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线上线下的衔接模式也给经济和商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其中,互联网技术也为“共享经济”带来了更多表现形式,比如Airbnb房间共享、小猪短租、OFO共享单车等。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服务外,广州最近还出现了“创社区”的移动办公空间共享模式,通过整合商家的闲置资源,让客户获得有趣、便宜又轻便的个人办公空间。
整合资源提供移动办公空间
“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办公服务平台和协作社区。”创始人杨文泽说,他们主要是将咖啡店、酒吧、餐馆、书吧等社区小伙伴闲置时段的闲置座位变成用户的工作空间。说起做这件事的初衷,“一开始是觉得有很多资源是闲置的,我们希望这些闲置的空间资源能产生更好的价值”。
另外,“人们的办公趋势也在发生改变。”叶碧盈(项目联合创始人,杨文泽的妻子)看到了3种办公趋势:雷格斯商务中心替代了甲级写字楼;联合办公空间替代了以前的创业园、工业园区;第三种就是将公共空间拿来改造。可以预见的是,“很多职业不需要在大公司的固定场地办公,而需要更具独立性的空间,才会产生创造力”。
分析了这些趋势和需求后,杨文泽与叶碧盈将创社区的用户定位为初创项目团队、自由职业者、手工艺人等,“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移动办公场所。”相比大型连锁咖啡店的嘈杂环境,或者城中村的格子间,这里可以让他们更快地投入自己的工作,高效解决问题。
拓展多元空间满足个性需求
如今,创社区在广州、珠海、中山三地已签了30多家风格多样、交通便捷的独立咖啡店、众创空间、主题餐厅等合作伙伴,比如”筑梦咖啡“、“落·音乐空间”、“知道分子书房菜”、“在野空间”……
为了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空间,杨文泽用了大半年时间去走访市场,了解空间里面举办的活动、活跃的人群等。他们早期找了很多独立咖啡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在野空间”集合了咖啡店、设计时装、北欧家居、展览空间等,还有live演出,是文艺青年喜欢的地方;“知道分子书房菜”是集餐饮、分享、跨界交流的平台......“每家店的气质都不同,我们也希望每个用户都能找到自己合适和喜欢的空间”。
令杨文泽和叶碧盈受到鼓舞的是,上线运营以来,资金流是正向运转的。“还为很多自由职业者、流动性人群、读书会、初创团队等提供了空间。”这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实现联结打造协作社区
大部分的创业者都希望能快速变现,杨文泽和叶碧盈则更希望去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好项目的初心不只是为了赚钱”,早期接触了很多社会领域创新和公益项目的杨文泽对商业本身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试图连结更多的人与空间、人与人、空间与空间,去创造更多可能。”提供空间只是他们的第一步,同时,“也会去对接更多帮助他们成长的资源。”杨文泽希望未来可以打造一个创新者互相协作的社区,而不仅仅是为他们提供有趣的空间。
杨文泽坦言现在会先从人与空间的联系开始,下一步再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慢慢进行到社群之间的协作,人与人资源之间的一些匹配。他们发现,转变已经在悄悄发生了:淘金的一家独立咖啡店里,有个设计师用户预约了一个下午的空间,就坐在那里画设计图。没想到这也引起了咖啡店老板的注意,当老板看了她的设计图后,觉得很棒,便邀请这位设计师帮店里做设计。“以后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成为一个协作型的社区”。
三种会员卡服务
综合人员的流动性和移动办公的需求,他们设立了3种会员卡:日卡(10元)、月卡(80元)和年卡(365元)。“现在比较多的用户会选择日卡。”在平台付费后,用户在这一天之内,用10元就可以预约30多家合作伙伴中的任意一个空间,并且不限次数。杨文泽说接下来还会有商家的实时动态管理,用户可以从上面知道哪个时间段是空置的,“也可实现团体预约,人数在30以下,可以用来举办小型的会议、培训、PARTY等。”如今这个功能也在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
业内声音: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创社区”所提到的“共享空间”,其实并不是概念上的“分享经济”,因为其中并没有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主体之间的互补性经济行为,也不是以各主体间(虽然素昧平生,但仍相互信赖)作为模式发展的基础,“这仅仅是一种对本身既有资源的第二次开发利用而已。”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访问教授孙远钊对此表示。不过,“只要不属于 竭泽而渔 式的利用,不会导致 公有领域悲剧 的发生,反而是增加效益,也就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这种共享方式没什么精彩,但确实很实用。”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也表示。多位业内人士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共享方式,可以实现多元共赢。“联合办公能有效节约办公成本,最大程度优化市场配置,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表示质疑。“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 共享 都能有可观的收益。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徐光瑞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很多人群可能还是会选择大型连锁咖啡店,因为更方便,还不用付费。
对此,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敏杰则表示,只要能满足需求,或能提供合适环境予人从事学习、工作、社交等,就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