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就知识产权起诉三星成为近段时间以来的一大热门新闻,引起各方热议。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状况到底如何?企业开放创新,走出国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又会有何挑战?6月7日,人民邮电出版社蓝戈智库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思辩”沙龙,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界等约10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
海外科技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诉讼也很常见。但中国各个行业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较弱,导致创新脚步缓慢,中国企业是知识产权保护“洼地”。
“企业想生存,专利是重要且必要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张俊霞表示,信息通信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已经形成一个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全球产业链。企业如果想生存、发展下去,申请专利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张俊霞指出,信息通信从3G到4G一直在演进中,专利交叉现象较为普遍。据统计,有近18%存在相互印证关系,尤以通信企业与智能终端为甚。因此,专利申请对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当前进入智能互联时代,知识产权更加重要。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认为,在知识产权这件事情上,如果企业没有准备、没有去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那以后的道路将会更加困难。
“我们即将要进入一个智能互联网的时代,智能互联网不仅是通信系统,也不仅是传统互联网,还包括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大数据、智能学习和计算的能力,这都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项立刚表示。
尤其是一旦决定走出国门,常会遇到专利诉讼。在手机行业,专利缺失阻挠了很多国内厂商走向海外。如小米在印度曾被爱立信起诉。
“国内手机厂商很难突破国际市场的高门槛。”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副总经理孙琦认为,此时召开知识产权探讨沙龙意义相当大,很多手机厂商将在今年“出海”,因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普及率超过70%,而很多国家普及率不到30%,但国产手机厂商必须把专利努力从“口头”上付诸于实践。这也是中国科技行业走向海外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被动局面开始扭转
“中国企业在专利市场的被动局面开始扭转。”清博大数据公司副总裁傅文仁表示,近期华为就专利起诉三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中国企业在专利市场上被动的局面已经开始扭转。国内的知识产权将会越来越严格,中国企业必须加强相关专利实力,华为在国外市场与三星的官司为国内企业起了示范效应。
“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实力的体现,华为这次出手,其根本原因就是华为的专利实力已经可以挑战巨头了,这是华为在专利实力乃至综合实力上的厚积薄发。知识产权就是核心竞争力。”傅文仁表示。
据悉,此前,华为和苹果达成交叉协议,而华为诉讼三星事件后,手机市场很快形成“花果山”的三足鼎立趋势。目前,苹果、三星、华为三家手机厂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约50%。
多位专家表示,该诉讼给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不少启示,将促进更多企业正视知识产权的价值,为中国企业未来规模走向海外市场,提供方向。
而谈及未来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和司法的发展,专家提出了各自建议。比如现在行业内很多人质疑专利数量布局的作用,甚至有人建议要把数量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董新蕊表达了不同看法。
“没有数量布局的质量是伪命题。”董新蕊的理由有三点:首先任何专利布局不可能是一两个布局,而是一个族群;其次,研发人员没法认定专利是否更关键更重要;此外,没有经历过市场的专利无法判断其是否是核心,只有通过市场考验,才能让专利真正产生价值。”
而对于企业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两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反垄断律师董正伟从司法角度说:“这还需要国家司法保护。”
在董正伟看来,中国企业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提出司法改革,提升大家对司法裁判的信心,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
此外,专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应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观点: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命运所系,而从中国经济转型到中国产业升级,核心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企业在长期的研发投入下积累的标准专利,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目前加强专利司法保护的重点。
从专家的讨论可以看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以前比较青涩,现在终于开始崛起。随着国家司法、行业等各方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的提升,中国企业走出目前“洼地”、全面走向“海外”指日可待。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