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1.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定律内容: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上图中的 D与 W),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W+1)。

  它是 1954 年保罗.菲茨首先提出来的,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影响却最为广泛和深远。 新的 Windows 8 中由开始菜单到开始屏幕的转变背后也可以看作是该定律的应用。

  菲茨定律的启示:

  按钮等可点击对象需要合理的大小尺寸。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管你移动了多远,鼠标最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出现在用户正在操作的对象旁边的控制菜单(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可以被打开得更快,因为不需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扩展阅读:Windows 设计规范中的鼠标交互、菲茨定律与互联网设计、費茲定律Fitts’ Law與使用者介面設計、Google Chrome 与 Fitts Law、谈谈 Fitts 定律、费茨法则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Readlists)

  2. Hick’s Law / 席克定律(希克法则)


  定律内容: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反应时间 T=a+b log2(n)。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越长。例如比起 2 个菜单,每个菜单有 5 项,用户会更快得从有 10 项的 1 个菜单中做出选择。

  席克定律多应用于软件/网站界面的菜单及子菜单的设计中,在移动设备中也比较适用。

  扩展阅读:席克法則、谈谈Hick定律(Readlists)

  3. 神奇数字 7±2 法则


  1956 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与席克定律类似,神奇数字 7±2 法则也经常被应用在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上,如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 5 个。

  4. 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


  根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在交互设计中表现为一个提交按钮会紧挨着一个文本框,因此当相互靠近的功能块是不相关的话,就说明交互设计可能是有问题的。

  5. Tesler’s Law 泰思勒定律(复杂性守恒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如对于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对于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

  6. 新乡重夫:防错原则

  放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通过改变设计可以把过失降到最低。该原则最初是用于工业管理的,但在交互设计也十分适用。如在硬件设计上的 USB 插槽;而在界面交互设计中也是可以经常看到,如当使用条件没有满足时,常常通过使功能失效来表示(一般按钮会变为灰色无法点击),以避免勿按。


  如上图所示极客公园的评论功能快,在留言框没有内容或邮箱格式不正确的时候是无法获取验证码的,只有两者都满足了才可以。

  7. 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这个原理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最简单的。在极客公开课?走进 UC 中 UC 浏览器产品经理苏剑南在”UC 浏览器 For Android 产品设计思考“演讲中也有讲到该原理的应用,”如果 UC 手机浏览器要发布第一个版本 UC 1.0,你会选择哪五个功能?‘’


  为了遵守神奇的数字 7 法则本篇就只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有兴趣自己去找找其他的定律法则,如与费茨定律接近的 Steering Law转向定律、Gutenberg Diagram古登堡图法则以及雷打不动到哪哪适用的帕累托定律(80/20 原则)、三等分原则等。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这些法则定律被很多人认定为标准,很多人也记得 Alan Cooper 说过的那句名言,但从实际出发这些法则定了起到的只是参考或启发作为,作为交互设计人员千万不能照本宣科,因为只有亲自做过后才会深有体会。

时间: 2024-11-02 11:15:26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的相关文章

网站用户体验分析: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核心提示]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那在交互设计领域都有哪些法则定律被认作了标准了呢? Alan Cooper: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 作为交互设计之父的阿兰·库珀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这句"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了,在交互设计领域有很多经过了时间的验证的法则定律被

网站用户体验分析:交互设计7大定律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那在交互设计领域都有哪些法则定律被认作了标准了呢? Alan Cooper: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 作为交互设计之父的阿兰·库珀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这句"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了,在交互设计领域有很多经过了时间的验证的法则定律被认作了标准,那么你都知道都有哪些吗? 1.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定律内容: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

交互设计影响因素:用户精力与注意力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不考虑普通人在一般任务执行中的耐受力问题.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再强大的需求,无力去完成也是枉然.精力的有效转化率,是衡量交互设计品质的重点. 1.公式 精力一般由脑力和体力构成.针对互联网产品,脑力居前(非生产类网站的体力消耗很低).而脑力的组成又分为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本文将尝试以注意力为例分析交互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注意力本身可以集中.分散和转移.集中一般出于明确的需求.潜在的兴趣;分散则由于信息干扰和不可控的时间;转移一般发生在需求探索阶段. 以网站信息结构内的各

交互设计:衡量交互设计品质的重点

文章描述:注意力与交互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不考虑普通人在一般任务执行中的耐受力问题.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再强大的需求,无力去完成也是枉然.精力的有效转化率,是衡量交互设计品质的重点. 1.公式 精力一般由脑力和体力构成.针对互联网产品,脑力居前(非生产类网站的体力消耗很低).而脑力的组成又分为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本文将尝试以注意力为例分析交互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注意力本身可以集中.分散和转移.集中一般出于明确的需求.潜在的兴趣:分散则由于信息干扰和不可控的时间:转移一般发生在需求探

什么是交互设计的三大铁律?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机器人系列故事中创造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这些法则被永久性地植入每个机器人,作为防止灾难.保护人类的最后一道保险.我很好奇,我们最后一道保险是什么?对于交互设计师而言,三大法则又是什么? 用户对于界面的感知,离不开它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就像工业与平面设计师专注于形式那样,交互设计师将行为作为最重要的元素来考虑.要通过设计来左右用户的体验,首先要考虑我们的三大法则,界面的行为如何表现,它对用户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必须得作为稳固的基础,在它之上构建其

什么是交互设计的三大法则?

  本文提到的三大铁律在交互设计中的地位接近圣经.细细品读,你会发现现代最流行的用户界面,都采用了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的概念与技巧,其中也包括微软和苹果的设备 >>>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机器人系列故事中创造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这些法则被永久性地植入每个机器人,作为防止灾难.保护人类的最后一道保险.我很好奇,我们最后一道保险是什么?对于交互设计师而言,三大法则又是什么? 用户对于界面的感知,离不开它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就像工业与平面设计师专注于形式那样,

交互设计经验:设计过程中存在太多的矛盾

文章描述:交互设计经验:设计过程中存在太多的矛盾. 在产品团队中经常听到有人表态:"我们要做简洁的用户界面",同时又有另外一种声音传来:"我们要做功能强大的产品".乍一听,简洁意味着用户界面控件精炼,然而少数的交互方式如何表达各类强大的功能?反之,强大意味着功能丰富强劲,必然拥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如何让其界面保持简洁?两者似乎无法共存,这让我突然想到自相矛盾的故事,楚国商人夸耀自己的矛锐利万分,同时自己的盾又坚固无比,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交互设计经验分享:WEB拖放交互设计

文章描述:交互设计经验分享:WEB拖放交互设计.   开篇呈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笑话:  要把大象放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把大象塞进冰箱要3步:1 把冰箱门打开:2 把大象装进去:3 把冰箱门带上. 这虽是一则脑筋急转弯的笑话,但却提炼出我们生活中将一个物体放进另外一个物体里通常有的3个步骤. 1.    虚实结合的世界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不仅局限于可触摸的自然环境,而且拓展到无形的虚拟环境中.继而,真实生活中的行为,如购物.交友.娱乐,也会映射到虚拟环境里.虚拟世界中,鼠标.键

交互设计的7大原理:学会如何做“减法”!

  NO.1 菲茨定律 它由保罗.菲茨在1954年首先提出,具体内容为: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 T = a + b log2(D/W+1) 其中:T代表完成移动所需的平均时间,a代表光标开始/停止时间,b代表光标的移动速度,D代表从起点到目标中心的距离,W代表目标的宽度. 总而言之:目标越大,指向越快,时间越短.同样地,目标越近,指向越快,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定位一个目标的时间,取决于目标与当前位置的距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