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新能源汽车给人的感觉很遥远,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并下发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这让很多汽车产业已经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日前,继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之后,武汉、西安、安徽以及江苏等省市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细则。
从以上的信息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除了现在公开新能源汽车补贴支持的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有更多城市跟进。
而且,近期中央相关各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非常集中,大范围推广新能源汽车或迎新契机。
与此同时,相关的产业链产公司也早已磨刀霍霍,但是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能否借着政策的“东风”扶持破冰而上,这仍然是一个让人们深思的问题?产业链公司是否也会真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迎来春天?
政策是否能破除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的坚冰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近2万辆,很多业内人士预测,在政策推动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进入爆发期,年销量有望达到6万至15万辆,到2015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电动车的推广量将达到33万辆。
但是政策的推动是否能真正推动产业发展的阻碍?日前,工信部传来消息,将要对一些地方保护性的地方新能源政策予以废止,同时,商务部又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开始征询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关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方面的意见和诉求。
虽然就眼前来看,新能源都是中国汽车的机会,这已经取得了从上而下的共识。但是,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几次三番下通知推政策,要补贴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却收效甚微。这除了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生事物,最大的阻碍就是地方保护。
但是,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都在为自己打算,唯恐便宜了外地车企,影响了传统汽车产业对本地税收的贡献率,而对本就处于启动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仍然横加阻碍、甚至排斥。后来,三部委又特意通知,所有新能源车型产品,地方补贴都归车企所在地,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少地方政府又推出自己的地方新能源目录。
新能源汽车本来是已经上升到国策的地步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充分的竞争是促进行业进步的。排除外地产品,任意地把全国市场割据为一个个地方性市场,显然是无法令行业取得快速发展的。
其次,就是充电设施建设有待于完善,虽然目前,很多城市推行了关于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但是很多消费者认为以及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它的电池的续航能力并不能像传统燃油汽车一样长时间运行。能否保证新能源汽车电力充足、避免行驶途中突然遭遇“电荒”而卡壳,成了人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普遍担忧的问题。虽然一些一线城市已经在建设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但是如果大面积推行,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这并非是主要问题,虽然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指出,2020年以前,中央财政将拿出超过1000亿元资金,用以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单丝2020年以后怎么办?一旦失去了政策的补贴,新能源汽车将如何自力更生?
所以,如果彻底破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阻碍,就需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仍需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并有效推行。那样,新能源汽车市场才会真的启动起来。
产业链公司群雄逐鹿,春天来了?
各地新能源车扶持政策的出台如雨后春笋,仿佛彻底激活了整个消费市场,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诱惑下,产业链公司早已磨刀霍霍。从分拆整车到零部件,又有材料企业、充电桩企业,各产业链企业一应俱全,大有群雄逐鹿之势。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毕竟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特别是相关产业链企业,多数企业技术尚未成熟,尤其是电池技术,其容量、寿命、效能等因素。
本地新能源汽车零件制造商,必须打造拥有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的配件,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步,才能打动政策制定者。
因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事物能否接受,还要看产品价格、充电便利性、地方补贴跟进程度等众多因素。如果国内自主品牌没有在技术、相对价格、设计上都十分出众的产品,将面临与传统汽车激烈竞争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很难打动政策制定者在充电、补贴等。
所以目前来看,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到来了相关产业链的春天,还为时尚早,机会与挑战并存,一不留神,可能还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就目前来看,只能说,是一个没有解冻但充满希望的“小阳春”而已。(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并注明出处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