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万达正在和阿里腾讯谈合作,将从中选一家。他还宣称,“如果在线上有一个很优秀的公司,再有线下资源,万达不要说在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敌手了。”
换而言之,万达电商也要在腾讯与阿里之间选择站队,这或许是继王府井转型O2O与腾讯合作后,最大的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相比王府井,万达集团以商业地产为基础更为多元化。
万达电商雏形已现
2012年初,万达透露出涉足电子商务,随后开出百万年薪高调招人。万达电商采取的是所谓O2O模式,即借助电子商务,将旗下商业地产、酒店、电影院线、连锁百货、旅游度假五大主营业务打包上线,作为线上的资源整合平台,也就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提出的“智能广场”概念。
万达的电子商务模式,用王健林的两句话来概况就是:
1、通过WiFi和手机客户端(二维码)方式将线下几亿人流转换成线上的过亿会员;
2、建立一套货币积分体系,打通过会员在线上和线下的消费。
到2013年12月,第一个电商项目“万汇网”(wanhui.cn)与APP正式上线。据了解,万汇网是万达广场的O2O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将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隶属于万达集团,实时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美食团购、积分查询、礼品兑换等全方位资讯与服务。
万汇网目前仅与四个城市(大连、武汉、福州、郑州)的六家万达广场进行了打通,但不支持线上实物的购买交易,只提供部分服务的团购和优惠劵的领取及购买服务。这意味着万达电商更像是线下的导流平台,而非实物类的购买平台。
根据王健林此前的描述,万达电商的核心是大会员大数据。但从目前万会网线上往线下倒流的模式来看,效果必然有限。因为一方面万会网及其APP用户流量本来很有限,另一方面与先线下万达广场打通的数量非常有限,服务内容也就有限,况且在北上广深这些互联网消费用户居多的一线大城市没有展开,所以能看出万汇网只是万达电商雏形,根据目前行业的发展情形,下一步万达电商与巨头合作也算明智之举。
万达电商O2O模式 整体架构以及运转逻辑
在IT经理人资深记者刘琪 《解析万达O2O:第三极的野心 搭建双边平台》 一文中提到,万达电商需要学习Foursquare(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机服务网站)连接了用户与商户这双边群体的“双边平台”会有更大的未来。
Foursquare给万达的启示:
一是基于地理位置自建平台生态的可能性。万达可以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平台,自建一个基于线下商业实体的生态圈。相比线上互联网平台,基于地理位置的平台生态会面临商户与用户在数量与多元性上的瓶颈,但其优势在于结合消费者行为轨迹、消费偏好、社交网络等数据,做好精准营销匹配,实现对区域内用户与商户两边市场的绑定效应。
二是找到平台生态无可替代的核心内容资源。马云为何要拉拢万达?核心在于万达的商业帝国以体验业态为主,这是电商线上货架所无法取代的独有内容。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的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延长购物时间的问题,但O2O模式的侧重点在于有效服务时间的延长问题,万达显然拥有马云们所没有的内容资源(体验业态、商户把控力、线下人流等)。
三是线上虚拟社区与线下商业世界的打通。通过社交化的分享,游戏化的奖励与刺激,打通用户在线上和线下的身份,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由此再对比万达的动作,就能大致梳理出一个万达O2O的架构图: 从大框架来说,万达要建立一个基于地理位置与自有实体资源的亚平台生态,对接区域内的用户与商户这两大双边市场,以O2O方式实现生态圈内的绑定效应。 它不依存于传统的线上中介平台,本身即是平台。
从细分构成部件来看,万达的方向是构建“一个基础”与“三个平台”。所谓“一个基础”,就是商业地产本身的数字化升级,主要是通过布点免费Wi-Fi、室内导航、人流监测等,搭建智慧广场;
所谓“三个平台”,主要包括商家经营平台(为广场商家提供多渠道、立体式的营销信息发布手段,根据对顾客线上线下行为的捕捉和分析,触发点对点精准营销,简单理解就是帮商家开设一种新型的淘宝店铺 ,可以自主管理);网站平台(除了自建的万汇网、万汇APP,万达还要向包括支付、大数据分析等第三方工具方提供接口);以及大会员平台(绑定用户身份与会员卡、优惠券以及通用积分等,提升复购率与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