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营企业致命伤之十:核心团队建设不科学

文/彭达生  点评  企业的正常运作乃至高速发展需要的是它的核心团队,核心团队建立起来了,人才断层、人才流失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这样,企业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才能步步前进!  怎样才能建设一支高效的、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企业的管理体系规范化,即组织架构设置科学、岗位责任清晰、规章制度完整、业务流程和作业表单系统标准;  二、科学合理的薪资福利系统,该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真实历史数据的基础上;  三、强有力的财务管理系统,因为它是企业的数据中心,而数据是建立薪资福利系统的基础;  四、较为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培训、人才储备制度的建立等。  前言  在企业里,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需要依靠一支强有力的核心团队来完成;制定的制度和流程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同样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核心团队来执行。而核心团队是靠人才组成的。但是,在潮汕民企中人才断层、人才流失是一大致命伤,有不少企业希望通过建设企业的核心团队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而在潮汕民企里,这方面的建设存在很多误区,显得很不科学……  (一)  汕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建厂22年,是粤东地区内衣行业的龙头老大。之所以能成为“老大”,主要在其有“两独”:一独是其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别的企业无法企及的,举个例子,当绝大部分厂家还在争夺有缝内衣市场时,它已率先从意大利进口了无缝内衣针织机(所谓无缝,即一件内衫或内裤是通过无缝针织机纺织而成,没有缝的),建立了自己的纺织车间,织出了自己的无缝布,并交给裁床车间、缝纫车间、后道车间进行制造,形成了一条龙生产;二独是其研发部门的前瞻性,一般都在今年设计好明年的款式,季节一到,第一时间推出,抢占市场,卖第一手价格。服装市场的特点是,购买者以穿上别人没有的新款式为荣,尽管价格会高,但满足了猎奇心。等到跟风者一涌而上时,唯我独有内衣公司早已赚得盆丰钵满了。  从上面的“两独”可以看出,汕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的优势在于其具有技术创新意识,比如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还具有超前的研发策略,最关键还在于它具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研发人才优势。照理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应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然而唯我独有内衣公司的老板却忧心忡忡地向笔者谈起了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值近几年来一直徘徊在以前的水平,甚至略有下降。而近几年随着原材料不断上涨和工资福利不断增长,带来各种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率下降了,利润减少了。根源在哪里?老板说认为,在出现强劲的企业竞争对手并大有超越之势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以及大多数人却仍沉醉于历史的如日中天喜悦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总是成绩谈得多,问题谈得少,提及的问题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触及,从上到下存在一种“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二、工作效率低下,很多人安于现状,悠闲混日子。举个典型例子,有的人一天8小时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1个小时喝“功夫茶”,2个小时上“网上电影院”,2个小时“种菜”,玩累了才干点业务。而一旦有任务要赶进度时,大家都“以手头工作很多,安排不下去”作为推托,领导只能找听话一点的人去干。一句话,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追求上进者的积极性。  三、最让人担心的是,老板舍得支付高薪挖人和留人,但总感觉到没有留住核心人物的心,整个核心缺乏团队精神,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紧迫感。尽管公司一直在努力地建设核心团队,但总没有达到意想的效果,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整支团队显得越来越没有凝聚力跟战斗力。导致老板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放心不下,不敢放手。  (二)  于是,在汕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老板的邀请下,笔者带领鸿雁达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专家团进入企业,项目目的是打造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和薪酬分配系统。专家团对汕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进行调研后,诊断大致如下:  第一,虽然该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但重视管理的意识较其他企业超前,目前公司已基本从典型的潮汕民企普遍存在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转型为公司化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1、整个管理层除了个别部门的负责人是家庭成员外,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职业经理人;2、公司已制定有一整套较成型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表单系统总的来说是可行的;3、公司正在实行一套由广州某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绩效考核制度。  第二,该企业虽然清楚核心团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建设着自己的核心团队,但因为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其建设不科学,具体表现在:  1、在规范化管理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就在公司推行部门经理绩效考核制度,其目的虽然是为了调动核心团队的积极性,但效果不明显,还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举个例子:  部门经理绩效考核制度其中有这一规定:生产部每月如能提前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每提前一天并进行机器保养时,给予生产经理、计划经理、物控经理、各车间主任多少的绩效奖金,提前越多天累进增加越多。然而自该规定实施以来,能拿到绩效奖金的月份微乎其微。久而久之,生产部的经理、主任们都对这一制度持不信任态度,认为这是公司画在天上的一个馅饼,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反而降低了公司制度的严肃性。  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岗位职责规定中对各个职位的职责定义非常模糊:如,生产计划究竟由谁进行制订?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经理负责还是车间主任负责?如果是车间主任负责,当车间主任解决不了时该找谁?怎样找?通过什么流程和表单来反映?又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紧缺情况应该由谁来负责反馈,谁来负责跟踪?再如,生产计划制订出来后,究竟应该传递给哪几个部门?物控部在材料到位情况出现异常时应如何反馈,反馈给哪些部门?  当这些职责不清晰时,就会让大家都有点“无头苍蝇”的感觉,出现了很多“工作重叠”的现象——生产经理做了计划,计划经理再做一次;车间主管将缺料情况汇报给生产经理后,又要再汇报给物控经理。或者出现很多“工作空白”的情况——生产计划单出来了,没有人传递到下面几个生产部门;生产日报表统计出来后,不知由谁来传递给生产经理及计划经理。种种的情况导致了工作效率很低,甚至出现了很多推诿、埋怨的现象。所以,生产部及其他部门的核心管理人员拿不到绩效奖金就情有可原了,公司推行部门经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2、过份依赖高薪挖人和高薪留人,没想到反而产生大量攀比现象,从而影响了核心团队的建设。举个例子:  该公司的员工手册中有关薪酬及福利制度中有这样的规定: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有违反下列规定者给予开除:员工之间相互谈论他人或自己的薪酬者;打探他人薪酬者;将自己薪酬泄露给他人者。  员工开玩笑说:这条规定有点像出自国民党时代军统戴笠局长之口。  该公司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呢?  原来公司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核心团队的建设,高薪从同行企业中挖过来许多管理人才,他们的工资都大大地高出原有人员的工资。虽然薪酬保密制度如此严格,但还是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出去。尽管大家迫于制度的规定不敢公开议论,然而,不满的情绪很普遍,核心人物之间的攀比现象严重。而那些领着高薪的人也并没有满足,还揣度着其他企业同行的工资是否比他们高。所以该公司管理人员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的人不少,应付工作的人也不少,出现了老板前面所担忧的吃大锅饭的现象。  (三)  根据汕头唯我独有内衣公司的厂情,专家团在打造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同时,着手建立其核心团队,主要进行的工作大致如下:  一、在该企业原有的基础上,对其组织架构的设置进行了理顺,实行了总经理——部门经理两级制的架构,即原来的大部撤销,由部门经理直接向总经理负责,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大胆启用一批有上进心、素质高的新人,重点培养部门经理一级的核心人才,以此形成企业的核心团队;  二、明确规定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优化原有的业务流程和作业表单,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职能部门负责制;  三、形成企业的制约体系:指企业部门之间的制约、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制约、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制约、工序与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它是企业内部一种横向管理。如:计划物控管理部门对生产车间的制约、品质管理部门对生产车间的制约、业务部门对计划物控管理部门的制约、计划物控管理部门对采购/仓库等部门的制约、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管理部门的制约、财务管理部门对各管理部门的制约等等;  四、形成企业的责任体系:指企业内部一种责任机制。即企业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有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对其最终负责。责任人的收入要与之挂钩,要承担责任,接受处罚。其实质是一种“责任文化”;  五、配套出台工资等级及考核晋升制度,部门经理提成奖金加股利激励奖制度(让其享受不用投资当小老板的分红),全员奖(指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及考核评分制度等;  六、建立实效的培训体系,实施职业道德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  经过一年的运作,初见的成效是:  一、随着组织架构的科学设置,职责清晰了,业务流程和作业表单不断完善,部门之间的脱节减少了,效率提高了;  二、随着部门经理提成奖金加股利激励奖制度的推行,核心层人才的主人翁精神显现出来;  三、工资等级及考核晋升制度、全员奖、考核评分制度的推行,激发了绝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基本消失;  四、当年年初制定的“产值比上一年增长10%”的目标实现,最可喜的是在当年材料及工资成本都上升的形势下,当年的纯利润率却仍比上年增长了5%左右。  老板在公司的年夜饭致辞中高兴地说,今年春节我要到国外畅游了,因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已初具雏形了……

时间: 2024-07-31 09:00:04

潮汕民营企业致命伤之十:核心团队建设不科学的相关文章

潮汕民营企业致命伤之三:不重视规避税收风险

文/彭达生 点评 企业要规避税收风险,必须建立健全税收管理系统,而税收管理系统是规范化内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规范内部管理基础上制定一套税收管理流程,使采购.销售.生产.仓库.财务各部门之间不脱节,使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同步相互制约和监控,才能真正规避风险. 笔者在汕头市多家协(商)会举办的"潮汕民营企业如何规避税收风险"的讲座中,其中有一个提问是:你知道税收风险是如何造成的吗?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回答.笔者以下面几个案例来说明:不重视规避税收风险是如何造成企业倒闭或税收成本增加的--

企业的网络营销团队建设该如何进行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本人发现,大多数企业在对网络营销团队建设时,稍有些偏差;毕竟这一拔人要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进行实战型销售)是需要企业精心对待,甚至花个两年以上功夫进行重点投入的. 首先,网络营销推广团队建设不是从企业销售部等各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就能组建的,也不是招几个美工几个学计算机出身的人再找个销售精英就能拼凑起来的.一个强有力的网络营销团队应有很强的策划.营销.推广能力,甚至完全可以独立运行完成销售任务. 我们要建设一个团队,首先,我们要考虑这支

叫苏宁的店铺坐上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头把交椅

1990年一个冷冷的冬日,一家占地200平方米的空调专营店在南京宁海路开业了.23年之后,这家名叫苏宁的"店铺"坐上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头把交椅,2327亿的总营收超过了联想和华为. 1998年, 孙为民 辞去南京理工大学的教职加盟苏宁,成为张近东的助手,那年他35岁.从2004年夏天苏宁登陆深交所到如今,孙为民一直担任苏宁副董事长. 15年间,孙为民参与了苏宁三个十年的两次转型,并见证苏宁从一家中小企业发展为大企业的历程.孙为民说,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指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创业精神

广发证券总裁林治海:投行核心在于团队建设

林治海透露,投行将被定位为广发证券的业务核心,它一定是各项业务的源头 扎根于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广州,广发证券及其子公司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一向低调务实.近几年,广发证券成功从中间位置跻身投行第一梯队. 9月18日傍晚,深圳丽思卡尔顿27楼.广发证券总裁林治海,接受理财周报记者1个多小时的专访. "投行的核心是团队建设.我再三叮嘱分管投行的副总裁欧阳西,一定要把投行团队带好.团队建设好了,业绩一定会稳定."林治海曾是广发投行核心人物,一手将这项业务带领到国内前列. 投行团队建设促业

如何助力中小民营企业成长? 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

南京现有中小企业2万多家,其生产总值占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不过,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发展融资难.市场开拓难.生产经营难等问题. 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唐根胜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力度"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之一.最近,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就该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办,先后视察了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并听取了有关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 "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营企业,进入美国市场6年来连续遭遇5场恶意诉讼

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伍胜2003年收购了一家针对美国市场的中国制造商,于2004年1月1日正式成立公司,随即进入美国市场.然而,此后六年,他接连面对了5场诉讼,让他的企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和时间成本."我们来美国不是来打官司的,我们是来做生意的.这好比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随意抓一个人说他是小偷,让这个人花大价钱去证明自己不是,结论仅是向你说句对不起,没有一个人对我们进行任何的赔偿,这很不公平."今年3月,陈伍胜在中国国际商会的一次见面会上,再次向前美国首席贸易代表,现为美国Wilm

民营企业瞄准海外上市背后风投推手终成正果

上市,这个资本市场的通俗概念,正成为国内创业者们演绎创富传奇的经典路径:与此同时,众多的海外证券交易所也纷纷抢滩中国内地,与国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争抢这一千载难逢的资本市场商机.这场由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碧桂园和中国首富杨惠妍.SOHO和潘石屹夫妇.复星国际和郭广昌.巨人网络和史玉柱及其创业伙伴们.阿里巴巴和马云及其创业伙伴们--这些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谱写的经典创富故事和打造的新鲜创富人物,在他们千差万别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故事背后,有着绝对相同的创

新董事会班底引入了华为公司原经营管理核心团队成员

一个普通星期六的早晨,华为公司高管从全球各地云集深圳,参加新一届董事会.会上选举通过了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此前曾被流言中伤的孙亚芳继续留任董事长,副董事长为任正非.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另外还有常务董事徐文伟等若干人,而原董事会成员.华为老人纪平.费敏退出董事会.据华为人士透露,新董事会人选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在公司内部征集意见,并进行选举工作.新董事会班底引入了华为公司原经营管理核心团队成员(EMT),强化了董事会与公司业务的交流,例如原来EMT主管战略与市场的徐直军.主管销售与服务的胡厚崑.

冯仑: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

中国民营企业要突破增长极限,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贞操,不争论,不讨论,不要想太舒服,可以适当降低增长速度和效率. █文/冯 仑,万通集团董事长 100多年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长不大,活不长,生命周期无法突破15年这个坎.直到今天,这个周期率才被万科.联想.万通等企业打破,这些企业每多活一天,都多创造一天民营企业的历史. 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究竟是哪一些东西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停下来,限制了我们的脚步?换句话说,什么是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怎么打破这个极限? 就我看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或者说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