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海问题成为全国上下最为牵动人心的大势。边境安全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前沿阵地,是国家领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面对侵略者的的屡次侵犯,中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御伤害,近十年来,无人机也加入其中,为中国边境安防贡献一份力量。
2016年7月12日,本应该是十分寻常的一天,但是就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发生了让全中国人为之震惊和愤怒的事件,让这一天在舆论中变得“很不寻常”。
2015年7月开庭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又称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历经一年的时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并否定了中国主张的“九段线”。
虽然中国政府在整件仲裁案中,多次声明“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中国的领土主权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的坚定态度,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背后的政治操作团依旧不依不饶,妄图瓜分中国边境领土,最终作出了这一无效判决。
了解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边境领土被外来入侵者侵略,早已屡见不鲜。
国际上,中国边境被觊觎已久
明朝时期,葡萄牙入侵澳门,荷兰入侵台湾;
康熙时期,沙皇俄国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鸦片战争时期,英、美、法国迫使中国与其签订《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海事管辖等方面开始受到严重侵犯;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并与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改定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地;
近现代时期,著名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东海划界问题、中印边境划分问题、中缅边界划分、中韩海域划界问题,还有本次事件中菲南海主权问题,无不昭示着中国边界被觊觎已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某些西方国家不择手段,多次进犯我国边境地带。
我国边境领土广阔,资源丰富
我国陆地边境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口,西迤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北部湾泮,总长度约2.2万公里。其间或纵横或穿越着长白山(603099)、大兴安岭、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喜玛拉雅山、横断山和云贵高原等这些地下资源种类丰富、资源众多的十几座山脉和高原。其中,仅仅就大兴安岭,就拥有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而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另外,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本次事件主角南海地处重要位置,拥有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可燃冰资源等,难怪总有“刁民”觊觎。
边境安全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前沿阵地,是国家领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面对侵略者的的屡次侵犯,中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御伤害,近十年来,无人机也加入其中,为中国边境安防贡献一份力量。
无人机助阵我国边境安防
一、侦察监视
无人机侦察监视是贯穿整个巡逻任务的主要行动,它能够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边境地区实时情报保障。
二、空中预警
无人机在卫星的支援下,可作为战场警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轮流交替地在空中进行侦察预警,对边境大范围的区域实施安全警戒。
三、通讯中继
无人机作为空中通信中继站,起到承担部分信号节点的作用。
四、揭露伪装
在我国边境地区执行巡逻任务时,可以使用搭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无人机进行侦察搜索,从地面杂波中区分出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并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
五、精确定位
高空监视方式工作的无人机,与在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协同侦察,对关键区域的目标进行详细扫描;另外,无人机携带的雷达设备,探测极小的目标或慢速运动的地面目标,为边防部队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六、海陆救援
应用无人机搭载摄像机、AIS和VHF进行远程水域搜寻,并通过图传迅速将所搜寻到的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达到及时有效救援;另外,采用搭载上述装置亦能够在陆上边境使用,让当事人短时间内获得有效营救。
当今社会,各国关系扑朔迷离,中国也被迫深陷其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日趋成熟的无人机技术和日臻完善的无人机性能,将更加凸显无人机在国防领域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其所能够承担的任务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边境也更加安全。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