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BigData)”,从一个海外生词变成了国内热词。其中,两个大数据经典案例被津津乐道:其一,谷歌公司利用海量搜索数据,成功预测2013年美国流感暴发;其二,微软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对新一届奥斯卡金像奖作出“预言”,结果除“最佳导演”外,其余13项大奖全部命中。一时间,人们对各类大数据应用畅想纷纷,那么身处大数据时代的上海,可以有何作为?
数据富矿:沉睡还是说话
信息爆炸时代,“数据矿藏”已极其富饶,问题是让它们永远沉睡、还是开口说话——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加工获取大价值。
上海30多家三甲医院已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市级健康信息网上的市民健康档案,记载数据多达数十亿条。这些数据够大,但应用还不够大。深度解读这些数据,可从中反馈新药疗效,指导医生行为,还可向医疗或商业保险提供量化依据等。同在卫生领域,谷歌等IT巨头正是根据网民搜索医院、药品等的数据信息,找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大数据的边界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行业的“数据圈”。当股民盯着屏幕上的红绿数字,当机构观察着资金流向与流量,华尔街的资本大鳄已经运用超级计算机,实时分析着全球数亿微博用户的留言,抓取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评判,用以决定某些股票的买入卖出,全年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多个百分点的收益。这就是基于市场情绪与投资心态的“金融舆情决策投资”。
联合国2012政务白皮书提出,希望各国各地区都用好大数据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数据中心:转型“头脑经济”
大数据是一座可再生的金矿。按照“四个中心”建设战略,上海本身就是经济、贸易、金融、航运等领域海量数据的集散地,具备得天独厚的大数据优势。汇聚数据大流,可成为数据中心。
据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助理院长何朔介绍,“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枢纽位置,拥有全面、海量的银行卡支付数据,“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对银联来说,他们以持卡人、商户、合作机构作为大数据客体,去构建合适的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从中获取隐藏在交易数据背后的价值,探索和掌握持卡消费、投资规律。在大数据产业链的前端,上海基础良好。早在1996年,上海便提出建设国际信息港战略。如今,上海信息化水平国内领先,光纤到户覆盖能力、无线局域网覆盖密度、城域网出口带宽均为全国第一,有条件发展为吞吐大数据的“枢纽港”。
而大数据产业链的更大“增值”阶段可能是后端——从数据传送或存储中分析出价值。大数据是一种基于智力的信息服务,占用实体资源少、产生附加值高,属于“头脑经济”。市经济信息化委专家认为,这不仅是上海希望发展的服务业,也符合上海产业优化升级、向高端转型的趋势。目前,沪上第三产业增速最大的板块就是信息服务业,现有规模以上的信息服务企业约4600家,从业人员达40.8万人,发展大数据产业关键是集聚相关创新人才,包括为大数据研发模型和算法的应用数学家、软件工程师等。
大数据,正成为上海信息服务业乃至服务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增长点。如,大数据将为上海着力推进的云产业提供极为丰富的“内容”。上海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延炯透露,其大数据业务现已覆盖大型商业银行、券商、保险、电信运营商、电力系统等,主要面向央企大客户。这些客户普遍拥有数百个IT系统,每天产生的数据堪称海量。“不同于常见的事前或事后分析,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业务场景,必须实现高速运算、事中分析。”
一批沪上企业已开始像普元那样分包数据业务,在大数据价值链上掘金。根据新近出台的《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2015年)“云计算”专项实施方案》,3年后,申城云计算产业规模预计迅速通过1000亿元大关,其中大数据的贡献度值得预期。
数据流通:“1+1”大于3
大数据仿佛一面大蛛网。上海勾画“大数据枢纽”蓝图,除了蛛网上收放数据的“辐射线”,还少不了沟通数据的“同心圆”。专家建言,让大数据流动起来,尤其是跨界流动,能产生“1+1”大于2、甚至大于3的效益。
在上海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清看来,大数据不同于海量化的“数据仓库”及其数据挖掘技术,它的“大”更是指数据分析的广泛和深入。通过将不同范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仓库”加以综合,从中获得单个“数据仓库”无法获知的新信息,才能发现新价值,带来新机会,这才是大数据概念的革命性所在。“比如气象、保险部门的数据结合起来,可高效率地研究防灾减灾;运用信用卡刷卡数据结合抽样调查,能更快捷、更精确测得CPI指数。”
发展大数据必须把大数据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全面升级数据管理方式。一名院士曾受邀为某地智能交通做咨询,但他发现,这座城市涉及交通的“有关部门”超过10个,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但这些数据信息只存在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中,与邻近业务系统缺乏共通联动。有关主管部门人士认为,上海各委办包括各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已具有相当深度,应逐步合纵连横、相互打通,让“大数据流”左右逢源,提升其含金量。
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唐全荣说,对于上海,交通信息智能应用正是非常好的大数据突破机会,比如发改委支持平台建设,科委支持算法研究,经信委推动产业化应用,由政府立项、企业投标,可在一定区域内先做示范,再行全市推广。“若使上海交通顺畅度提升20%,便是一个大数据成功案例。”
(责任编辑:蒙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