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投资机构专栏是 36氪 最近推出的一个栏目,希望能够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高效同步信息。创新工场和GGV纪源资本首批入驻。 共享经济本身不是什么新话题。Airbnb高速扩张的背后,不
投资机构专栏是36氪最近推出的一个栏目,希望能够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高效同步信息。创新工场和GGV纪源资本首批入驻。
“共享经济”本身不是什么新话题。Airbnb高速扩张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它颠覆了传统酒店行业的商业模式,而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大胆独特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并且这种影响已经病毒式地蔓延到其他各个行业。这股创造性的颠覆力量被称为“共享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重点是在于对闲置资源剩余价值的再利用。
其实,“共享”不是新概念,但是用商业模式来呈现共享,在互联网发展早期是很难想像的。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足够普及才能快速串联不同的陌生人;二是,共享其实原本只存在于某种社会网络里,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朋友之间的“借用”行为,在互联网没有足够实名化、身份化之前,无法产生信任的环境,也就难以培育信任的基因。
共享经济模式的病毒传播
但是网络在现实经济中所产生价值中有一环非常重要的放大因子,很少有人提起,即共享的活跃度。互联网将成万上亿的用户连接起来,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信息的传播和互动,只是一种经济运转的效率放大器。但基于信任前提所带来的共享活跃度是将现实经济激活的点火器。
比如去某地方旅行,到朋友家借住一晚,这原本是基于熟人之间的行为,却被Airbnb利用这样的概念,通过互联网发展成商业模式;同样的,Uber其实也可以想象成,你跟朋友借车子开,或者你突然有事结果朋友愿意送你一程,概念很接近,只是Uber要收费,而朋友却不会跟你要钱。
所以,如果从“你跟朋友或熟人之间的借用互动方式”作为出发点,去思考共享经济的创意,那就很多了。例如说,你跟朋友借钱,那有没有围绕一个服务是让朋友之间互相融资的平台?或者是串联成陌生人之间的借贷平台?这其实就是P2P的金融平台。
源自于朋友之间互相邀请到家中用餐的行为,是否可以有串联不同陌生人一起用餐、相互分享的商业模式。或者,你跟朋友会借书,那么通过“共享”会形成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好姐妹之间会互送穿不到的衣服,或者保养品,或者饰品、包包,同样的概念,是否能有什么样的商业形态产生?
更延伸去推演,如果关系定义不是这么亲密,而是放宽一些,那么,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NPO与NPO、公司内部的同仁、学校里的学生与学生……但凡是处在某种社会网络的关系链内,都有可能利用“网络”+“共享”的概念,生出新形态的商业模式。
创新工场最近投了一系列关于共享经济的项目,其中可以披露的是哈哈拼车、天天用车和房产销冠:
“共享经济”能够蓬勃发展,其核心在于如何建立信任。因为共享的活跃度完全取决于信任度建立或培养机制的完善。“人与人的互信关系”必须被建立,共享的行为才会产生。这就像团队协作当中,上司给员工充分的安全感,则团队的合作与效率会大大提高。
博弈与信任
信任度会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变化,在一次博弈中某一成员可能会利对方的共享策略,采用不共享策略从而获取一些不当利益;但同时,该成员在其他成员心中的信任度会下降,而采用共享策略的成员在其他成员心中的信任度会上升。经过长期博弈,可以得到更好的博弈结果。但网络效应带来的海量陌生用户,完全不存在多次博弈的成长空间,也就是说,官方的介入类似Uber或者像Airbnb逐步扩展和完善,信任的建立是共享的前提,两者都不是二次方或三次方的关系,而是直接作为幂指数的效应。
如果你想发展一个共享经济为主提的商业行为,只要你能做到让参与者觉得放心,觉得风险很低(甚至是没有风险),觉得可靠、安心,那么,这个点子一旦成功实现,就会有许多人愿意投入,并自动发展出更有效率的共享方式。
创造信任环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熟知的机制,例如评价、推荐、举报、指引等。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手段譬如个人展示,典型例子即Couchsurfing的个人主页。一个好的个人主页意味着要有足够的信息给他人参考,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熟悉的人。一些用户也谈到在他们看到别人主页上所描述的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而对于沙发主来说,在他们看到发出邀请的用户的主页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时,他们也通常会选择忽略。
另一方面,在用户搜索可以提供住宿的沙发主时,他们会倾向于向与自己相似的人提出”睡沙发”的邀请。许多用户在访谈中提到,当他们看到其他 Couchsurfing 的成员也有着同样的喜好时,会产生一种共鸣,那些网络上的陌生人也因此转变成了拥有类似思想的人。而相同点的发现又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成员之间信任的形成。
Couchsurfing 的创始人之一Dan Hoffer在谈及网站设计时说到:
个人页面上所设置的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展示人们的真我,而当人们的内在品质得到展示时,这将会对建设信任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人性化的服务与关注、接触的整体品质、使用界面的友善性、客服对待客户的方式等很多环节包括未来可能有的创新,都是促进信任建立的必要手段。
当然,信任的建立有时候未必是创办组织能形塑的,社会风气、风土民情、经济环境、宗教信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一个越开放、越有信任基础的区域上开展共享经济,自然能得到越快的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