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一个新型“枢纽港”——“大数据时代的上海机遇”

“大数据(BigData)”,从一个海外生词变成了国内热词。其中,两个大数据经典案例被津津乐道:其一,谷歌公司利用海量搜索数据,成功预测2013年美国流感暴发;其二,微软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对新一届奥斯卡金像奖作出“预言”,结果除“最佳导演”外,其余13项大奖全部命中。一时间,人们对各类大数据应用畅想纷纷,那么身处大数据时代的上海,可以有何作为?

数据富矿:沉睡还是说话

信息爆炸时代,“数据矿藏”已极其富饶,问题是让它们永远沉睡、还是开口说话——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加工获取大价值。

上海30多家三甲医院已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市级健康信息网上的市民健康档案,记载数据多达数十亿条。这些数据够大,但应用还不够大。深度解读这些数据,可从中反馈新药疗效,指导医生行为,还可向医疗或商业保险提供量化依据等。同在卫生领域,谷歌等IT巨头正是根据网民搜索医院、药品等的数据信息,找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大数据的边界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行业的“数据圈”。当股民盯着屏幕上的红绿数字,当机构观察着资金流向与流量,华尔街的资本大鳄已经运用超级计算机,实时分析着全球数亿微博用户的留言,抓取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评判,用以决定某些股票的买入卖出,全年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多个百分点的收益。这就是基于市场情绪与投资心态的“金融舆情决策投资”。

联合国2012政务白皮书提出,希望各国各地区都用好大数据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数据中心:转型“头脑经济”

大数据是一座可再生的金矿。按照“四个中心”建设战略,上海本身就是经济、贸易、金融、航运等领域海量数据的集散地,具备得天独厚的大数据优势。汇聚数据大流,可成为数据中心。

据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助理院长何朔介绍,“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枢纽位置,拥有全面、海量的银行卡支付数据,“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对银联来说,他们以持卡人、商户、合作机构作为大数据客体,去构建合适的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从中获取隐藏在交易数据背后的价值,探索和掌握持卡消费、投资规律。在大数据产业链的前端,上海基础良好。早在1996年,上海便提出建设国际信息港战略。如今,上海信息化水平国内领先,光纤到户覆盖能力、无线局域网覆盖密度、城域网出口带宽均为全国第一,有条件发展为吞吐大数据的“枢纽港”。

而大数据产业链的更大“增值”阶段可能是后端——从数据传送或存储中分析出价值。大数据是一种基于智力的信息服务,占用实体资源少、产生附加值高,属于“头脑经济”。市经济信息化委专家认为,这不仅是上海希望发展的服务业,也符合上海产业优化升级、向高端转型的趋势。目前,沪上第三产业增速最大的板块就是信息服务业,现有规模以上的信息服务企业约4600家,从业人员达40.8万人,发展大数据产业关键是集聚相关创新人才,包括为大数据研发模型和算法的应用数学家、软件工程师等。

大数据,正成为上海信息服务业乃至服务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增长点。如,大数据将为上海着力推进的云产业提供极为丰富的“内容”。上海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延炯透露,其大数据业务现已覆盖大型商业银行、券商、保险、电信运营商、电力系统等,主要面向央企大客户。这些客户普遍拥有数百个IT系统,每天产生的数据堪称海量。“不同于常见的事前或事后分析,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业务场景,必须实现高速运算、事中分析。”

一批沪上企业已开始像普元那样分包数据业务,在大数据价值链上掘金。根据新近出台的《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2015年)“云计算”专项实施方案》,3年后,申城云计算产业规模预计迅速通过1000亿元大关,其中大数据的贡献度值得预期。

数据流通:“1+1”大于3

大数据仿佛一面大蛛网。上海勾画“大数据枢纽”蓝图,除了蛛网上收放数据的“辐射线”,还少不了沟通数据的“同心圆”。专家建言,让大数据流动起来,尤其是跨界流动,能产生“1+1”大于2、甚至大于3的效益。

在上海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清看来,大数据不同于海量化的“数据仓库”及其数据挖掘技术,它的“大”更是指数据分析的广泛和深入。通过将不同范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仓库”加以综合,从中获得单个“数据仓库”无法获知的新信息,才能发现新价值,带来新机会,这才是大数据概念的革命性所在。“比如气象、保险部门的数据结合起来,可高效率地研究防灾减灾;运用信用卡刷卡数据结合抽样调查,能更快捷、更精确测得CPI指数。”

发展大数据必须把大数据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全面升级数据管理方式。一名院士曾受邀为某地智能交通做咨询,但他发现,这座城市涉及交通的“有关部门”超过10个,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但这些数据信息只存在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中,与邻近业务系统缺乏共通联动。有关主管部门人士认为,上海各委办包括各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已具有相当深度,应逐步合纵连横、相互打通,让“大数据流”左右逢源,提升其含金量。

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唐全荣说,对于上海,交通信息智能应用正是非常好的大数据突破机会,比如发改委支持平台建设,科委支持算法研究,经信委推动产业化应用,由政府立项、企业投标,可在一定区域内先做示范,再行全市推广。“若使上海交通顺畅度提升20%,便是一个大数据成功案例。”

(责任编辑:蒙遗善)

时间: 2024-11-02 13:35:26

再建一个新型“枢纽港”——“大数据时代的上海机遇”的相关文章

国产新型数据库: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机遇

文章讲的是国产新型数据库: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机遇,三十年数据库的发展和形成的以Oracle.IBM.Microsoft等为代表的强势垄断格局,使得传统国产数据库不仅生不逢时,加上技术上采取跟随战略.在事务处理领域顽强拼杀,虽然产品不断进步.市场应用也不断取得单点突破,但大多处于非核心应用.尽管政府给予了持续的大力支持,但在垄断壁垒和开源软件左右夹击下,除了政策性市场之外,很难取得规模化突破,尚未形成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和政府支持的双赢局面.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数据库在处理百TB以上.特别是PB

新产业倒逼新环境 ——“大数据时代的上海机遇”

从大数据产业掘金,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最近,不少政府委办.高校,纷纷研讨"大数据产业",希望加快产业推进步伐.但在一片热闹声中,我们是否意识到,大数据产业之"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它将深刻影响产业链和社会运行模式,倒逼我们营造适应新产业的新环境. 培养"数据科学家"正当时 据统计,当今世界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产生出相当于16.8亿张DVD容量的数据:产生2940亿封电子邮件,相当于全美国在2年中产生的纸质邮件.人类至今获得的全部数据,

大数据时代带来哪些机遇?

文章讲的是大数据时代带来哪些机遇,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核安全局实现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的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多次强调要按照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要求,着力研究,做好顶层设计,逐步推进. 然而,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任何一种监管或治理都不再是单方面的政府治理."大数据将不仅是技术或生产力,它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塑",将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利用大数据加快核安全

切实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新机遇新变革

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的大数据,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又一关键资源.在新的数字世界当中,数据成为最宝贵的生产要素,顺应趋势.积极谋变的国家和企业将乘势崛起,成为新的领军者:无动于衷.墨守成规的组织将逐渐被边缘化,失去竞争的活力和动力.对于进入新常态的我国而言,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将越来越突出.唯有把握机遇,顺应形势,按照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构建完善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链,才能

大数据时代的投资机遇有哪些

根据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互联网数据年增长超过50%,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美国人把海量信息数据称为大数据,围绕着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检索.数据分类.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海量信息数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看到一篇文章,大数据分析师或是最具发展潜力职业之一,在美国大数据分析师平均年薪超过17万美元,并成为近五年最热门职业之一.大数据时代到来了,又有哪些投资机遇呢? 从 企业分析,一个企业有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生产部门.人力部门.物流部门等,互联网让企业的产品信息从线下搬到线上,从企业内部来说,所

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投资机遇和挑战

2013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于4月7日在京举办,云基地执行董事秦捷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会议,并做<风险资本的投资机遇和挑战>主题演讲.他在会上阐述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会.挑战及问题,以及并解释Gartner's Hype Cycle 与风险投资的关系. 互联网化:资源集中和云服务 互联网的存在促使数据量急剧增大,在大数据量的基础上产生云计算,所以秦捷认为云计算革命在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他表示大数据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四个: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存储.带宽.网络接入的增长. 为什么大型互联

大数据时代的河南机遇

河南省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举办了一场云计算大数据发展论坛,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安阳市副市长田海涛.华为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部首席大数据顾问田向东.IBM中国开放工程技术院院长田忠等专家在论坛上发表的观点,对我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很有借鉴意义.田忠认为,今天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服务业,都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发现和使用. 河南省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举办了一场云计算大数据发展论坛,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安阳市副市长田海涛.华为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部首席大数据顾问田向东.IB

2016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大数据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0月09日 北京消息:十一假期前,一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在京闭幕.本届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大数据>杂志.数创汇承办的大会,以"数聚新动能.数创大未来"为题,共同探讨了大数据的发展态势,以及技术如何与行业紧密融合. 以下为嘉宾精彩观点整理: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国GDP不能靠房产,数据资产是条路子 因为大数据产业的绿色.高效.门槛相对也比较低,所以是最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但要想发展一个数据企业的话,实际上有三

大数据时代的上海商业新模式

当前,对商业的定义是全新的大商业,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分享."互联网+"的强强联手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新一轮的商业变革在不断创新.突破乃至颠覆中进行.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王志刚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和谐商业企业和上海商业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上表示. 在本届会议上,王志刚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一届上海市和谐商业企业的决定>和<关于表彰第十四届上海商业优秀企业家的决定>.上海联华超市.上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等14家企业荣获"第十一届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