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到哪里去寻找适合产品的用户?

文章描述:用户研究:到哪里去寻找适合产品的用户?

在进行用户研究(尤其是定性研究)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测试、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需要找合适的用户来进行观察,这时,用户招募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招募用户比较单调乏味,确实如此,它就是确定要招募什么人、找到他们、安排时间约见并让他们到场,协助我们完成任务。招募用户需要擅于与陌生人沟通及对外协调能力,你就能处理好招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能招募到有代表性的用户样本来参与研究。
招募过程可以浓缩成这么几个问题:

到哪里去寻找用户?

一般,我们招募用户有以下几种渠道:

1.公司用户数据库抽取外部真实用户

通过让用户在线填写问卷来收集用户数据。在招募的时候,首先粗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用户,然后逐一进行甄别,找出一些比较接近需求的目标用户。

显然,对于经常需要招募用户的公司,自建用户数据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一是用户来自不同渠道,数量比较充裕,既具有代表性,又能够体现样本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公司内部用户

内部人员指公司内部的同事,根据项目需求,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招募内部用户:

  • 在可用性测试进行预测试时,可以邀约内部人员;
  • 内部人员与目标用户具有相同特征,并且对产品不熟悉;
  • 在某些情况下,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对产品有更严格的要求,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更多的问题,也有利于新产品的保密。

3.外挂问卷链接

一些产品比较难直接招募到实际目标用户,一般我们会制作在线问卷,将问卷的链接有针对性地发布在一些网站或是论坛,收集问卷数据。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实际目标用户,而且用户也乐意参与到我们后续的活动。

4.通过熟人介绍

如果以上的渠道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参与者,而且时间又比较急的情况下,我们会让身边熟悉的人帮忙介绍一些符合条件的用户,但这些用户不能与项目主持人认识。这种方式基本不用,只有个别产品在招募上存在难度,才会考虑这种渠道去协助我们完成招募。

如何甄别合适的用户?

下面介绍招募外部用户和内部用户的过程:

  • 招募外部真实用户的流程

我们从数据库初步筛选出来的用户,往往比实际需要的人数要多,而且未必每个用户都合适,因此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打电话给用户逐一甄别,了解实际情况。

第一次电话甄别,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流程:

在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用户疑惑你怎么会知道他的电话号码?

用户不一定记得曾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时我们有必要向用户解释清楚,可以这么说:“您近期在我们网站上填过一份问卷,问卷中征求过您的意愿,如果愿意接受我们后期的电话访谈,请留下电话号码供我们需要时联系你”。这是实际情况,用户是自愿留下联系电话,自然会消除心中的疑虑。

又是这种烦人的调查/电话访谈?

部分用户对“调查”类的字眼已经形成一种惯性的厌恶感。所以不必生搬硬套,我们大可以聊天的方式开始与用户交谈:“这次为了优化我司XXX产品的设计,想了解下大家平时的使用习惯和使用中遇到些什么问题,便于我们改善我们的产品”。大多数用户会乐意接受我们的提问,甚至会说出很多我们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善于沟通的用户,更会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遇到的情况。

你是xx公司吗?我怎么相信你呢?

电话甄别因为无法亲临公司现场,双方仅有声音的交流,常常令用户心存怀疑。一般我们会从下面几点向用户解释,如“我们是如何获得用户的联系方式?”“我们电话甄别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电话甄别的过程不需要用户透露重要的、隐私的信息,而且后期我们有研究活动需要邀请你来参加的话,你可以到我们公司现场见证一下“。与用户交流时,用语必须礼貌,态度保持坚定,语速适中,语调亲切。

我没空,你要耽误我多少时间?

给用户打电话有可能打扰到用户的生活和工作,当用户表示不方便时,应该予以尊重,中止访谈,询问用户方便的时间,务必在约定的时间点再次去电话访谈。对用户提问应尽量简洁,问题应该有所侧重,只要了解到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就可以结束了。

关于人口统计学用户不愿透露,如何是好?

部分用户对个人信息特别敏感,不愿意透露确切的信息,这时可以换种方式询问:“能否透露下您的收入范围/年龄范围?”争取即便不能获得最准确的信息,至少也能了解大致的情况。如果用户确实不愿意透露,我们应该尊重用户,不再追问。

用户态度不端正,乘机搭讪?

当用户询问工作人员个人信息时,工作人员可以以超出个人工作职责为由明确予以回绝。

通过第一次电话甄别后,应核对已有用户数据,确认每位未参加过类似用户研究活动。对于参加过此类活动的用户,可能是单纯为了报酬而夸大其词,应提高注意。

在整个招募流程中,为了避免专门参加此类活动的 “会虫”及提高招募质量,需要注意及时更新用户数据库:

  • 电话甄别前,从userpool(用户数据库)中抽取用户资料时,排除此前参加过研究活动的用户
  • 项目执行阶段结束后,务必于userpool(用户数据库)中将此次参与研究活动的用户信息做标记

此时,我们还需遴选出较适合的人选,还有甄别工作要进行,即第二次电话甄别;第二次甄别相对简单:

  • 再次核实他们是否具备所需的条件(再次与用户口头确认重点信息无误)。
  • 核实他们在活动当天是否有时间。
  • 提前告知活动持续的时间,活动的大致内容,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如期间会录像和录音等等)。
  • 告知他们的参与可以给到什么样的补偿。
  • 判断他们是否是优秀的参与者(是不是可以做到发声思维,是否善于表达?)。

第二次电话甄别结束后,发送邀请邮件告知用户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邮件应包含如下信息:

  • 前往测试地点的行车路线(自驾车和公交路线)
  • 停车地点
  • 测试房间的具体位置
  • 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联系安排测试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
  • 保密协议(如果有的话)以便他们在测试之前阅读

到此,招募工作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再次电话确认用户已收到邮件邀请函并重申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指告知用户时间地点等)。

最后,用户到达现场,接待用户。一般,在用户到达现场前,应给用户打电话以核实他们能够参加活动并解答用户提出的任何疑问。

  • 招募内部用户流程

招募内部用户比较省时省力,过程也比较简单易行,用户甄别过程和招募外部真实用户的过程大致相同,确定合适的人选,约定方便的时间参加活动。

如何补偿用户付出的时间?

在第二次甄别后,确定邀约用户过来,应在发邀请邮件中,告知用户我们会给予一定的报酬作为补偿。邀请外部用户参加活动,给予的报酬会视活动的内容及所花费的时间长短而定。在活动结束时,应把相应的补偿亲手给用户并向用户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间: 2024-10-23 09:33:34

用户研究:到哪里去寻找适合产品的用户?的相关文章

华为设计总监:如何做好用户研究

  @EDC尤原庆 :最近写的一个用户研究思考的文章,以下.:) 今天到Designit设计公司慕尼黑分部开会交流.这个源于丹麦的设计公司与华为合作一个重要的设计项目,希望一起为下一代的运营商商业解决方案努力.:) 先了解了Designit的团队配置,和之前与Frog Design上海分部设计总监Brandon聊到的差不多.都是以国际团队为基础组建,团队里有英国人.德国人.中国人.西班牙人.瑞典人等,以保证做国际化产品的时候有目标用户群体文化共感,以及在设计头脑风暴与创意的时候有多种文化元素的碰

《用户至上:用户研究方法与实践》用户体验入门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用户至上:用户研究方法与实践>一书中的第1章,第1节,作者凯茜·巴克斯特(Kathy Baxter)[美] 凯瑟琳·卡里(Catherine Courage)凯莉·凯恩(Kelly Caine)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用户体验入门 1.1 什么是用户体验 如果你开始阅读本书,说明你对用户体验(UX)这个领域有所了解或者有些许兴趣.用户体验从业者和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例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市场营销专业.商科.人类学和理

用户研究小技巧:用户测试的目的究竟是神马?

文章描述:发现用户言行不一的小技巧之感性篇. 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Richard LaPiere 就意识到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很牢固地联系在一起.LaPiere 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将如何表现的话,对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用户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的确如此,人类总有一种惯性,即使有最好的意图,也是说一套做一套.用户也不外乎凡人的本性,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的发现用户在进行测试时是真心还是假意呢,下面就是我作为一名小实习生

用户研究的元思考:获取、提炼、转化

文章描述:用户研究三部曲:有关用户研究的战略思考. 用户研究的"元思考" 钻研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元思考",或者称为"战略级思考":思考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考它的核心的方法路径是什么,以及思考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用户研究如是. 用户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研究与设计之间的鸿沟,也就是说,研究的结果常常难以落地,难以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发挥直接可见的作用.因此,一种"用户研究无用论"的观点在业界颇有市场,最被人广泛提及

用户研究经验谈:交互设计避免教条主义与想当然

文章描述:细说"用户分类":如何避免教条主义与想当然. 今天学习白鸦的微博时看到一段话,颇有共鸣:"下午又被问道:你这个产品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多少? 我又没具体回答上来.因为真的不关心,我只知道在大网购人群里面就行,相对于年龄这样的人口属性我更关注用户的行为属性,比如他网购的被动和主动比例.是不是喜欢比较.平均消费额.消费类目.上网时间.上不上微博".恰巧前几天看到Shimu的博客上也在讨论这一问题,谈及了对一些流行的用户分类方法的质疑,加之在我的工作中也经常遇到

用户体验简单总结:成功开展用户研究

文章描述:解构用户研究. 随着十几年前"用户体验"这一概念的提出,"用户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那么,"用户研究"究竟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在企业中如何开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本文结合个人经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用户研究能做什么? 目前,业界更多的是结合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来描述用户研究的,如下图所示: 用户研究随着产品开发周期不断迭代进行. 以上这种解释,很好地描述了用户研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然而,基

让用户研究插上数据的翅膀

无论是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大家都是为用户服务的.用户各有所好.你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也有我们都喜欢的.那么在用户的心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要想发现其中的奥妙,通常有两种方式: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定性的信息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它灵活.快速.细节丰富,但缺乏普遍性,我们能听到的只能是少部分用户的声音,他们是否代表大多数用户是无从判断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让数据来说话,定量的信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它真实.精确.也就是说,用户研究并不一定总要使用"定性研究"这样的方式才能进行.借助数据分

用户研究的定义、价值、方法、内容、基本文档

用户研究的定义 用户研究是用户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理解用户,将他们的目标.需求与您的商业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 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您的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 用户研究的价值 用户研究不仅对公司设计产品有帮助,而且让产品的使用者受益,是对两者互利的. 对公司设计产品来说,用户研究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开发成本和资源,创造更好更成

UGC产品的用户关系以及内容生产动力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对于一个UGC的产品,用户为何要生产内容?他们的动力来自于哪里?这是一个偏理论的问题,也是运营接下来采取措施的基础.分析用户生产内容的动力,首先得了解用户所面对的用户关系. 关于用户关系,我比较认同Roc在<基于信息的关系链活跃与大盘增长>一文中分类: 关系强度等级划分与定义: 1. 强关系,你基本上每天都能接触或是一个星期至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