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IPO正在美国市场卷土重来,投资者热切期待着重量级电商京东商城、新浪分拆出来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当然还有庞大的阿里巴巴集团。至少在中国大陆,人们对新浪微博即将进行的IPO明显关注较少,同时媒体头版新闻继续为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相竞争的话题所主导。然而,不久以前,大家都还认为新浪微博和微信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但是到眼下,有些人已经认为新浪微博落败了,但我认为,这两者与其说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是互不干扰甚至互为补充的服务。
正如新浪微博在其F-1上市申请中明确陈述的那样,它是一个公开而聚合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让人们能够及时发布信息(无论是新闻还是娱乐信息)。主要的区别在于用户关系可能是不对称的,就像Twitter那样,一个用户可能关注另一个用户,但并没有建立任何互通的关系。
另一方面,微信最初是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应用,其中的互动必然是双向的。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只向那些在你好友名单上的人发布信息,而且与Facebook不同,用户只能看到与自己直接联系的人发布的信息。虽然自那以来微信也增加了功能,允许一种称为“官方账户”推送式内容发布系统,这种账户大多用于各大品牌和媒体与他们的粉丝和读者进行交流,微信主要仍被认为是一个用于更私密的互动的即时信息平台。如果新浪微博是推特的话,那么微信就更像是一个手机版Facebook。
不拐弯抹角,但那份F-1上市申请在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社交媒体根源(把所有人变成信息播送通道)与微信(和Facebook)的社交网络灵魂(允许通过在线通信发展并维护关系)之间确立的区别至关重要。它解释了迄今为止一个平台对广告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依赖,而另一个平台不愿跟随这个方向的原因所在。2013年,新浪微博的大部分营收来自于“广告和营销服务”——在2013年1.88亿美元营收总额中占到1.48亿美元,其中4,900万美元来自于作为新浪微博最大股东之一的阿里巴巴。很难知道微信把什么算作自己的营收(据报道其2013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200万—4,900万美元),但略微看一下这款产品就知道,它至少目前还不是以广告为基础的。微信产品管理团队认真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邮件,以及让其即时通讯这个核心服务尽可能可靠而且私密。
是的,有商家试图利用微信平台来投放广告。尽管我只准许从熟人或业务往来中认识的人加为好友的请求,但仍然会收到推送内容式的营销信息,这些信息显然是这个或那个电商网站发出的链接诱饵。但正如一名中国天使投资人在一篇有关目前微信商业化能力的文章中所说,这个平台不利于广告投放。
事实上,除了小米智能手机和光棍节这些自身已经成熟并且附带促销的活动之外,通过微信销售获得成功的案例非常少。新浪微博则不同,在百度上进行一次简单的搜索,就能让人获得许多攻略指南。当然,你可以让你的朋友帮忙,转发你最初发布的那些信息,但大多数用户登录到微信上只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而不是发现产品。近期腾讯实施的一系列少数股权战略投资交易,都带有能自然归入这个社会交往范围的特点,即人们与他们的朋友或家人会经常需要的日常服务,比如打车、看电影、餐厅座位预订然后支付餐费。对于最初以一种面向消费者的免费增值游戏和销售虚拟物品作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腾讯来说,让用户支付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服务很可能比新浪那种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要更加容易。
当然,新浪微博和微信将会争夺同样的用户,但我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新浪微博和微信平台无论在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没有在争夺同一块蛋糕,他们的服务“相切”而不“重叠”。正如上周五市场对新浪微博上开始的一个所谓“中国政府已经禁止比特币”的谣言做出的反应所证明的那样,对于实时传播消息而言新浪微博仍然是一个传播速度快得多的媒介。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央行当晚利用其官方账号,进行辟谣并且制止恐慌,但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官方消息一个多么权威的可靠来源(而且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会如何被滥用)。在微信上(我在微信上经常参与几个有影响力的加密货币群聊圈),这个消息的发布不仅晚了整整十五分钟——市场价格早已进入震荡态势(并且进行任何获利交易的机会已经大大减少),而且直到几小时之后——甚至到了第二天,才有官方新闻媒体出面平息恐慌。可以理解,写一篇实在的调查性文章要比一篇140个字的公告更花时间。
然而,在实时新闻发布和广告投放以及遵循一种更趋交易型的经营模式方面,微信总会唯微博马首是瞻吗?很难肯定地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中国人会变得多么有创造性,即使这个平台旨在服务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用例。在最近一个让读者偷笑的“营销案例分析”中,某位做痔疮膏广告的客户据传利用嘀嘀打车的语音聊天式出租车预约功能兜售他的产品。其成本为零,结果有70位出租车司机听到了这则广告,据说其中有5人回电询问更多信息。虽然很难把这样一个故事当真,而且这种方式肯定无法进行规模化运作,但也确实展示了了解客户需求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