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际板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蒋健蓉 于旭辉 2009年4月29日,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
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随后,上海市政府在对外发布的《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意见》中表示,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证所上市,推进红筹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可以说,国际板建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国际板的内涵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 国际板是指境外公司股票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本币计价交易形成的市场板块。从各国证券交易所吸引境外企业上市的做法来看,通常在上市规则中设立专门的章节或者制定单独的规则,这些规则体系在保持与本土公司上市要求基本一致的同时,也体现对境外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由此,这些境外上市公司就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通称“国标板”。 国际板的独立性是相对于A股与B股市场上市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而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这些公司包括主要资产、业务和人员均在境内的红筹股公司和外国上市公司。 要设立国际板,就是要吸引优秀的外国企业到我国境内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挂牌交易,推进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建设。一个成功的国际板市场应该是一个能够汇聚大批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蓝筹股票的交易市场,并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板对我国经济发展 有积极推动作用 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金融的竞争。中国拥有与美国、英国一样的金融主导力,必须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建设一个封闭的本土股票市场,必须本着开放与国际化的思路,吸引优秀的境外企业到境内上市。建设一个与中国经济实力、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化证券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改善我国投资结构 过高的储蓄率、较低的民间投资率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连创新高,中国储蓄率长期保持高位,已成为一个流动性过剩的资本大国。推出国际板将为中国资本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开辟新的投资空间,是将国内过剩流动性转变为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股权投资,将经济增长中积累的庞大财富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特别是矿产资源、技术、品牌,以及世界级企业的股权,推动中国由生产大国、储蓄大国转变为投资大国,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 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本次经济危机让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大幅缩水的压力,让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意识到了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弊端,也坚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启动,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资本输出,让人民币走出国门。国际板的设立,可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通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运转可以带动本国货币的国际交易和国际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从境内募集到的人民币若要投资境外业务,则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这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确保国际收支整体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增长。 有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日益深入的情况下,封闭的金融市场要么低效率运行,要么极度脆弱。金融封闭换来的安全,是牺牲经济发展、金融繁荣的低层次安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市场结构、投资者行为,还是估值模式,与国际市场都存在很大差异。长远来看,这一差异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通过建设国际板市场,引入国际标准,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步、主动、可控、有序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否则,最终的接轨很可能只能通过外部冲击和危机动荡的方式来被动实现。 有利于加大外资来华投资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但随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以及一些国家吸引外资能力的提升,中国吸引外资面临压力;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量明显减少,外商投资的减少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国际板,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一方面可以为外商企业提供规模扩张所需的资金,降低外汇汇兑风险,吸引外资流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不断流入的外商投资造成的国际收支压力。同时,国际板在吸引境外优质企业上市的同时,还将吸引全球主要的金融机构云集上海证券市场,通过进一步扩大QFII规模和投资范围,推动国际投资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设立国际板是推进我国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步骤 有利于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创立国际板市场,将我国的证券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在市场运作机制、市场监管方式、市场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乃至看齐,以国际一流的标准和最佳做法来示范、影响A股市场,使得我国监管部门、证券公司、中介机构、公司股东等逐渐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国际惯例等,以此来促进境内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国际板建设有利于A股市场从新兴加转轨市场向成熟市场迈进,有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功能 首先,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初见成效,一级市场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估值也更加合理。通过国际板引进大型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交易,能够有效扩大蓝筹市场规模,降低市盈率高估的风险。其次,在国际板引入境内市场稀缺的股票类型,将有利于完善境内A股市场行业结构,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二级市场估值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改善市场定价效率,提升市场深度,抑制境内外企业以高市盈率“圈钱”的行为。最后,通过对国际规范以及先进投资理念的引进,境内投资者投资理念将得以优化,最终强化证券市场自身的融资及资源配置功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 有利于提升境内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境外优秀企业在境内上市交易,将为境内企业提供强烈的示范效应,为境内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近距离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机会。首先,外资企业上市前,可能涉及并购重组等,会有部分境内企业参与进来,从而可以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外资企业上市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披露公司信息,将为境内企业提供学习机会。这将最终促进境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最后,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将和境内企业一起追逐资本、优质资源等,给境内企业带来压力,使竞争激烈化。这将促使境内企业更加致力于提升自身竞争力。 有利于增加投资品种 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连创新高,储蓄率长期保持高位,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迅速增长。但受制于外汇管制,我国本土投资者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资产。引入国际板将为本土投资者提供全新的投资品种。国际板将通过对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质量和盈利能力提出较高的标准,引入一流蓝筹股公司,让境内投资者参与分享世界级大公司增长的机会。建设国际板可以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成本更低、风险更易控制的国际投资工具,为基金提供更多产品标的,便于基金推出新的产品。 国际板对上海国际 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有利于交易所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场所。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已成为我国的主板核心,但离国际化的交易所还有一定的差距。综观国际金融中心,股票市场国际化对于其交易所乃至整个金融中心的发展至关重要。伦敦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之所以执全球证券市场之牛耳,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发达的国际公司股票市场。反观日本,尽管依托本土经济发展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股票市场,但国际化发展缺失,在很长时期内严重制约了日本股票市场的发展。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证券交易所中,只有上海与孟买证券交易所没有境外上市公司。上交所要跻身世界一流交易所的行列,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力量,必须建设自己的国际板市场。 有利于加快金融集聚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在已经成为境内金融中心的情况下,未来上海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各种国际金融资源在上海的集聚。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建设国际板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一批具备全球影响的境外企业到上交所上市,必将吸引国际资金、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向上海集聚,也必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各个环节向国际标准靠拢,从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向前跨出一大步。 有利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以及内地庞大市场的发展,境外公司对于在境内上市有着强烈需求。大多数世界级企业在产品、技术、人力等各方面都已很深入地卷入
中国市场,进一步产生了在中国上市的需求。这些为我国的证券公司以及金融市场中的中介拓展业务带了巨大的机遇。 此外,通过与境外优秀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境内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将逐渐积累丰富的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向国际同行看齐;同时,随着国际板的建设,大量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同行将集聚上海,同境内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将进一步刺激境内金融服务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因此,国际板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境内证券公司的业务水平、规范化运作,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对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 设立国际板的条件 我国已经具备了推出国际板的宏观经济和市场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经济长期平稳高速地增长,为世界所瞩目,2009年中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三位,2010年有望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了推出国际板的宏观经济基础。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看,也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就成交金额而言,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已超过东京证交所,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股票市场。因此,无论从市值还是交易量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均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前茅,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交易市场之一。在制度建设方面,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消除了阻碍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了推出国际板的市场基础。 境外公司对国际板上市有巨大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外国公司对在我国境内交易所上市有着强烈需求,这为我国设立国际板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全方位融入了全球市场,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对境外企业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大多数世界级企业在产品、技术、人力等各方面都已深入中国市场,这进一步产生了在中国上市的需求。一般而言,企业跨境上市的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客户群体,增强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中国设立国际板的一个其他很多国家无法模拟的优势就是有着庞大的境内市场。二是满足融资需求。随着在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一些国际企业通过在华上市融资支持本地的生产经营会更加便利。 我国有巨大的投资需求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连创新高,中国储蓄率长期保持高位,居民储蓄额庞大,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和提高财产性收入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是银行储蓄,对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有很大需求,而由于外汇管制,目前股票资产主要以境内股票为主,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资产。因此,境外蓝筹股公司实现在境内的上市,必定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国际板的推出存在坚实的投资者基础。 中介机构已经初步具备了从事国际业务的经验 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产品将更加丰富,这将进一步支撑本土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本土证券市场承接力的不断增强,本土证券公司参与承销了一批大型公司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以及大型H 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并已有不少证券公司在香港等地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在此过程中,境内证券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资本市场经验,正在向国际同行看齐。因此,从中介机构来看,近年来的市场快速发展壮大了本土证券公司的实力,完全有能力为境外企业提供投行服务。 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从基础设施来看,境内拥有先进的交易、登记结算、信息等技术系统,可以满足国际板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积极借鉴发达证券市场发展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形成了一套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效率较高的市场运作系统。从清算系统来看,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也建立了安全、高效、规范、统一的证券登记结算体系,清算交易系统达到国际一流标准。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体系与机构设置较为完善,监管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通过对同时在上海交易所以及香港交易所、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等地上市公司的监管实践,国际监管合作和跨境监管工作初见成效,司法机关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司法遏制效果也初步显现。 因此,无论是从宏观经济和市场基础、市场需求、投资者规模、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市场基础设施还是监管能力来看,中国资本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板市场的条件。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和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具体体现,设立国际板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 刘 钊)
设立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时间: 2024-10-24 19:25:36
设立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的相关文章
上交所研究中心:国际板一两年内推出没问题
□本报记者 蔡宗琦 上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胡汝银表示,目前国际板正在紧密准备之中,暂时还没有时间表,待条件成熟之后方会推出,但他表示,"个人预计一两年之内推出没问题". 对于推出国际板的时机,胡汝银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应包括相关规则成熟.市场认可和监管层认可. 他认为,推出国际板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六大新机遇:将为市场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产生新的市场供给,形成新的市场发展基础和世界性.无国界市场发展空间:帮助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深,促进中国制造转化成中
国际板启动缓疾之辩
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 意见>发布,明确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随后,上海对外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表示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交所上市,一时热评如潮. 2009年10月份以后,继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设立以后,开设国际板的话题再次升温. 中国创业板的设立历经十年磨一剑,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从
国际板降温:目前明显缺乏良好窗口期
国际板的推出需要市场的配合,目前很明显缺乏良好的窗口期 陆媛 国际板一词出现于公众视野的频率少了,这与证监会高官今年5月份密集造势宣布"国际板快了"的热度相比,不可不谓降温. 国际板由"急行军"转入了"潜伏期"? 态度正在微妙变化着.记者在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有以下几点可以提出来讨论. 当前在监管部门,国际板一事已经暂时不怎么提了.今年上半年,国际板的筹备工作达到高潮:在内,相关部门的准备工作和国际机构会议连轴运转:在外,多位高官尤其在陆家嘴金融
上海喊话国际板证监会称时间待定
苏江 近日,已经酝酿了数年的国际板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数天前,上海市市长韩正为一直处于备战状态的上交所呐喊助威,其在近日出席的上海"两会"闭幕的记者招待会上则表示,"现在是推出国际板很好的时机":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也表示国际板"今年应该推出". 按照上交所的规划,近期战略目标囊括的时间为2011-2013年,而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则分别指2014-2016年和2017-2020年两个时间段. 据介绍,上交所将大力推进国际板市场建设,配合监
贺强:B股可以与国际板合并
李晓晔 蒋飞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正在筹备中的国际板市场应以优秀的跨国企业为基础,适当引入部分红筹公司:国际板以美元计价,充当外汇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贺强表示,通过建立国际板,引进境外优质企业上市,不仅可以使境内投资者分享境外公司创造的利润,而且可以引入境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此外,在并购方面,国际板有利于中国投资者参与国际资源的整合,使境内企业更加顺利.方便地参与国际并购.境外企业在国际板上市可以有三种方式:首次发行上市.二次挂牌上市或发行存托
用国际化来营造功能健全的中国资本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 李迅雷 十年,在资本市场发展史中并不算漫长,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却是整个历史的一半还要多.如果你每天都关注这个年轻而新兴的资本市场,总会抱怨发展速度太慢,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太慢,但回首十年,却惊讶地发现,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跨上了新的台阶. ⊙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 李迅雷 十年前的"5·19"行情,虽然暗合了网络经济的崛起,改变的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在过去十年中,共同基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者,基金净值在2007年一度超过3万亿,目前应该也超过2万亿的
中外券商“联姻”国际板当“红娘”
文/ 实习记者 刘虎彪 随着境内国际板渐行渐近,中外券商"联姻"也成为市场热潮.为了能在国际板来临之际,与具有国际经验的大型券商形成竞争,合资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5 月30日,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联合宣布,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无锡正式开业,这是境内首家中英合资证券公司,也是今年在境内开业的首家合资券商.此外,摩根士丹利与华鑫证券.第一创业与摩根大通合资券商随后也将陆续开业. 2011 年初夏,境
国际板勿成圈钱板
吴君强 年后股市的反弹遭遇挫折,上证指数反弹不过300点约10%便裹足不前,2月22日一根近2.6%的大阴线,似乎宣告此次反弹的终结,让冀望春季行情的人们,有些失望. 上证指数徘徊在2500点至3000点已经一年半有余,上不去,也下不来,呈现典型的分析师所称的"箱体震荡"形态,股指离2007年的6124点历史最高峰,仍有3000点的差距,也就是说要想超越历史,当前的股指需要翻倍. 比较一下周边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这个结果令人沮丧,当下美国道琼斯指数已经冲上了12000点的关口,创出近
国际板首单锁定三类企业中移动欲争头筹
酝酿中的A股国际板成了众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数位代表委员昨天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和时机已趋成熟.有政协委员更表示,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能拔得国际板头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说,中国移动已经为回归A股做了充分准备,只等监管部门的相关具体实施办法出台."我们希望能够尽快上市,希望能够成为第一家."他说. 王建宙坦陈,这么多年来,中国移动探讨了很多回归方式,譬如直接在A股市场挂牌等,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不过,回归的进程在去年已取得重大进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