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十家创业板企业定价出炉,创业板首批企业IPO已渐行渐进。作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重要一环,创业板的设立业内早已热盼已久。 对于目前即将上市的公司的定价,创投人士们怎么看?未来是否会将此作为推出的主要渠道?中国的创业板怎样避免重蹈韩国、香港创业板“昙花一现”的覆辙? 对此,网易财经今日连线了多位创投界人士,除对创业板企业更类似中小板、机构投资者参与不多的担忧外。多数创投人士表示将对创业板未来前景看好,称将作为重要的推出渠道加以关注。其中,中外合资创投则纷纷呼吁,应该早日获得与内资创投同样的国民待遇。 合资创投呼吁“国民待遇” 德丰杰龙脉创业投资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李广新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普遍偏高是一种常态,很多拟上市企业的成长性确实被看好。未来在创业板上市确实对其“很有吸引力”。不过,与内资企业相比,合资、外资创投的门槛相对更高。 他指出,目前中外合资创投在
中国市场投资需要在证监会和商务部两套法律框架下进行。按照目前商务部的相关规定,合资企业变为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的过程中,如果上市至少要保证连续三年盈利,而内资企业则一般是两年。 “如果是这样,相同条件下,我们为何要选择国外退出呢?”李广新说,合资创投在中国创业板退市面临更高的门槛,目前的法律规定对于活跃创投以及创业板均是不利的。 除此之外,目前具有外资背景的创投在中国股市退出几乎没有其他法律障碍,只是在税收上比内资企业略高。而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企业定价普遍高于国外的情况下,这显然不会影响合资创投的热情。 “国内市场的定价确实很有吸引力,”李广新坦言,企业连续三年盈利年限的不同对其来说是目前最大的限制。天平的另一端是,离岸退出方面的法律、税收制度都相对健全,该类创投更为擅长且已驾轻就熟。[page] “创业板定价,中小板资质” 来自监管方面的更高要求,显然是影响外资创投未来在创业板退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来自创投研究机构清科集团的报告显示,在已经通过证监会初审的105家企业中,有38家背后拥有VCPE的身影,而其中本土创投拥有绝对优势,占据投资数量的近三分之二。 不过,具有先机的本土创投也有自己的困惑。拥有上海市政府背景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项目经理李洪滔告诉网易财经,从目前拟上市的创业企业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未来的创业板更像是类似于中小板的“小小板”,而非真正意义上云集高风险、高成长的创业板。 “除少量公司外,我从技术创新性、增长率、现有规模来看,我看不出这些企业和中小板的区别。但是这些企业的市盈率已开始就定在30倍以上,远高于中小板上20倍的市盈率。” 而高定价在李洪滔看来,更多的也是一种担忧。“如果定价过高,交投不活跃,未来市场将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退出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纵观全球创业板开设经验,除了美国的
纳斯达克之外,全球现有成功案例。香港创业板当年因为对基本财务指标要求不严高,导致创业板已经缺乏融资、变现功能,目前已经变为“一潭死水”。 除此之外,李洪滔还担心,如果创业板机构参与较少,未来创投顺利退出则成问题。“我们不能靠散户一点一点接盘来退出,如果没有机构的参与,创业板也不能起到帮助退出的作用。” 目前,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机构已经被允许投资创业板,但创业板几十亿的盘子,根本经不起动辄百亿规模的基金的进出。 备战创业板多是PE VC很少 如果说,机构投资的参与有待于创业板的扩容,中国的本土创投队伍的成长也有待于理念的成熟。公开资料显示,虽然超过三成的创业板初审公司都有创投身影,不过目前拟上市首批公司中,大多数创投都是在07年之后进入,且所占股权比例很小。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现象,说明很多创投都是趁创业板开闸来抢一把的,”德丰杰龙脉董事总经理李广新告诉网易财经,目前创投背后的资金性质创投资金而属于私募股权。通过公司创始初始介入,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在创业板上市退出的一整套“生产线”,目前在显然中国还不成熟。
合资创投机构呼吁国民待遇备战创业板PE多VC少
时间: 2024-10-22 06:14:07
合资创投机构呼吁国民待遇备战创业板PE多VC少的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纷纷设立创投机构步伐加快备战创业板机会
尽管创业板尚未正式推出,但其魅力却已开始显现,近期已经开始出现新设创投企业的小潮流.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成立创投子公司,将商业触角伸到了灵敏的创投行业. 6月16日,澳洋顺昌和青海明胶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 它们之前拟成立创投子公司一事有了新进展.澳洋顺昌表示,该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鼎顺创投已取得了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这也意味着,在创业板推出前夕,澳洋顺昌已经开始为涉足创投领域做好了准备.同样,青海明胶全资子公司天津海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河北省科技投资中心签订协议,设立
逾八成创业板企业获VC/PE投资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28家已进入发行阶段的创业板企业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PE投资,占总数的82.14%:未曾获得VC/PE投资企业有深圳华测.成都硅宝.大禹节水.西安宝德和华星创业5家,占总数的17.86%. 在曾获得VC/PE投资的23家创业板企业中,乐普医疗.爱尔眼科和银江电子3家曾获得知名外资创投机构投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曾于2006年.2007年两度对北京乐普医疗投资取得20.8%股权.2006年11月,爱尔眼科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8
PE、VC谈“光”色变 资金链卡住生存“命门”
这两天,山东德能量子光电公司董事长薛焕章有些郁闷. "本来已经要谈妥的投资项目,因为近期PE.VC对整个光伏行业'弃光'势头强劲,又要被拖延一段时间了."这让薛焕章着实感到企业扩张的压力. "受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拖累,之前主动与我们接触的投资方逐渐放缓了评估节奏,让我们这样有核心技术急需发展的光电企业很受伤."接受采访的薛焕章显得有些沉重且委屈.他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属于被"误伤"的. 薛焕章介绍,自己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太阳能小功率LED路灯,产品定位
外资PE呼吁国民待遇
外资PE有望在国内享受国外LP人民币基金的"国民待遇". "这些外资PE希望设立的人民币基金在投资的时候不按照外资来审批和对待,对这个问题我们也采取积极态度,进行研究."近日,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曹文炼在一次会议上表示. 目前的关键是有外资参与的人民币基金算不算纯内资企业,启明创投创始合伙人邝子平认为,国内对外资LP人民币基金应该放开,让更多的外资基金进来投资创业项目.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创业板的推出,原先设计在海外上市架构的企业,很多都在想回来上创业板.&quo
洋机构热衷人民币基金中外PE主业或互换
从美元基金主导到人民币基金逐渐登上舞台中央,再到外资机构寻求人民币基金,中外机构各自原有的"主业"正发生着一系列转换. 近来,红杉资本.优势资本等知名外资风投纷纷募集人民币基金,以应对国外LP收紧袋口和其在项目投资.退出等方面无法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等困境.与此同时,以达晨为首的本土机构,却开始尝试逆流而上,面向国外资本市场募集美元基金. 业界人士认为,人民币基金的快速增长毋庸置疑,外资和本土风投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今后机构之间竞争将完全依靠投资成绩.但在此之前,风投行业仍将面临来自政策
创投机构出逃意愿强烈:投资周期减半
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创业板的推出已经进入倒计时,私募以及创投机构则显示出强烈的"出逃"意愿.昨日,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在该机构跟踪整理的94家首批通过创业板初审的受理企业名单中,有38家曾有PE(私募股权基金)或VC(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占比达到40%:其中34家投资案例的平均投资周期仅有2年~4年,较通常6年~8年的平均周期缩短一半. 平均投资周期仅2年~4年 截至今年8月14日创业板发审委成立,在申请创业板的118家公司中,已有115家
早就进驻创业板公司的VC/PE将进入回报率颇丰的“兑现期”
随着创业板一周岁生日的临近,那些早就进驻创业板公司的VC/PE将进入回报率颇丰的"兑现期".据统计,在首批28家公司中,VC/PE进驻的有20家,上市1年来,这20家公司不但无一破发,而且均有不小涨幅,为风投机构带来丰厚的回报.近日,据清科研究集团提供的"创业板VC/PE支持企业上市投资回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共有96家VC/PE机构通过139笔投资入驻了68家创业板公司,这些公司广泛分布在IT.电子.清洁技术等18个行业内.从投资交易的行业属性来
贝因美IPO暂缓:引入15家创投机构复杂利益链
据内部人士透露,保荐人平安证券律师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最近计划退出贝因美项目. "暂缓表决我们已经收到了,但什么原因没有给我们书面的通知,"2011年1月10日,<机构投资>拨通贝因美董事会秘书刘晖宇的电话. 2010年12月6日,证监会公告称,发审委对贝因美首发申请暂缓表决,被称为十余年来"最干净"奶粉品牌之称的贝因美,暂时止步于A股上市的前夜. 一位负责上市公司的陈律师分析,贝因美IPO暂缓的原因,主要是贝因美股权结构过于复杂所致. 贝因美招股说明书
积蓄十年能量创投机构探索本土模式分享VC大餐
1999年,华裕达在上海创立首家本土创投--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06年,首华创投作为第一家温州民营资本成立的VC(创业投资)落户上海,董事长林阿信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出有创造性的募集方案,展现本土创投自己的特色:2007年,一度是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标志性人物的阚治东携资本进入民营创投领域-- 一晃十年,这十年,中国本土创投机构以滚雪球的方式积蓄能量.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从1998年不到20家快速增长到了109家,筹资金额达893.38亿元人民币.调查发现,现在全国大约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