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户体验的感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去年冬天,和一位热衷SEO的网友切磋网络营销知识,准确的说,是他在说,我在听,网络营销中用户体验占据重要的位置,网站内容更新、外部链接无非都是让用户知道你的存在。我当初的理解是,用户体验就是通过百度引擎将网站关键词排在百度首位,就算是“革命成功了!”,其实,做到这远远不够。真正的用户体验是将用户牢牢的滞留住,同时,能提供对用户有帮助的信息。

  用户体验是有时效性的。好比喝水,这个人人都需要,天天都离不开,越是这样的东西越容易被人忽略,可是,一旦出现水质问题,如饮用水遭到污染的问题,“如何饮水最安全”就成公众关注的话题,一些媒体会适时的报道一些关于健康饮水的知识和新闻,一些推出健康饮水的厂商会适当的推出一些广告和营销软文。可是,不久人们会被其他热点所关注,这个关于水的问题就会被忽略掉。如果,在出现关于水质问题的新闻,能够及时的进行跟踪、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会吸引比平常几倍的关注人数,产品的销量自然而然就会提升。从这点来说,用户体验是有时效性的,也许,从来都没有对饮水安全做出预算的人,可能就因为这个事件而购买了饮水设备。这个用户群,在平日,就算厂家将广告做的天花乱坠,达到的不过是“对牛弹琴”的效果。

  用户体验是一群特定用户的体验,用户是有限制性的。一群特定的用户,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这个产品只适合需要的人群,比如说化妆品,一般以年轻女性,20-50岁的女性对化妆品关注较多,男性则很少关注。另一个意思是说,该产品因为特殊原因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就拿化妆品来说,一直是女性关注的热点,可是,一旦这位女性正在热恋中,或者是有一位亲密的情人,当然是异性朋友,当他打算给心爱的她购买一个礼物时,就会关注她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化妆品就会引来新的关注者和消费者,这群消费群体只会在特定场合出现,当他恋爱成功或者是移情别恋的时候,这部分用户随之就流失了。所以特定用户包含了两种,一种是固定用户群体,一种是不固定用户群体,好比股票中的大户和散户,谁更重要,房地产暴涨中有这么一句“丈母娘带动的房价的飙升”,个人感觉用户体验旁敲侧击比直接表露,效果会更好。这特定的用户,固定的和不固定的一个都不能少!在用户体验中,后者更重要!

  用户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有很多站长会说,哎呀,我的网站做的很好,一些关键词百度排名在前列,可是,生意却惨淡!这里就涉及到了主观和客观两个问题,客观因素是百度排名很好,主观因素是排名靠前网站生意就好。其实这位站长朋友犯了这样一个逻辑错误:网站在百度引擎排名靠前或许会带来很好的收益,但是未必一定能带来效益!”,因为用户体验主观因素占据很大的作用。让用户发生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很多,这种主观意识有时候连购买者都主导不了自己,要不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失去理智的购物狂了!

  笔者曾经做过一段电话营销,电话营销很有意思,你费尽口舌,和客户周旋,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说了半天客户走了。而你的另一个同事,在你之后过了几天又给该客户打电话,几句话就搞定了,让人哭笑不得。同时,给客户打电话宣传某种产品和客户打电话咨询该产品,后者更容易将产品推销出去,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打电话咨询你的客户对产品需要。所以,用户体验是个细密的工作,不但要想的多,还要长久的坚持下去。本文由http://www.szyil.com/在A5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谢谢!

时间: 2024-11-02 01:51:49

对用户体验的感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相关文章

精益用户体验(UX):摆脱只注重结果的工作

网页(以及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传统上是基于可交付的形式来执行.框架.网站地图.流程图.内容清单.分类系统.原型和规范文档(又称"The Spec"),帮助定义网站在其起步阶段的执行.这些结果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用户体验的衡量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注重交付成果的设计过程却将用户体验设计师放在了交付业务上,用来衡量和补充他们设计成果的深度和宽度,而不是所设计的用户体验的质量和成果与否.设计师已经变成了以文档为目标的专家,他们了解由他们所创建的文档的质量而不是设计开发最终的用户体验.

网页界面交互设计:系统的用户体验的衡量标准

文章描述:精益用户体验(UX):摆脱只注重结果的工作(留意互动机构的区别之处). By Jeff Gothelf from SmashingMagazine.com翻译&编辑:DamnDigital, (转载请说明翻译来源, 尊重我们的努力) 网页(以及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传统上是基于可交付的形式来执行.框架.网站地图.流程图.内容清单.分类系统.原型和规范文档(又称"The Spec"),帮助定义网站在其起步阶段的执行.这些结果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用户体验的衡量标准. 随着时

用户体验工作人员的跨部门的沟通改善

文章描述:用户体验的跨职能协作. 既然用户体验工作无法由用户体验人员单独完成.而是由整个大团队中不同职能的人员共同完成,就一定会遇到协作的问题.如果关起门来,分别让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召开本职能诉苦批判大会,你会听到以下内容:产品经理说设计师和工程师没有大局观.总在一起掐架:设计师说工程师常借口技术上做不到.不愿做改进:工程师说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照着自己的想法反复改产品设计.找麻烦--类似的情况在各种各样的团队中都出现,是因为有些员工性格或者共同交流的软技能不够好造成的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Path的用户体验:5个良好用户体验的科技产品

文章描述:一个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做到以下5点. 如果你使用过的移动社交网络应用Path,我想你应该已经迷上了它出众的用户体验.Path的设计非常精巧,同时它也很容易使用.红色为主的配色方案以及设计平滑的导航条都充满了运动气息.这个社交应用,能够让用户非常容易地找到好友.这得益于Path的关联推荐以及与Facebook的连接. 总之,Path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虽然用户体验并非决定了一个科技产品是否值得继续运营下去,但终究它将决定有多少用户来使用产品--这对于像 Path这样的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管理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目标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让产品有用,这个有用是指用户的需求.苹果90年代出来第一款PDA手机,叫牛顿,是非常失败的一个案例.在那个年代,其实很多人并没有PDA的需求,苹果把90%以上的投资放到他1%的市场份额上,所以失败势在必然. 其次是易用,这非常关键.不容易使用的产品,也是没用的.市场上手机有一百五十多种品牌,每一个手机有一两百种功能,当用户买到这个手机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去用,一百多个功能他真的可能用的就五.六个功能.当他不理解这个产品对他有什么用,他可能就不会花钱去买这

谈用户体验,别落下商业利益

前天看到<他想要什么?>中提到这样一个现象:用户点击标题链接,跳转到的页面是该标题的栏目页,并且在首屏看不到该标题的内容.并以此分析出: --设计者的理由是:不仅给用户当前文章,还给他(她)们更多的文章,岂不更好?也许这是真实的想法(当然,也许只是借口).如果按照这个理由来理解,我个人认为,设计者过分主观的判断了用户需求.设计者认为他们这是在为用户好,用户会需要更多的新闻.需要给用户做这个主吗?-- 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 --想要说的原则已经很清楚了-尊重用户的要求. 什么才是用户想要的?怎么

从用户体验的特点开始为产品策做的一次讲座

我们设计是做什么的--既然我们是做用户体验设计的,那么就从用户体验的特点开始吧--用户体验是一个很主观很抽象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像技术们那样去做,只要能够重现,就可以确定一个BUG并修改之. 前两天,应某位老大的邀请,为产品策划们做了一次讲座.因为事先准备并不十分充分,讲得也有点急促,所以可能在很多同学听来,会有一些枯燥和不着边际.所以干脆大致的把讲义复述下来,供所有感兴趣的同学们批评指教. 前言 一个设计去给策划们讲课,多少也算是跨职业了,所以最终选定了一个对双方都

用户体验设计应该适应用户不应改变用户

设计师不等于美工 设计无所不在,但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使用它.现代设计进入中国大概是二十多年的时间,而在国外,尤其在美国在欧洲,大概有一百年的历史.二十多年前中国是没有人讲用户体验这个词的.那个时代讲究技术和美术的结合,叫技术美学.一个产品,只要功能好,样式好看,就OK.二十多年后,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发生改变,大多企业的高层也不理解什么叫设计,认为设计师就是一个美工.设计师本身也没有去提标准,自身的思维也只是停留在美工这个角度上.设计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设计师的本质并不光是把PP

设计观点:公司中如何推行用户体验策略

本来用户体验这个事情只是我们从业者热菜炒冷饭的事情,把很多概念与技术手段打包一下投入到产品(服务)设计的初期,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检验.迭代.优化.重复的过程.但是我发现,即使在工程师林立.高智商货色充裕的通信产品或者互联网行业中,仍然还是少不了所谓"专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 - 这个称呼虽然就不专业,但是非常好理解. 问题来了,大部分一腔热血投入圈子的朋友们,一则有可能过去在平面,在视觉,在前端开发上混得不好,于是找个务虚的靠山继续保住饭碗,运气好的话还能顺便增值:一则有可能不愿意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