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么对于快节奏的互联网,十年的时间似乎可以当做一个轮回?而恰是在2001年,互联网诞生的第7 个年头,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投机泡沫。2001年伊始,一路攀升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5048.62点的神台跌落,6天时间跌掉将近9个点。从2000年3 月到2002年10月的两年多里,抹去了IT业界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只有约50%的网络公司活过了2004年,阿里巴巴的马云对员工的要求是勒紧腰带,活过严冬。由于当时的互联网公司标志是一个。com的网站,所以2001年的那场泡沫又叫dot-com泡沫,我们不妨称这次dot-com泡沫为泡沫时代1.0.
十年过去了,互联网貌似又恢复了当年的盛况,新的概念不断推出,一个看起来好的idea可以迅速得到风投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且随笔者看如下的一串数据:
创造种菜奇迹的社交游戏公司Zynga估值高达90亿美元,毫无盈利的微博鼻祖推特(Twitter)据说值100亿美元。团购网Groupon曾拒绝了谷歌60亿美元的收购要求,有人认为Groupon一旦上市,潜在市值会达到250亿美元。当然,估值最高的是Facebook,830亿美元,其市值甚至已经超过福特公司!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这些公司的市值增幅都超过一半!有人甚至预测照Facebook目前的增长态势,半年后其市值肯定超过1000亿美金,甚至1300、1400亿!
不过最疯狂的应该还是之前热炒的Color,一款简单的照片分享应用,在其产品还未推出就从硅谷风投拿到4,100万美元的注资!
互联网泡沫时代2.0产生和影响:
这些疯狂的数据是怎么产生的?其实这个和美国国内的实体经济有很大关系。对美国资本市场来说,由于国内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不多,而互联网是一个可能会有较大回报的领域,必然导致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然而,和任何市场一样,当资本的供给超过需求,就会有泡沫产生。
泡沫就是物品(当然也包括股票,股权)的交易价格远远超过他的实际价值,大家都在追求其中的交易机会,而无视他的实际价值。
当然这一轮的泡沫和泡沫时代1.0还是有一些本质的区别的。10年前的上一波泡沫,人们只是认为互联网“将”大幅改变实体经济,当时的互联网规模还很小,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网民的实际需求。而现在的互联网已经真正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各种社交产品,移动网络渗入了整个社会,facebook、Twitter、Square、Quora等等革命性的产品都正在改变世界。或许这种改变会持续5年10年,但是大家都意识到体会到了互联网的真正价值,所以互联网泡沫时代2.0,最终是否会破灭,破灭又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看起来都很难说。
最后,不妨看一下想到有远见的 “远见”(Broadsight)科技咨询公司的创办人艾伦?帕特里克(Alan Patrick)总结的十个信号,来判断泡沫的形成:
1. 某科技“新事物”已无法用现有的方法估值。“傻钱”公司们(Dumb-money)开始为那些科技“新事物”间并购的可能性买单。
2. 聪明人已经看出泡沫开始形成。而那些科技“新事物”的倡导者们,比以前更卖力地进行鼓吹。
3. 任何新成立的公司,只要其创始人具有引领新事物“血统”的,(例如,他们之前在其他科技“新事物”公司工作过。)就会毫无缘由地得到大把资金的投入。
4. 为了满足这些新创建的公司,会有大量投资基金公司涌现。
5. 很多公司不需要拿出任何产品,凭借着公司的PPT介绍,空手套白狼,就可以获得投资。
6. MBA们从银行离职,自己创业。
7. 出现“大市值”公司上市
8. 银行开始炒热科技“新事物”市场,然后将养老金的资金投入其中。
9. 出租司机开始向你推荐股票。
10. 那些所谓的新科技公司,开始用疯狂的价格收购传统公司。这时,好日子快到头了。
祭奠泡沫时代1.0消逝的那些公司:
Webvan (1999-2001) :在线食品销售,破产
Pets.com (1998-2000):宠物周边
Kozmo.com (1998-2001):网上商店,订购运输服务
Flooz.com (1998-2001):虚拟货币,一体化消费
eToys.com (1997-2001):玩具
Boo.com (1998-2000):在线时尚商店
MVP.com (1999-2000):在线体育用品销售
Go.com (1998-2001):特迪斯尼公司旗下门户网站
Kibu.com (1999-2000):目标群为青少年的网络社区
GovWorks.com (1999-2000)
他们是活下来的:
Yahoo!(雅虎)
Amazon.com(亚马逊)
eBay
PayPal:现为eBay附属公司
Google:在泡沫爆破后仍能成功进行首次公开招股
阿里巴巴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