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7日报道: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说,近期将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向网民征集意见,其中涉及博客实名问题。自律公约还将对博客实名制进行引导。所谓博客实名,也是指后台实名,指博客作者在后台注册时使用实名,而在博客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不是实名。
作为一个80年代出生的人,我当然还是算年轻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当我刚一接触网络这玩意儿不久以后,也就陷入博客有点不能自拔。我记得我最先在博客上发表的日志是表达我在某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对一些“老师”的不满,当然,那只是些闲散的文字,没有反响。
如果要按时间来计算,我实在2004年开始摆弄博客的,这个时候中国的博客在网民中已进很普遍了。包括独立的博客门户都已经开始产生广泛影响并已经有了“赢利”,在各种需求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博客大军。有一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据2006年《传媒蓝皮书》预测,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博客的监管也变得相当复杂。前不久媒体就放出风来说:中国博客要实行实名制。此言一出,立即引来各方质疑。时至今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说到:“由于隐私保护、验证机制等问题,目前实行博客实名制的条件还不成熟,”黄澄清说,“自律公约里不会强制实行实名制,但会鼓励实行实名制。”由于博客服务商要对博客内容负责,不符合法律的信息政府要进行处罚,这也是一种成本,因而实名与非实名,博客服务商要衡量哪种方式对自己更合适。
上述言辞给人的感觉是在警告中国博客平台提供商和广大网民,或许这种相对较为自由的言论空间也在触及某些敏感的社会神经。而我更加关注对“不符合法律的信息政府要进行处罚”这样的解释,也更加关注该如何处罚。而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就是如何来界定博客的信息“不符合法律”?如果仅仅是用传统的法律眼光来监测博客内容,恐怕中国博客就不会很自由自发展。
如果真的要出台那个“自律公约”的话,大家也是无话可说,只是希望不要在某些技术问题设置障碍。尽管说了“不强制”,但是那种“鼓励”的确让人摸不着其实际的、最终的目标和意义!
面对即将可能出台的博客监管政策,我的手似乎变得越来越愚钝:怎么敲键盘都觉得别扭,这个可以写吗?那个写了又会怎么样?今天看到了很多网站和博友都转贴了关于博客监管的报道,看起来真的就不容大家“放肆”了,博客言论太真实了?还是太尖锐了?其实,我本人还是很相信中国博客的是非判断能力的,那种信息可信、那种信息不可信,在网民心中自会有一把标尺。而一旦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注册到后台,有些玩笑话可能都不太敢说了,那博客还有什么意义?
如今博客实名登记虽然还没正式开始,但是说实话,这种“准备”让我这个稍微有点“博龄”的人打心眼里不舒服。在现实中说有些话就不好,但是如果把这些话搬到虚拟的网络上,让大家以虚拟的身份参与讨论,有多么可怕的事情吗?这次不是要征求网友意见吗?那我也以网友身份给出一点意见:请相信中国博客的整体素质,我们没有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