网迅猛扑来.360搅局搜索行业,百度的危机意识加强了,百度CEO李彦宏也开始呼吁狼性文化.李彦宏近日谈及缘由:担心百度患上大企业病,效率降低. 一直思考如何避免大企业病 李彦宏说,百度已从最初几个人变成两万多人的企业,又是无数的第一在身上,伴随而来的则是公司层级增加,出现大公司病,影响到企

施振荣:大企业一定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情

[中国企业家网](编者按)刚过30岁施振荣就创办了如今已走向全球的宏碁品牌:60岁时,他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宏碁集团管理大权交出,之后转身成为智融集团董事长.他是台湾企业教父级人物,<财富>杂志曾将他评选为"与亚洲做生意不可不认识的25位人物"之一,认为其"集优秀的工程师,传统的中国生意人,先锋派经理人与国际企业家于一身,有远大的理想和宽阔的视野". 在他看来,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坚持人性本善的企业文化.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他提出的

揭秘美国云计算 大企业是第一推动力

本文讲的是揭秘美国云计算 大企业是第一推动力,最先在企业内部进行云计算部署实践的几家企业,如谷歌.亚马逊.微软,在云计算方面投入最大的前若干名公司,如HP.IBM等,都是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企业,同时,围绕着这些巨头也出现了很多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产业上下游某个环节的产品服务,出现了众多可行的云计算商业模式.回顾这5年来云计算在 美国的发展,观察分析参与其中各方--企业.政府.机构的表现举措,对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将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巨头出于自身需要发展出了云计算服务  在云计算概念提

制定云计算标准推动力 大企业推动标准进程

目前,已有多家标准化组织在领导着不同的云计算标准的制定工作,那么这些不同方向上的努力究竟会导向成功呢还是一场标准之战? 云计算的兴起产生了一股强大的要求制定云计算标准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来自很多大企业的IT领导人,他们强烈要求为安全和数据的移植制定标准. 然而,对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182.html">标准制定的这种初期的推动正开始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赛车比赛--尽管人人都在同一赛道上驾驶,但是每人驾驶的车却完全不同. 多家标准

大企业大力推动云计算标准进程

目前,已有多家标准化组织在领导着不同的云计算标准的制定工作,那么这些不同方向上的努力究竟会导向成功呢还是一场标准之战? 云计算的兴起产生了一股强大的要求制定云计算标准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来自很多大企业的IT领导人,他们强烈要求为安全和数据的移植制定标准. 然而,对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182.html">标准制定的这种初期的推动正开始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赛车比赛--尽管人人都在同一赛道上驾驶,但是每人驾驶的车却完全不同. 多家标准

苏宁从一家中小企业发展为大企业的历程

郭晋晖 1990年一个冷冷的冬日,一家占地200平方米的空调专营店在南京宁海路开业了.23年之后,这家名叫苏宁的"店铺"坐上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头把交椅,2327亿的总营收超过了联想和华为. 1998年,孙为民辞去南京理工大学的教职加盟苏宁,成为张近东的助手,那年他35岁.从2004年夏天苏宁登陆深交所到如今,孙为民一直担任苏宁副董事长. 15年间,孙为民参与了苏宁三个十年的两次转型,并见证苏宁从一家中小企业发展为大企业的历程.孙为民说,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指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