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sperCEO迈克尔:匿名社交更适合中国人

Whisper CEO迈克尔:匿名社交更适合中国人从上半年爆火的无秘开始,国内匿名社交领域风起云涌,目前市场上包括无秘等在内的匿名社交APP总数已经超过20款应用。作为中国匿名社交学习模仿的主要原型,陌生人匿名社交鼻祖Whisper已经在国内上线,中文名耳语(beta版),可以预见,匿名社交竞争将一步加剧和白热化。成立仅两年时间的Whisper在2014年3月完成了新一轮36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光速、红杉、腾讯、Shasta、Thrive Bentures。Whisper已经累计融资6000万美元。Whisper CEO迈克尔·海沃德(Michael Heyward)近期正式访华,南七道作为唯一受邀参与访谈的个人媒体,与Whisper(耳语)团队针对匿名社交、中美互联网差异等深度访谈。为什么Whisper现在进入中国?Whisper的创始人&CEO迈克·海沃德,没有读过大学,高中毕业后直接开始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2010年,他加入好友布拉德·布鲁克斯创办的阅后即焚的短信公司TigerText,在这里,迈克体会到了匿名社交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2012年,24岁的迈克和布拉德创立了Whisper 。创立之后,Whisper迅速在年轻人中走红。截止到2013年底,成立仅两年的Whisper月页面浏览量已经接近30亿,每位用户平均每天在该网站上停留20分钟,每天查看8至10次内容。Whisper(耳语)之
所以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进入中国,迈克尔·海沃德说了三个理由:第一,中国国内的匿名社交市场已经被培养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大的趋势;第二,中国大都是独生子女,这和美国很不一样,美国家庭一般都有2-3个小孩,小孩他们会很自然的和哥哥姐姐讨论事情,
但是在中国,没有这个机会,很少有途径去说一些内心的话;第三,中国人的性格比美国内向,交流也不是
那么直接,更加压抑;综合这三点,在迈克尔看来,匿名社交更适合中国人,是一种刚需,市场前景很大。与此同时,最核心的人员也逐渐到位。目前Whisper中国本土团队已经有20多人,在进入中国时,并没有采用外资公司常见的联合搭建团队或者从相应的公司挖人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成本最高也是
认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由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郑辰雨和康奈尔大学的王宇成来牵头组建。两人出生在中国,在美国念书,均在Whisper(耳语)美国总部工作过,在派驻中国之前,对中国市场和相关情况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美国总部对于中国公司高度授权。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灵活和信任,团队可以做关于市场、方向等决定。中国版本的耳语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之前的美国版本,而是以whisper为精髓,深入定制的一款适合中国本土的产品。对于国内产品厂被模仿和抄袭的问题,Whisper团队并不担心。恰恰相反,团队成员认为“抄袭是最好的致敬”,即使有人抄袭,抄的不过是UI和前端、视觉效果,但是在这后面的东西是无法抄袭的。Whisper作为匿名社交应用的鼻祖,在美国创立和运营了两年多,积累了上千万用户,深厚的运营根基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去调整和优化各种运营策略,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同时,自主研发的whisper综合性的后台分析处理系统,迅速高效的辨识处理各种信息源。这是他们最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中国创业项目大潮的兴起,很多创业者想要进入美国,迈克尔·海沃德对此的建议是必须解决产品和创
新的问题。首先是从产品和设计的角度,美国用户体验东西非常多,美国用户跟
中国用户相比,注意力时间很短,因为他们接触的应用非常多,创业者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美国人注意力时间很短暂,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必须试图去找最好最好的东西。但是在中国,并不是说最好的产品最终会赢,比如说阿里巴巴跟亚马逊,从产品角度可能阿里巴巴做得没有亚马逊好,但是最终阿里巴巴在运营上胜出了,但在美国,可能产品更为重要一些,所以说,如果中国创业者想开拓美国市场,这的重心要放在产品上。产品需要不断创新,从另一个产品角度来说,需要提供美国用户没
有的东西,如果是同类产品进入美国,那极大的概率是竞争不过美国本土的创业者的,如果一旦提供了一些差异化的东西,那就不仅仅是进入美国,而是一个全世界通用的东西。提供一个同质的产品,单纯像通过一些市场推广手段去占领市场,这可能在中国可行,但在美国竞争这么
激烈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陌生人匿名社交更符合人性需求相比其它应用,Whisper无需注册,直接由系统生成账户,大大降低了用户进入的操作成本。发表秘密的形式更加
丰富。用户在分享秘密的同时,同时可以将秘密加上自己的创意:用户可以拍摄或者从相册中选择一张背景图,也可以自己搜索一张趣味图片。在背景图片上输入自己想要分享的秘密,字体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调节。Whisper同时也具备应用社交功能。应用提供发表秘密的地理定位,用户除了可以查看最热、最新的分享信息之外,还可以查看“附近”用户的分享内容。同时还可以私信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在原有内容分享的基础上加入社交元素,将用户沉淀下来。在whisper团队看来,舍弃通讯录等相关的熟人关系链来做社交性质的产品充满了挑战性。因为没有事先的关系链支撑,完全靠内容难度要大很多。但是,靠关系链支撑的熟人间的匿名社交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用户发布秘密后,能看到的全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尽管是匿名的。但是由于共同工作生活的场景、语言表达的个人特点等有迹可循的因素,会极大的限制用户的表达欲望。用户表达的真实度和深度都会有局限性,有很多的现实顾忌和局限。但在一个全陌生的平台上,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陌生人的匿名社交里,可以放松的表达,“whisper提供一个像青年旅舍或火车上一样的环境,在这把你的心里话对陌生人说出来,并且找到真正的共鸣。”Whisper提供的匿名社交的需求,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需求,它在互联网来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倾诉和发泄是人内心深处的最底层需求之一, 不管是一个家庭主妇,还是一个大学生,他们都有倾诉的需求。当然倾诉内容是非常不一样的,whisper要做的就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不管是在Facebook、Twitter还是Instagram上面,用户展示的都是最光鲜的一面,比如旅游、社团活动、美食、收到礼物等等,基本都是用户有意无意的一种包装,很
多时候展示的不是“我是谁”,而是“我希望别人眼中我是谁”。一个正常的人,是会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但是在熟人关系的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情绪不能随意表达。但进入到陌生人社交平台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用户自由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各种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是,在用户自由挥洒自己情绪的同时,负面或者攻击信息的泛滥就成了监控的重点。对于恶意攻击、不符合法律的图文、血腥暴力类的信息等,whisper有一套强大的后台系统分析处理,针对实时发布的文字内容进行筛选,如果看到值得怀疑的图文信息等,系统就会自动把这些内容归到待审核的部分,暂不发布。同时还针对图片进行审核处理。这套系统在美国经过上千万级的用户的检验,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系统。这套系统在刚开始创业时,就开始搭建了。

时间: 2024-08-02 01:48:16

WhisperCEO迈克尔:匿名社交更适合中国人的相关文章

Whisper创始人迈克尔:匿名社交更适合中国人

从上半年爆火的无秘开始,国内匿名社交领域风起云涌,目前市场上包括无秘等在内的匿名社交APP总数已经超过20款应用.作为中国匿名社交学习模仿的主要原型,陌生人匿名社交鼻祖Whisper已经在国内上线,中文名耳语(beta版),可以预见,匿名社交竞争将一步加剧和白热化.成立仅两年时间的Whisper在2014年3月完成了新一轮36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光速.红杉.腾讯.Shasta.Thrive Bentures.Whisper已经累计融资6000万美元.Whisper CE

秘密创始人:匿名社交特别适合中国 名人话语权被空前削弱

秘密从来没有一个APP能够在上线的第一天就产生爆发式的增长,也从来没有一个APP能短短几日就引发如此之大的关注,匿名社交软件"秘密"像一颗炸弹被抛向人群,炸掉了人们脸上戴了许久的面具."秘密" 带着非议而来,有人说它激发了人性恶的一面,也有人说它让人变得更真实.带着这些疑问,低调的秘密创始人林承仁接受了新浪科技的独家专访,畅谈秘密诞生的前前后后,回应对秘密的各项质疑.从个性化推荐引擎转向社交APP林承仁和他的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美国亚马逊推荐系统团队,2009年,他和团

中国人更适合“半封闭式”的互联网社交环境?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Facebook没有在中国出现?为什么苹果没有在中国出现?为什么中国就没有出现像硅谷那样的创业园区呢 ?  这是我写在前面的话 在几年前我就看到互联网关注者们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而在当时我听到的一个很流行的答案,那就是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导致了出现上述问题,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不负责任的回答. 因为在我看来,我们其实不应该把这种问题只让教育行业来负责,我们应该去思考,思考我们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我们自己有没有曾经对中国的行业环境来进行分析? 我们在做互联网的时候

熟人匿名社交应用都加入“匿名定向沟通”的功能

摘要: 匿名社交也是应该考虑信息的定向流通的,往大了说算是圈层化,往小了说就是具体到个人,这二者都是让匿名社交更有目标性吧.前者有Secret和乌鸦为代表的职场.校园圈层化,Sec 匿名社交也是应该考虑信息的定向流通的,往大了说算是圈层化,往小了说就是具体到个人,这二者都是让匿名社交更有目标性吧.前者有Secret和乌鸦为代表的职场.校园圈层化,Secret采用@组织邮箱后缀的方式,乌鸦早些时候采用直接选择组织名称的方式,后来改成了LBS. 定位到个人的方式除了普遍使用的"匿名私信"外

匿名社交烧钱期过后是“淘汰赛”

每经记者 马伟民 发自北京 如果将匿名社交按关系维度划分,可以分成 "陌生人匿名社交"与"熟人匿名社交". 匿名社交产品为什么有市场?一位从业者将其概括为:匿名社交产品的价值,从内容发表者来说,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实现内心更深层次.更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于观看者来说,主要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匿名社交产品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尚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下一步如何发展? 下一个微信级市场? 推出匿名社交产品"吐司"的大街网CEO王秀娟向 <每日经济新

熟人匿名社交应用都已纷纷加入了“匿名定向沟通”的功能

摘要: 匿名社交也是应该考虑信息的定向流通的,往大了说算是圈层化,往小了说就是具体到个人,这二者都是让匿名社交更有目标性吧.前者有Secret和乌鸦为代表的职场.校园圈层化,Sec 匿名社交也是应该考虑信息的定向流通的,往大了说算是圈层化,往小了说就是具体到个人,这二者都是让匿名社交更有目标性吧.前者有Secret和乌鸦为代表的职场.校园圈层化,Secret采用@组织邮箱后缀的方式,乌鸦早些时候采用直接选择组织名称的方式,后来改成了LBS. 定位到个人的方式除了普遍使用的"匿名私信"外

秘密创始人林承仁:匿名社交,你不懂的“秘密”

从来没有一个APP能够在上线的第一天就产生爆发式的增长,也从来没有一个APP能短短几日就引发如此之大的关注,匿名社交软件秘密"像一颗炸弹被抛向人群,炸掉了人们脸上戴了许久的面具.秘密"带着非议而来,有人说它激发了人性恶的一面,也有人说它让人变得更真实.带着这些疑问,低调的秘密创始人 林承仁接受了新浪科技的独家专访,畅谈秘密诞生的前前后后,回应对秘密的各项质疑.从个性化推荐引擎转向社交APP林承仁和他的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美国亚马逊推荐系统团队, 2009年,他和团队回国创业从事资讯推荐方面

无秘何成匿名社交?"悄悄"私信开启秘密新玩法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近日,匿名社交应用迅速火热,成为移动社交发展的一个新的蓝海.匿名社交该如何玩?如何才能保持匿名社交快速稳定的发展,同时还在国内移动互联网荒漠化严重的今天,不被那些传统巨头微创新,其实并非易事."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匿名社交. 如曾经火爆一时的匿名社交应用"秘密"被迫

匿名社交有钱景 盈利借鉴广告与游戏

移动社交的又一波浪潮来了,这次咱们要讲的是"熟人匿名".据统计,在过去一个月,国内至少有超过8款匿名社交软件发布,现存总数已超20款. 匿名社交到底魅力何在?热衷者视之为微博.微信之外的新领地,最私密情感的安全出口,冷眼者认为,匿名之下的社交会把谣言.谩骂等负能量集中爆发又让其蒙上阴影.对此,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充斥着谣言的匿名社交软件沉淀不了用户,创业者需要设法把负面信息控制好,而随着机制的完善以及用户规模的扩大,匿名社交的市场前景看好. 议题1 匿名社交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