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3月20日电(记者庞书纬)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然而记者走访多所小学、幼儿园发现,如今在“00后”“10后”孩子的生活中,儿歌的“阵地”正在被各种爱情题材的流行歌曲挤占,经常能发现不到10岁的孩子,或眯着眼睛哼唱“出卖我的爱,你背了良心债”,或随着“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的节奏扭动身体。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的儿歌创作,除《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等少数几首外,大多传唱不广,甚至“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在多家网站评选的“十大经典儿歌”中,《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依旧名列前茅。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家周海宏认为,目前国内儿童音乐创作中,对儿童接受心理、接受习惯的关注明显不足,经常以成人的思想、视角来揣测孩子们的需求,导致不少所谓儿歌并不适合儿童演唱。
“现在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都很强,并且都有渴望成长的心理,在音乐课程设置上,也必须关注到这种变化。”西宁市行知小学音乐教师赵佳认为,至少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可以增加一些励志、公益题材的经典流行曲目。
“比如说人民音乐出版社新版五年级音乐教材中,有郭峰写的《让世界充满爱》,六年级教材中有罗大佑谱曲的《明天会更好》,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其实我觉得儿歌和成人歌曲之间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重要的是内容必须健康阳光,同时必须便于演唱。”赵佳说。
多位一线音乐教师及学生家长还表示,目前中小学音乐课本中不少歌曲的选择,距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太远,导致接受困难。
“我时不时翻看儿子的音乐课本,发现有的唱的是江南水乡,有的唱的是异国他乡,真正与孩子家乡有关的少之又少。我觉得应该增加些有地方特色的曲目,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也更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西宁市民王建辉说。
时间: 2024-09-20 1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