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国内媒体提出了“中国电商进入寒冬”的观点,加之前期某电商CEO的电商“不赚钱的生意就是泡沫”的言论在电商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然而,某报最新的报道又在告诉我们,旅游、团购及O2O领域似乎却在吸引着风投的巨资。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现在的中国电子商务是否进入了寒冬?
一、京东放弃全场免运费就是寒冬?
我一向不敢对许多问题贸然下结论,在看到今天新浪科技的第一条新闻《电商遭遇成本寒冬:京东商城放弃全场免运费》之后,我仍然在思考这个结论正确与否。
的确,京东商城给出的通告中提到“从2011年11月25日起对金额不足39元的订单收取5元运费”,其给出的理由是“为确保配送服务的质量,让消费者得到更高品质的配送服务,京东商城将参照行业做法”。
我查了一下当当网,其目前的配送收费政策基本是“满29元免运费”。究竟谁是行业做法?究竟多少钱是免运费的底线?以前免运费时说的好听的话都到哪里去了?
当然,也许我们不得不理解电子商务行业热闹、光鲜后面的窘迫。另外,最近乐淘网CEO毕胜的一个关于“电商骗局”的演讲引起业内极大震动。他认为电子商务行业表面繁荣,但其实是严重的赔钱赚吆喝,是一种完全不赚钱的模式。与此同时他呼吁同行冷静下来回归生意的本质,就是赚钱。
有证据表明,京东刘强东这些调整配送收费政策或多或少受到了毕胜言论的影响。在京东配送收费政策调整之前,刘强东曾经发微博称:“今晚我要挨大家骂了!唉......”,且刘强东则认为毕胜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半夜兴奋无眠,夜读毕胜兄的中欧演讲稿,句句都是实话!”,也许刘强东觉得与毕胜感同身受、同病相怜,也许刘强东为调整运费政策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一大半是海水,一小半是火焰?
听起来上面乐淘网毕胜的言论及京东商城的政策调整之后,的确让人感到中国电子商务的丝丝凉意,甚至阵阵寒风,但是似乎这一领域并不缺乏热潮,团购及O2O领域所吸引风投的数额也许说明了这一问题。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融资规模的高企,加剧了投资者及创业者对电商“泡沫”破裂后进入冬天的担忧。然而在冬天来临之际,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却在用最短的时间被重新归类及推崇。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共有64家O2O模式的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今年以来投资金额接近70亿人民币。
不过依我看,在这里提到的O2O实际上是还涵盖了旅游及团购,因为其中一大半是旅游类电商(如去哪儿网、悠哉、途牛、逸行、新华旅游、艺龙及真旅等),另一小半是团购网(如美团、窝窝团、拉手及F团等),而O2O只是个概念,或曰:“O2O是个框,差不多的东西都往里装”。
当然,团购的事不多说了,已经暴风骤雨地来、暴风骤雨的去,留下的是那些撑得住的为数不多的若干家。旅游类电商则应该是新一波热潮,它们不仅在吸引风投的企业数量及总金额上都显得非常突出,因此,也许可以说,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一大半是海水,一小半是火焰。
其中,想说明的是,一大半中还有广大的中小型电商,他们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而且而面临着电商平台急于增加平台各方面收费的压力。
三、电商与风投分别是啥心理?
在讨论了海水与火焰并存及比例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电商与风投的心理。不过,也许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电子商务听起来是那样美好、那样热闹、那样令人遐想、那样让人热血沸腾,但同时又发现这一领域的对手是那样得多、潮起潮落是那样得快、竞争是那样得残酷、赚不到钱时是那样得煎熬。
电商们最纠结的是,究竟哪种模式、哪个领域最赚钱?哪个最赚钱就快速进入这一领域。但是,当大家都是这样的时候,就出现了什么东西一火,大家就蜂拥而上,一下出现成千上万的竞争对手。然而,自己的特色呢?热潮退去之后呢?
风投们最纠结的是,手里的钱该投给谁?既然是风险投资,他们总是想收益与风险同在,十笔风投中有一笔赚了就可以了,因此多数情况下他们就是选哪些概念新的热门的领域。然而,投给谁经常是一个最纠结的问题。
但是,要提醒的是,不论是电商还是风投,都请稍微放慢一点儿脚步,多用些时间讨论一下自己关注的领域是否自己比较擅长?究竟自己的特色或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的商业模式究竟能否说得清?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清楚,那只能说是盲目,如果成功了也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失败的概率倒是很大。
总之,电子商务已经算是总体模式上最好的一种了,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卖东本收银子的,但是它仍然已经或即将显现许多问题,海水与火焰并存,且即使后者总会出现,但前者的比例也放更大。另外,对于京东商城调整运费政策一事,也有另一猜测:暂时放弃全场免费,也许会让下次再免费时用户们更珍惜;一直免费会宠坏了用户。这个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