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雅安地震?

下午,看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几乎都是关于">雅安地震的消息,其中不少还是我认识的人在转发各种信息,让我无法不动容。而微信里真的是冷冷清清啊。这个时候觉得新浪微博不商业化又怎么了,起码它在让很多人关注雅安地震后每一分每一秒发生的事情。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48 小时》。48 小时或者 72 小时是地震后救灾的黄金时间,而我想到一个问题,48 小时内普通人能为灾区做些什么呢?看到满屏的消息,我真的想做些什么,但除了几天后的单位捐款,还能做些什么呢?先把我在新浪微博中看到的正能量的信息整理一下。

首先,壹基金第一时间又是勇敢地进入到震区,而很多网友对红十字会进行了杯葛。我想说网友们能不能长点心啊,先让专业机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别追究他们发挥了 100% 还是 10% 的力量,因为救灾的黄金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我看到太平洋保险公司启动了应急机制,可以无保单理赔。还有一家名叫安图的小公司组织北京的农场主准备为灾区募捐。腾讯和百度等已经完成了首批捐款。政府高层和军方也迅速赶往一线。之前,我看到过民政部前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写的一本书——《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我知道政府部门是有一整套救灾机制的,在汶川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得到了国际机构的肯定。

但是,我忽然觉得这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在救灾中明显缺乏一种社会化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不是看看新闻报道,而是行动起来。比如,更多网友发的微博信息可以汇总到救灾的指挥部门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有关部门把更多的数据提供给公众,形成更有效的自组织,而不仅仅是靠政府在救灾。我们的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思维,和第一时间对社会化组织的动员能力。这肯定会影响到救灾的效率。

救灾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但这不等于不能群策群力。我不知道地震局的微博此时此刻正在做些什么,但是当这么多人都在关心雅安地震,完全可以让更多人来加入行动。在 48 小时内,一定要让信息充分流动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否则太多的人是旁观者,甚至有少数热心人“关心则乱”,不专业地走到一线反而会添乱。这不是一场演习,而是一次实战。我忘记了上次参加地震演习是在小时候的什么时间。

总之,这次地震过去后真的应该加强地震教育了。尤其是让普通人知道,在地震发生后 48 小时内到底应该怎么做。在互联网专家看来,每一个人和每一次人的活动,都是一组数据。我希望看到一个超大的屏幕,知道各种数据如何在救灾中流动。这不是为了知情权,而是我相信这样一定会更加有效率。

(责任编辑:蒙遗善)

时间: 2024-08-30 09:19:31

48小时: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雅安地震?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如何应对?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数据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少企业的数据也越来越被重视,博宏云谷为客户建立了专门的大数据服务部门,对客户的需要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提供基于大数据的运营指导.未来将会是一个大数据应用的时代,每时每刻数据都在膨胀增长,海量的数据将会成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参照,关于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 1.辅助企业认识用户 目前,对于企业来说,数据越来越重要,企业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充分了解到用户需求 .电商网站可以通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

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重庆大学   龚捷 在明确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话语体系的发展趋势与其中的原因后,如何应对成为本文写作的重点,笔者分别从应对思维.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具体策略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大数据时代的突发事件应对思维应当符合大数据规模化.高速性.相关性等特点,并且要充分适应社会化媒体对信息开放的要求.其次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离不开对信息技术对突发事件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因此,笔者以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序为基准将其划分为舆情预警机制.信息控制机制以及

舆情分析:大数据时代如何应对社会热点

正确回应社会热点舆情.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本文以近年来几个舆情案例的得失为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应对的规律. 近年热点舆情特点与变化趋势 (一)跨媒介融合传播发达,舆情发酵速度与热度提高 多数公共热点事件的舆情生成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中心发散式传播,也不是一般性的串联型传播演变,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平台转换.互相刺激.交织在一起的融合化传播.新兴的知乎.秒拍.微视频等新媒介也直接作用于移动舆论场,并与微博微信无缝结合,促使一些社会事件在极

院士演讲: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

 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院士为大家带来<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的主题演讲,李德毅院士同时指出:大数据引发新理念,实践中的研究也许胜过研究中的实践,较多的数据也许胜过较好的算法  以"智慧城市与移动信息化"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3年6月2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协办,C

马云: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是做到“事前诸葛亮”

文/魏鸿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关于<科技创新在未来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专题讲座,给百万政法干警带来一场头脑风暴.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是做到"事前诸葛亮".马云用生动的案例解读了大数据如何识别坏人.如何协助执法部门打击犯罪.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阿里巴巴是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的. "城市大脑":用数据创造价值 今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开始启动"城市大脑"项目,包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

"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云技术.物联网和基于二者的大数据技术正推动教育发生着变革.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的越来越个性化,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标准化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组织学习,

茅明睿: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大数据100分】

我是一名非典型规划师,我很少做具体的规划设计项目,在北京规划院工作近15年,入行之初遇到了数字城市建设大潮,参与了数字北京的先发工程--数字绿化带,群里的@王国良的武大吉奥公司就是当年主要的合作伙伴. 2000-2010年从事的工作都围绕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仿真.数据建库为核心的数字规划技术体系的构建,为北京的规划工作建立数据基础和GIS应用基础.2010年开始,基于10年的基础积累,我们开始把视线放到数据挖掘,城市定量研究或者说城市计算上来. 群里都是高大上的技术大牛.上市公司老总.参与

大数据时代,一个记忆永生的燃情时代

罗兰 巴特是当代法国的先锋思想家,他在死前不久,为摄影者留下了一本经典著作<明室>. <明室>的缘起,是巴特追忆自己逝世不久的母亲. 在他整理母亲的遗物时,看到了一张母亲五岁时的照片.拿着照片,他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母亲真的五岁过.在此之前,对他而言,母亲的五岁是不存在的. 巴特从此开始研究摄影.影像对于人类的意义. 记忆,将因大数据而永生 正像巴特一样,一个人无法了解自己母亲的生活,从我们懂事起,母亲已经步入中年,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不曾年幼过,也不曾年轻过.即使幸运如巴特,

信息过载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推荐系统如何搭建,趋势何方

同比增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中的信息量呈现指数式增长,随之带来了信息过载问题.推荐系统是解决信息过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大数据推荐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推荐系统的产生及其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现状.推荐系统的领域需求和系统架构.大数据环境下推荐系统的挑战及其关键技术.开源的大数据推荐软件.大数据推荐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大数据推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推荐系统与网络大数据 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影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