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手机领域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小米销量超越了三星,联想一不小心也干掉了韩国人,而国内两家厂商到底谁卖得多,却不能有定论。因传统文化作祟,竟让两个品牌的粉丝加入战局,他们纷纷表示,在自己走过的大街能仅能看到自己的偶像,而且同时指责对方:走路只会盯着别人裤裆…
调研机构Canalys率先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500万台,同比增长240%,占据中国市场14%的份额,首次超越三星,排名第三到第五位的分别是,联想、酷派和华为;而联想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援引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2.5%,同样立压三星,为了显示数据的真实性,他们谦虚地表示:联想智能手机销量首次超越了PC销量,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两组数据发布之后,有网友调侃:联想的地位上升比较迅速,仅用1个星期的时间,就从小三变成老大了,恭喜。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质疑国外数据调研机构的节操,他们的数据准确率要比中国国家统计局高50倍以上,基本准确、权威,有时候会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在华尔街的地位。但常常会因统计逻辑、范畴、时间段等因素的影响,给出不一样的数据,例如本次可能是混淆了小米的销量和发货量的概念,前者是卖给终端消费者的,而后者只是出货给渠道商的,从现有模式看,这两个数据较大。或许,再去讨论联想VS小米谁是第一不会有结果,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国产手机正全面崛起,最起码,从销量上看,“中国手机威胁论”是成立的。
笔者认为,中国业界更应该关注,国产手机重回王座背后的真正逻辑,以及思考如何让小米、联想们不要变成昙花,哪怕仅仅是成为月季也是非常大的进步,更美妙的情况则是,趁热打铁把梦做的再大一点: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重回王座,攘外必先安内
现代科技版图显示,技术重心在美国,而消费重心在中国,更确切地说,欧美引领着技术潮流,创造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的产品;亚洲人民则负责去购买这些产品,提供雄厚的资金供欧美研发下一代技术。基于此,某国外知名媒体2012年之前常常嘲讽苹果:如果没有征服中国,乔布斯就永远不要提什么改变世界。事实上,不能打开中国市场,就没有资格讨论市场占有率,更不要奢望什么资本积累。这也是为什么三星和库克制下的苹果,会如此重视中国市场,而事实证明,这个市场里,总有人有那么多钱,也有那么多人没钱,于是,高端的iPhone5S土豪金,和一些让人记不住名字的三星低端手机,都能在中国卖得很好。
重回国内市场王座,对于外国品牌来说,叫侵略者;对于国内自家厂商来说,叫“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连雷军的大姨妈都要去买iPhone6,中国手机就不要提什么走出世界了,而一旦占领国内,征服世界的目标也就完成了30%以上。
虽然数字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国内品牌登顶中国市场已然是不争的事实,最起码,从销量上看也是这样的,而且较之前几年,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手机品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总有那么几个晚上,中国的消费者会因抢不到“小米”手机而懊恼,越来越多地人开始觉得拿着“华为荣耀”也是件特荣耀的事儿…除了品牌影响力的变化之外,中国品牌在国内的分销渠道日益纯熟,运营商补贴渠道和网络营销攻势也玩得风生水起,况且,较之苹果、三星等洋品牌,小米、华为们在和渠道商谈判时,连请翻译的钱都省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随着产业链的日益健全,中国手机基本进入了“无技术门槛”阶段,我们几乎能找到全套的类苹果、三星手机元件:四核、六核应有尽有,3.5英寸、4英寸、5.5英寸,随意放大,Camera随便整个5MP和8MP都跟玩一样,总之,除了苹果的Retain屏幕的滑动触感,中国智能机硬件齐活,加之,价格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销量自然节节攀升,而整个智能机硬件领域正处于创新瓶颈期,也给了国内品牌最佳的逆袭机会。
冲出亚洲,中国手机不能太“贱”
回首中国手机市场,国产品牌登顶还要追溯到10年前,那时候,一些国企单位还能分到房子,如今逆袭登顶更显得来之不易,但笔者提醒,国内厂商还不到把钱存银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守住战果,而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打到国外去,让美国的孩子来问:what’s the meaning of 找你妹?
关于走出国门,冲出亚洲的构想,一些前沿的中国手机企业这两年已经开始布局,而随着小米、华为等世界手机新势力的崛起,2014年更是被誉为:中国手机走向世界的元年。前不久,小米印度官网正式上线,宣布推出印度版小米3,另外,红米手机1S和红米Note也出现在小米印度官网,准备大卖一场,据说小米的发烧文化正于印度年轻人中间传递开来,他们会因抢不到小米,而郁闷的一个月不换内裤,至于,小米跑到台湾去搞抢购活动,不知道算不算走出国门?如果不算的话,我也只能把HTC归到国内品牌了,怎么说都赚!而早在小米之前,华为、中兴就曾率先尝试海外市场的探索,2013年余承东就放话要在英国推出一款震惊世界的手机,伦敦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拿出“超越iPhone”的大招牌,也没有用开水浇手机的表演,但国外媒体纷纷表示,华为P6和苹果iPhone5、三星Galaxy S4体验上差不多,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手机;此外,华为、中兴还干过杀入苹果、三星老家的事儿,中兴和休斯顿火箭签署合作,于美国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就在上个月,华为宣布要进军韩国,直捣三星老巢。
国内手机,海外探索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但过于依赖价格的手段,总不免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纵观走出国门的几款手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太贱了”:小米3在印度售价13999卢比,约合人民币1450元,比国内便宜了50元左右,要知道,小米在国内,在台湾最大的魅力就是超高的性价比;华为亦是如此,他们有着和三星、苹果相近的体验,价格却不到人家的40%,至于,开拓韩国市场时,媒体采用的标题也是“荣耀6廉价登陆韩国市场”。通过价格战,虽然能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更可怕的是会导致产业链的恶性循环:没有利润,就没有资金投入研发,进而导致品牌含金量低,接着又不得不再降低价格…笔者认为,国内手机亟待需要转变思维,没有利润做基本,销量、营收、市场占有率全都是浮云。事实上,中国手机要想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决不能仅仅靠“犯贱”,而是思考如何扭转国外对中国品牌的印象,而且要在技术、专利方面有所建树。现在,最有潜力的无疑是华为和联想,前者是优秀的电信设备商,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据说英国6000多万人口中,每10个人中,就有3个人接触过华为终端产品,而且任正非是国内少数几个重视长线投资的科技企业家之一,他们今年的研发费用为49亿美元,与爱立信持平;而联想在国际上出名则是受惠于收购IBM和摩托罗拉工厂,这两笔大收购,不仅有名声加成,也有实实在在地专利收益,如今登顶国内手机,势必要好好思考,如何更体面地走向世界了,最起码,不要总让人纠缠知识产权的问题吧。
留给中国品牌,更宏大的课题则是,如何于生态圈中和国际品牌共存,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不能总犯贱,这太影响大家伙的心情了。
自娱自乐,销量只是鸡肋?
重回王座、称霸国内市场…这些字眼煽情而魅惑,但如前文所述,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小米、联想们成为昙花的命运,在繁荣的背后,中国手机领域却暗藏着层层杀机。这种恐怖的味道,让笔者联想起了2007年前后的山寨盛世,以及之后的迅速凋零。
彼时,功能机的硬件创新进入瓶颈期,山寨机则借此上位,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而且价格低廉,让一些农民工也能享受《凤凰传奇》的嗓音,更有甚者,把手机上安装血压计、刮胡刀等应用。在山寨机最火爆的时候,国内专家甚至提出了“Moto死于太过严谨”的狗屁论断,但真正的事实是,欧美国家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技术的研发,自以iPhone为首的智能军团涌入中国之后,山寨机毫无抵抗之力,立刻消失。现在回头想想,我们只是在人家研发空档期,发了一笔横财罢了。历史惊人的相似,如今智能手机的硬件创新基本停滞,国内手机技术进入无门槛阶段,得以用价格扩大市场,但殊不知,苹果、三星、Google这些巨头可能正全身心投入新技术的研发,一旦革命成功,我又只能采取跟随战术,到那时候再想想,我们竟然喋喋不休地争论小米or联想,谁是N0.1的事儿,会不会感觉脸红和可笑呢?(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