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查杀流氓软件甚至手刃自己的产品,到重磅力推免费杀毒软件而重整杀毒江湖,再到其后掐架客户端霸主腾讯,如今又挑战搜索王国百度,周鸿祎身上始终散发着与对手死战到底的霸气
“来,战个痛快!”
这句广告词,也许恰恰是IT狂人周鸿祎的个性写照。
身为奇虎360公司的董事长,周鸿祎像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从不缺乏话题。但像他一样获褒贬不一又树敌无数的“异类”,在IT江湖中却实属罕见。他既是打破行业陈规的搅局者,又是以身试“毒”的开荒人。他的生活永远伴随着创新,而创新也为他带来了“嗜战”的名声。
无论是阿里巴巴的马云,还是腾讯的马化腾,都与周鸿祎有过轰动一时的恶战。而百度的李彦宏,更与他屡次交锋。二人近期在搜索引擎上引发的“八二八夜战”,再次让周鸿祎与他的360搜索名声大噪。
有人说,周鸿祎精于公关,才使得每一次争战都将他的团队送上更高的台阶。但对此,周鸿祎本人却嗤之以鼻。他认为在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对同行既有路线的颠覆,才是自己敢于挑战的资本。而一路走来的大小“战役”,也恰好是他IT人生的坚实足迹。
首战:成就“恶名”
也许连周鸿祎自己也没有想到,让他一举成名的首场战役,也为他带来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
1998年以前,中国互联网进入第一次快速发展期。初代网民上网冲浪的需求异常强烈,但迟缓的网速和复杂的英文网址,大大影响了网民的用户体验。而当时正在北大方正打工的周鸿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抱着实现“让中国人用母语上网”的梦想,1998年10月周鸿祎毅然离开了北大方正,自己着手创办3721网站,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在英文域名的体系下,构建一套中文寻址系统,以专为中国人上网服务。
由于定位准确,加上强悍的市场合作与推广手段,网络实名所向披靡,并以插件形式快速安装到千万用户的电脑中。两年后,3721大获成功,中文上网插件一度覆盖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8000万人次。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宣布盈利。到2002年,3721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亿元,毛利6000万元,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新贵。
周鸿祎手里的这棵“摇钱树”很快引起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注意。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联网地址系统的CNNIC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经常发布互联网权威统计信息,并开始推广其主导的中文域名,但与已经根深蒂固的3721相比,想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于是想要收编3721。
彼时的周鸿祎亦有投靠之心,但却被对方的条件吓退了脚步:技术、注册系统、源代码都必须交出,营运费由3721承担,而周鸿祎得到的只是5年的特许经营权,还要分出去很大一部分利润,自己俨然成了CNNIC的总代理。这不是周鸿祎所能接受的结果,于是他开始叫板CNNIC主任毛伟,决心血战到底。
2001年8月,未获3721支持的CNNIC干脆另起炉灶,推出了类似的通用网址标准,企图替代3721的网络实名业务。而程序员出身的周鸿祎,第一个反应只能是要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段来抵御CNNIC的进攻,他让软件的卸载程序变得十分复杂,以防止CNNIC强行在用户电脑中删除3721。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网民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当时IE浏览器一统天下的日子里,上网时网民总会遇到奇奇怪怪的提示要装某个搜索插件,安装后浏览器就彻底被绑架了。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就被安装了,删不掉也清理不了。这种插件,后来被定性为“流氓软件”,而周鸿祎也因为第一个做这种软件而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对于这个头衔,周鸿祎如今的回应是:“确实给用户造成很不好的印象,干过的事我认账。”敢作敢当的性格或许也是他善战的因素之一。
激战:大义灭亲
这段时期里,周鸿祎经历了许多激战,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或许当属自己手刃自己的产品
2003年,随着网页搜索引擎技术的成熟,作为3721主要竞争对手的百度已羽翼丰满。当年百度流量骤增7倍,取代3721登上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的头把交椅。面对后起之秀的攻城略地,周鸿祎感到了压力。为了培养与之一战的实力,周鸿祎邂逅了雅虎。
雅虎开出的条件让周鸿祎怦然心动,这家美国公司答应为他提供与谷歌相匹敌的搜索技术。周鸿祎心想,如果能坐拥雅虎的资金、品牌和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渠道、客户端和运作能力,无疑将一统搜索引擎市场。于是,2003年11月,雅虎以1.2亿美元现金收购香港3721股权;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总裁。但由于资金投入与规范化管理方面与雅虎始终存在冲突,终于,2005年8月31日周鸿祎选择了离职。而这也意味着他将离开自己亲手养大的3721。
负气离职之后,周鸿祎做过一段时间风险投资。迅雷、酷狗、discuz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都有他投资的身影,但在羊奶这样的项目上他也马失前蹄。成功的投资,是他眼光的体现,但对于失败的案例,周鸿祎也从来不拒绝谈论。对他来说,承认失败,才能更加享受成功。
2006年7月,周鸿祎终于回归一线。他成立的奇虎公司推出了360安全卫士免费软件,主打卸载流氓软件。百度、CNNIC、雅虎等一大批插件被360安全卫士清理得干干净净。软件发布前两月,每天卸载恶评软件达100万次,其中雅虎上网助手就在60万次以上。
但讽刺的是,这个雅虎上网助手,其前身其实就是3721的客户端。对周鸿祎来说,这无异于手刃自己的孩子。但既然业界要把流氓软件鼻祖的帽子扣到他头上,那么他就要通杀所有的流氓软件,以清洗自己的“污名”。周鸿祎甚至把360安全卫士定义成一个公益性产品,流氓软件杀光后,这个产品就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此时,雅虎中国已经被卖给了阿里巴巴,马云成为了雅虎中国掌门人,雅虎上网助手是其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周鸿祎将反流氓软件的矛头直接对准雅虎上网助手,这就相当于和马云开战。彼时周鸿祎和马云均号召各自客户不要与对方有业务来往,并相互打赌称,永远不投资对方企业,永远不和对方发生业务往来,互联网第一口水战由此产生。
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就在此后一年,这款小小的安全软件装机量竟然达到了4000万。这个时候的360安全卫士已不仅是查杀流氓软件,而且具备了垃圾清理、系统恢复、安全下载、查杀木马等功能。随着360安全卫士装机量越来越大,周鸿祎决定开始以身试“毒”——迈向免费杀毒软件。
挑战:无所畏惧
“我们做免费,自己不挣钱,但也坚决不让对手挣钱”
360安全卫士的成功,让周鸿祎开始意识到,网络安全已经不再只是计算机病毒的防御,而是包括治理流氓软件、木马在内的泛安全。
相比于瑞星、金山等传统杀毒软件厂商在泛安全领域没有动力去有所作为,周鸿祎很快就用自己的方式将战火烧到了它们的门前。2008年,360推出免费杀毒服务。这一行为让杀毒安全领域的所有厂商都将其视为异类,并对其进行口诛笔伐。瑞星甚至在一天之内连发4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免费没好货”的主题思想。而当时的瑞星,仍然独步国内杀毒软件市场。
对此,周鸿祎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懂安全,传统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联网。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也没有。他很感慨,像他这样的人在美国硅谷应该是英雄,但在中国却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人身攻击。
蛰伏一年多之后,2009年10月,周鸿祎的360免费杀毒卷土重来,经过长时间的细致打磨,威力更大,火力更猛,仅4个月就把瑞星从坐了十多年市场第一的宝座上掀下来。半年之后,360免费杀毒装机数过亿,彻底改变了安全软件行业的格局。
这场跨度长达数年的挑战足以被称为一场战役。其中周鸿祎不仅要迎战瑞星,还要面对金山、卡巴斯基等所有依靠销售软件来获取收入的厂商。2010年1月,瑞星与360之间再次爆发所谓的“后门”口水战,这不仅是免费安全之战的高潮,同时意味着昔日的市场老大瑞星已经彻底被360的免费安全策略挤到了市场的墙角。2011年3月底,瑞星终于向免费安全缴械投降,宣布旗下面向个人的安全产品全部免费。
而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也更为日后周鸿祎表露其“嗜战”的本性打下了自信的基石。不管是其后掐架客户端霸主腾讯的“3Q大战”,还是如今挑战搜索王国百度的“3B大战”,周鸿祎身上都散发着与对手死战的霸气。
“我们做免费,自己不挣钱,但也坚决不让对手挣钱。”9月2日下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创新在中国:挑战与经验”论坛上,周鸿祎如此说道。在互联网江湖里,“嗜战”的周鸿祎更像是一位快意恩仇的江湖大侠,而下一个老对手李彦宏,或许又会为他添加新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