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地球

毫不夸张的说,过去五千年的人类历史,就是我们的地球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今天,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如果在一百年前从卫星轨道上俯瞰地球,我们只会看到16个百万以上人口汇集的地区灯火闪烁,包括上海和北京。现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能够看到45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就是这个日益城市化的世界的经济、政府、文化和技术的中心。  人类在2007年跨过了一个巨大的门槛。在这一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70%。这意味着,每一年地球上都会增加七个纽约。  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过程,我们应当感到骄傲。它体现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城市化也给地球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紧迫感,每一位有识之士都有着深刻的感受。  最近10年中,这种紧迫感来的更为强烈,我相信大家都清楚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全球化。在21世纪之初,一系列问题都可溯源至全球一体化这一宏观趋势: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围绕能源的环境和地缘政治问题;全球食品和药物供应链的脆弱性;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安全问题;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极其后续效应。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在当前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我们是相互联系的,但仅仅相互联系还不够。  世界将继续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小,越来越普遍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有一个趋势已经初显,而且虽然距离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趋势的意义和潜力十分重大: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智慧。  所谓“智慧”,并不只是一个隐喻的说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现象。新的智能正逐步融入世界的具体运作——比如研发、制造、购买和销售实体物品的系统和流程,执行服务的系统和流程,人员流动、货币流通,石油、水、电资源的流动,数十亿人的工作生活,可谓无所不包。  智慧正在融入世界运行之道  首先,我们的世界日益可感知可度量,我们称之为感知化。  60年前研究出来的晶体管,是数字时代的基本构件。当今,人均拥有晶体管数量将近10亿个,每个成本不过千万分之一美分。手机用户超过40亿人,全球生产的RFID标签数量达到300亿个。  这些芯片、
传感器和设备越来越精密,成本却越来越低,因此,我们第一次可以将
它们大规模投入到全球自然和人造系统当中,实现实时感知,推动业务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我们的世界日益互联互通,我们称之为物联化。  很快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达到20亿。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在物联化的世界里,各个系统和物体可以相互“交流”。  计算能力现在正被应用于计算机之外。事实上,计算能力几乎无所不在——任何人、任何物体、任何流程或是任何服务,在任何规模的机构中——都能实现数字感知和网络互联。想象一下一万亿物体相互联系并互可感知的前景——车辆、家电、摄头、道路、管道,甚至应用到医药和畜牧业。再想一下这一切互动所产生的信息量,这将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所有一切都更加智能,我们称之为智能化。  新的计算模式可以控制大量的终端用户设备、传感器、作用器,并将它们联系到强大的后台系统上。再辅之以诸如超级计算机的先进计算能力,以及配合“云计算”的新计算模式,众多数据得以转换成信息。  这些信息又可以被转化为行动,提高系统、流程和基础设施的效率、生产力和反应速度——总而言之,使系统更有智慧。  城市:系统之系统  所有这些变化都会集中在城市中呈现出来。让我们想想当今城市运行的关键系统:  先看看交通。大量的预测表明,不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堵塞会耗费掉GDP的1%到3%。开支已经很高,而且未来还将不断升高。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城市中车辆占有率直线上升。如果这一比率达到国际经合组织国家的水平,也就是75%至90%的车辆占有率,会出现什么情况?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压力?  能源、电力和水资源也是一样。城市排出全球大多数二氧化碳,城市生活用水占到本国生活用水的60%。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领导者如何确保城市中有持续的水资源和能源供给——同时还要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考一下:亚洲城市居民中,超过50%的人喝不上直饮水。  医疗: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医疗体系的财政持续性逐渐到达极限。但是有的城市在提供相通水平的医疗救治时,开支明显小于其他城市。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教育:在发达国家,根据一项国际经合组织调查,1995至2004年间,教育成本上涨了4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成本还很低,但是这一情形不会持续很久。初级教育的公共支出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支出占到国民收入的比例不到6%。未来这一支出将会只增不减。  公共安全:安全是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城市创造工作机会、吸引投资和人才的重要条件。好消息是公共安全不再注定是败局。纽约和其他城市正使用高级数字分析等手段使犯罪率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骤减。  公共服务:高效率的政府服务对于公民和企业都极为重要。据估计,行政管理成本下降25%——比如减少填表的时间,意味着节省的支出相当于1.5%的GDP。  而且,上述的所有问题,教育、安全、医疗、创造具有吸引力的高效商务环境、确保交通工具和行人的顺利流动,等等,已经随着全球经济下滑而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面对挑战,我们也看到希望——新的模式已经出现。这种新模式为各方都带来了新的选择,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可以思考新的应对之道。  首先,我们需要审时度势。全球特别需要关注中国的发展。2010年的世博会和上海应当成为全球城市和国家发展的一剂强心针。  第二,我们应当投资未来。在这样的时刻,踯躅不前就过于短视了,我们不能总是亡羊补牢,应该未雨绸缪。如果您是企业领导,您不能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和精简运营。您需要拥有长远目光,为未来的重大增长机遇做好准备。如果您是政府领导,您必须为未来提前布局。甚至,如果您是一个非政府组织的领导……或是某一地方社区的领导,您也需要思考,正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型全球模式,对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会有何种影响。  全球各国如果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保护主义是退回到过去,而不能走向一个物联化和智能化的未来。城市是全球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保护主义只会给城市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这不是一个关于政治体系或是意识形态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当前所处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将决定如何进行下一步投入,如何建设世界的未来。  这一时刻不会停滞不前,此后将会分出赢家和输家。这里,我们见证了上海正在大力推进达到制胜的战略。  对于我们大家而言,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具备了技术和政治上的潜力,能够将城市变得更有智慧、更加繁荣,从而获得更大发展。  高瞻远瞩的领导者正在铺设智慧之路  显而易见,目光长远的领导者正抓住机遇、采取行动。我们来看看一些正在进行的实践:  能源领域:马耳他是一个岛国,它正在建立全球第一个全国性的智慧电网,同时还能监控本国的水系统。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展开了为期十年的坚强智能电网工程。  金融领域:印度小额信贷银行Grameen Koota采用开源银行平台,以几乎实时的方式精确记录信息,因此能够预测资本需求,扩展小额信贷业务、保险客户数量和其他银行功能;通过上述能力,银行吸纳的低收入客户数量从7万人发展到35万人。  医疗领域:广东中医院建立起智能电子病历系统,融汇中医和西医治疗手段,使得系统可以处理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医疗术语,将不同格式、术语或语言的病历转化成单一标准化病历。由此,医院的各个总部之间、总部和四个分支机构之间,都可以共享复杂的关键信息——提高了病人看护、诊断和治疗水平。下一步,该医院将可以运用深入分析能力,实现全球领域的前沿医疗研究。  交通领域:全球各个城市正大力投入建设智慧的交通。智能交通卡系统使得新加坡陆地交通管理局能够设计出优化的路线和日程,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时将过路费漏缴率降低了80%,并使陆地交通管理局的绩效翻了一番,实现每天车费交易达到2000万次。在中国,IBM在建立起全球铁路创新中心,引入全球行业领袖和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建设智慧的铁路系统。  教育领域:中国教育部启动开源的“蓝天”电子学习平台,这一平台的访问量飞速增加,加快了知识共享的速度。自2006年7月以来,已有超过78万名中国师生使用这一平台。  水资源管理:IBM正帮助日本福冈区水务局,在日本的八个城市为更的多用户提供可用水,并改善水质。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南非正在部署智慧的石油开发、越南和泰国正在进行智慧的食品项目,而中国台湾正在建设智慧的税收系统。  领导力是关键  实现智慧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领导力。对于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管理者和领导力的挑战,我想说四点。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标准。当然,标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们不仅要建立技术标准,还要建立新的全球贸易政策标准、知识产权标准等等。但是,当我们将城市视为“系统之系统”,我们就会意识到标准的问题极为复杂和具体。这里的标准关系到系统中的各个接口。在系统中,接口的兼容性非常关键,并不是把物件堆在一起就能生成系统。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我们需要在交通系统和能源系统之间建立标准化的接口,在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之间建立标准接口,在水利、交通、商贸、公共安全和政府服务等系统之间建立接口。  当然,任何系统的标准化也都有个限度。尤其是一个以人为关键要素的系统,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智慧的城市,就必须提高接口的标准化程度。  其次,不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社会,都必须鼓励更加开放和更加创新,而不是阻碍开放和创新。对于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城市是创新的首要发源地。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刚刚完成了一项优秀的研究,揭示了城市对于新型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证明了城市是人类经验和创造力的熔炉。  事实上,未来城市设计的真正着眼点就在于释放人类的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做到这一点:开放协作,技能开发,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等等。  第三,建设智慧城市,会对一些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伦敦、芝加哥、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等地的摄像头,使得警方和其他应急反应部门更快更精确的获得报警信息,从而挽救生命。但是有的市民表达了不安情绪。谁掌握所有这些数据?他们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我能信任他们吗?数据安全吗?还有其他类似的安全顾虑。现在,很多公司和政府都为智慧基础设施带来的竞争力,以及经济与环境发展优势感到欢欣鼓舞——智慧的基础设施包括智慧的电网、智慧的铁路、智慧的排水系统、智慧的建筑等。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度和可靠性就像一个网络页面那样脆弱?  这些重要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所有相关方进行认真思考。我们需要建立的不只是技术和业务系统。我们必须建立起能够代表各个方面的社会结构。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协作。  这不仅仅是类似于公私部门协作的一套方案。这套方案具有多个方向、多个相关方面,并且是真正全球化的。我刚才提到的这些系统,没有一个是单一实体或决策方的责任。他们都涉及到业界、政府和社区,涉及整个社会。这就需要新的协作模式。比如,IBM、沈阳市和东北大学携手合作,建立起一个“联合实验室”——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用于开发技术解决方案,让城市实现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碳排放,并为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创建健康的环境。  最后,对于协作的紧迫需求还在于建立新型领导力。  我们对于领导力的传统看法是,领导者应当具有超人般的远见和意志,领导者应当能够预见未来,对于前景和危险指挥若定,追随者心悦诚服或备受鼓舞。而当前的现实却错综复杂,世界是建立在各个系统之上的一整套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领导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  更多情况下,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需要关注这些多层次生态系统所传达的信息。领导者将更多地以施加影响来进行管理。在如此动态和复杂的环境下,领导者必须了解现实,引导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具有包容性、协作性和透明度的管理体系架构。  共建智慧的地球  城市化可以说是地球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发展之一,这一发展如此重大,以至于“从太空就能看见”。这些明亮的城市之光,为我们塑造世界的运行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闪亮的前景。  我,作为人类的一员,感到充满希望,认为我们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最重要的是,发生真正变革的关键和前提条件现在都已经具备:人们希望变革。不论是在董事会,在内阁办公室,还是在餐厅饭桌前,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渴求全新的方式。  然而,这一充满机遇的时刻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回首以往,当变革的机遇稍纵即逝,当一切回归“常态”——我们难道不是空留感叹,希望自己当初再大胆一点、再主动一点、再迅速一点、再走远一点?  出现断层的时代,对于具有勇气和远见的人来说,是机遇期。请记住,在未来几年中,在这个舞台上,高下将见端倪,某些公司、行业和城市将脱颖而出。在这个舞台上,也将涌现一批领导人物。成功之道不是在风暴中幸存,而是改变游戏的规则。  很明确的一点是,世界将继续变的更小、更平、更智慧。我们正在进入全球整合的时代,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智慧的经济、智慧的社会和智慧的地球的时代。如果我们抓住机遇,迅速行动,我们也就抓住了对未来的承诺。行动的时机就在当下。行动的地点就在我们的城市。行动的方式就是协作。  让我们一起努力。

时间: 2024-10-23 06:36:09

物联网: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地球的相关文章

数据:构建智慧地球三大元素(图) - 新闻中心

[赛迪网讯]3月12日,IBM召开2013大数据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0527.html">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其在大数据领域无可比拟行业优势:从业界独一无二的大数据平台到全球顶级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从大数据战略发放到大数据落地解决方案,从针对企业的大数据战略咨询到IBM在全球及中国市场不同行业的大数据实践,是一次IBM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大数据实力的集中体现.大会重点解析了IBM近期与牛津大学共同的大数据研究成果:白皮书<

IBM“智慧地球”是个阴谋?

杨阳 庞丽静 6月2日,是IBM"智慧城市"在上海举办高峰论坛的日子,IBM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明盛(SamuelPalmisano)以及IBM大中华区的大部分高管将悉数到场. "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的六大推广领域之一. 此间,关于IBM"智慧地球"一系列解决方案将可能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阴谋论"却在流传. 这样的担心起源于4月9日2010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一席话:要大

[文档]物联网、云计算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

物联网.云计算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 汪芳 张云勇 房秉毅 徐雷 魏进武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构建智慧.协同的城市信息系统.文章首先定义智慧城市及其关键能力,分析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而提出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给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及其各层的功能技术架构,最后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发展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 物联网 云计算 temp_12052208118973.pdf

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了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PPP)模式,从已有.新建和改扩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三种类型,给出了构建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三条路径,并就监管.风险分担和合作伙伴选择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内容和特殊经济属性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的各类市政设施,如道路及给排水管网.燃气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中充分运用信息化和网络手段,以实现城

智慧物联网 让城市感知和体验更美好

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发展趋势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在不断提升:为使城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正在努力使真实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之间信息通畅,使信息易于感知,老百姓体验友好.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信息障碍,推进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网络强国战略指出,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利用网络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城市

物联网技术服务民生,“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模样?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的政府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这无疑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天津市也提出到2015年,构建起一个以"智能.融合.惠民.安全"为目标的"智慧天津".那么"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智慧城市·现状 物联网技术服务民生 目前,天津正在积极探索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交通体系.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

构建智慧城市的五个关键点

智慧城市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致力重点,是让城市更宜居更美好更惠民更利民的关键之举,必须紧扣惠民利民的核心所在,给群众带来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务实为民导向.一方面要突出宏观导向,就是一个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其理念.原则.方法和重点任务等,都必须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以人为本.为民谋利:另一方面要突出微观导向,就是善于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从最急迫.最现实的事情抓起,让所做的工作立竿见影,既解得了"近渴",也服务于"远需". 发挥管理

长虹“转型进行时”系列报道:构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近日,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展)盛大开幕.在长虹展区,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的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的一系列智能终端.内容.服务和产品吸引了国际友人的参观驻足. 近三年来,长虹公司在智能化转型步伐中资源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推出了CHiQ系列智能家电,在"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服务模式下,智慧物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服务已全面展开,同时,智慧城市项目也正快速扩张. 顺应时代发展,建设智慧城市 随着互联网普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逐步趋于成熟.智慧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愿景.

物联网、ICT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

为促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8月16日-19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四川省电子学会承办的物联网.ICT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届时,来自全国物联网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将聚首蓉城,共谋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计. 据悉,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是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温家宝总理由此提出"感知中国"战略,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ICT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海量运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