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宏:各位女士、新老朋友,很多CIO,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数据的企业架构。
数据驱动的企业架构的主题讨论,之前我想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在广州读的书,在北大进修,之后在地产圈混,后面一直都是在地产企业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自己的爱好也很多,爬山、摄影、羽毛球,如果说在座的各位有相关爱好的都可以加我微信,或者在线下做更多的交流。
今天这个交流议题分三部分,第一个是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挑战,因为我看到大体是信息化的转型。我想在开始之前我问在座的,信息化目前的侧重点是什么?我旁边的同事说他们在做智能社区等相关工作,也就是很多相关部门在做PDM、ERP、CRM、MES等等,很多的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当然也有很多同事做OA等,这些很正常。但是“互联网+”这个热潮,企业的老板们也意识到要向互联网发展,所以也会提出很多的,像O2O、B2B,C2M,客户端可能赶上我们的供应链,包括深圳很多做个性化的商场等。这些面临一种状态,我们其实既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又要做好互联网+。我们信息化的方向既要关注内部的也要关注互联网的应用,视角从内往外走。但我们这个信息化做得怎么样,大家只是可以说“呵呵”了,谁用谁知道。信息化做得好不好自己很难评价,需要高层领导,需要外部的专业团队做的评估结果。其实我们现在真正的做信息化的时候更关注的是产品功能、流程,团队能力建设,以及和供应链讨价还价,我们比较少的去关注数据的标准化、数据周期、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这些其实也应该是一个我们关心的点。
我们很多企业也存在信息孤岛,我们用了很多的套件,但是运用这些套件之后我们是不是省心、省力、省钱了,这个也不一定,有的人说我被绑架了,因为很多的功能要改,一改这个产品的标准,我们就发现,我们的业务流程、功能太紧密了,业务的管理和信息的技术捆绑的太紧密,造成了我们拓展性受到的一定的束缚,所以我们的业务和管理其实是需要分层的,去解耦。解耦的意思是说管理是管理,技术是技术,这个层面我们捆绑得太厉害了,我们一个新的趋势我们要从解决他的一个解耦的关系。
还有一种是我们以前面向SOA,SOA是面向服务的架构。面向服务的架构的好处就是 原来的多了,通过A这种企业服务短线,这种插线板的方式把它串接起来、共享起来。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架构的出现,新的技术是服务架构能够分布式的去调用,在一个微服务架构里是发展趋势。
我们的IT基础架构,刚才也提到,我们向云端迁移,前端的市场做得挺好的,但是后面怎么去营销。大家很多说是考虑安全的问题,考虑运维的能力,我们团队迁到云平台架构我们怎么去掌控,有时候受到了很大的牵制。我记得以前亚马逊的平台就说过,平台架构从测试到应用,再到故障检测,这个是一个策略,但是有一个特点我也非常认同,不是所有的IT基础架构都向云端迁移,一定是有我们注重的一些分析可能会涉及到云,包括有重大价值的私有云。也就是说混合云是未来的一个常态,不是说把所有的都进行迁移。
还有一个是在我们内部企业应用方面其实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的APP的应用,一个接着一个需求,老板说这个很流行,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传统的开发模式叫做客户性开发,客户性开发大家都清楚就是把开发有一定的需求,一步一步做,循规蹈矩,这样做的特点是他的开发周期慢,交付周期也慢。
我们的移动平台现在也是百花齐放,势必会造成没有一个统一的开发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安全也是一个问题。客户与客户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整合需要一个标准,这样都需要我们需要考虑的统一的云平台的架构,需要做的事情。
前面两点多多少少会遇到这些问题,当然也有一个很好的方案,我们需要怎么来思考呢?有没有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企业信息化能够有一种工具或者是方法或者是思维,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国外的信息化的已经提出了一个企业家的概念,相信大家多多少少的会理解。
讲企业架构之前,大家常常会引用这个案例,就是温彻斯特的鬼屋,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温扯斯特其实是来福枪的发明者,他死了之后就给了他妻子2000万美元的遗产,她继承金之后儿子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这个继承非常不顺利,然后有一个巫师告诉她因为她老公发明的来福枪杀了人太多了,你需要对这些幽灵、鬼魂需要做一些赔偿,她听到这个后非常害怕,所以就满足这些鬼魂的需求。所以信息化有时候类似这种。这就是说他做出的鬼屋的形状,大家可以看到,一进去就像是钻狗洞一样,他设计出一个门就是这样一个陷阱,整个外形也非常的怪,整体房屋建设是比较随行,想怎么建就怎么建,鬼屋信息一体化,现在是鬼屋建设界的奇葩。像这样一种形状,其实这里面就是说,通过鬼屋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设计一个东西的时候,其实是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面去看这个问题,就像把这个椅子放在一个房子里面,房子又有一栋,一栋里面可能有小区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考虑一个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在他的之上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引申出来我们做信息化,它的政策转型也好,或者是涉及一个事情要跳出IT这个视角来做设计。
企业架构,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概念不是陌生的,企业其实可以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政府,也就是我们做的企业架构是分层的。架构其实就是一个事物之间的结构,也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组件和组件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模块的原则标准以及一些策略加起来,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架构。这个企业架构在标准框架里面有这样一些部分,就是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我把文字标识一下,架构愿景,我个人觉得架构愿景是我们欠缺的,为什么说是欠缺的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思考,我们说这个业务架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欠缺?因为业务架构看看它包括什么内容,首先包含了商业模式的分析,我做什么业态,我是做商业、地产还是旅游。还有我的业务域里面的业务流程,业务能力,业务的机构,包括绩效管理的能力,也包括我们IT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我们总体的需求的管理能力,需求的分析能力。所以我们的业务架构就会发现,这个公司其实是我们负责的。
我们再看什么是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讲了。数据架构我说一下,你们看一下,数据域,物理模型、数据编码标准的规范,数据分布在哪里,数据的管理平台,这些内容是数据的架构。大家来看一下所谓的企业信息化转型设计的一个架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架构的规划,解决方案的架构,这个模型也是一个叫做战略匹配模型里面的,就是我们企业战略,IT战略,有四个方向,可以从业务上面到,我们公司目标确立,形成我们的组织架构,这是一种方向。还有一种方向是我们制定了公司战略之后再到了我们信息化的市场,很多人说我在这个公司的业务架构是什么,作出我们的战略,然后又作出了我们的IT架构是什么,当然有的企业从业务战略直接跨到了IT战略。我说我们的企业通过IT战略直接做这种架构是什么,这种情况也是经常有发生的。根据企业架构,我们出来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看到这种设计方法,其实有好几种方法。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自顶向下去理解转型的方法,IT架构,再到信息化项目,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自顶向上,这里面我强调了数据的关联,还有两者结合,自上而下的去梳理,自下而上的去做。还有一种方式是我们对业务需要去快速扩张,我需要由点到面去逐步扩张一种方式,这是一种思路。还有一种思路是我直接参考这些模型,这也是一种方式。
这个是我们从信息化转型的架构去理解。大家看整体三个层面的,同专业规划到信息化架构、业务架构、信息化上面,这样的方式,或者是用这些参考模型去做,有没有用?怎么去落地呢?当我们真的去研究的时候发现很难,为什么难?因为我们说企业的业务架构通常是行业模式这些东西,CEO、COO们负责,IT部门最多是负责流程、IT,我们从这种程序到理论框架去落地的时候非常难,大家看看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他们去组成管理部门去主导设计,这也是一种方式。
我们刚才说到,确实理论上非常好,我们落地也非常好,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考虑有没有一种方式去思考,让数据驱动企业架构。数据驱动也包括,数据驱动,它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希望高层重视起来,还有一些操作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可以说本质就是为了科学决策。但是我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我觉得它是一个思维,我们再次确认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是一种思维。
我们做什么事情需要思维,需要去理解,我们的数据的生命周期到哪里,包括数据的管理,要整合内外的数据,这是对数据驱动的理解。
如果说 回过头来我们看信息化转型的架构,如果说我们说数据驱动就是这个图,如果说我们用数据驱动的理念来看这张图,我们是不是从这种数据的需求的角度去看我们的信息化的架构。比方说业务架构上面,他们为什么要产生,目的是什么,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些运营的数据,从这个层面可以去思考。
企业的业务架构层面去思考的时候,其实会发现,缺乏数据的集成,数据之间是缺乏共享状态。从解决方案上看,我们最终的信息上去之后,最重要的是从这方面去驱动,我们是从自上而下的去看,这个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功能、流程。
数据驱动的这个模型是企业架构的一个鼻祖。这是他的一个基本框架,基本框架里面我觉得这个框架的学习点在哪里呢?数据是什么?功能是怎么样的,网络在哪里,决策是谁,谁需要,什么时间,目的明确了没有,哪个维度?数据的空间是什么?业务的模型是什么?信息系统的模型是什么?技术的模型是什么?最后怎么展现?这些我觉得它是一种思路的学习,我觉得这种模型是很有用的。
再讲一个数据驱动的管理案例。
这个管理案例,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数据驱动的案例呢?这个项目当时也是通过数据来驱动的,参数去产生,它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背景是这样的,房产开发要和我们的项目数据源头抓起,要统一规划和管理,产品类型需要标准化,产品类型能够和线上的数据中心,同时能够和整个公司信息化管理,同时能对财务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围绕这个项目的开发运维,这样一个过程形成一个数据的分开管理。希望从三个层面,第一个是高层,希望通过多个角度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报告,对数据的加工。业务管理层希望能够获得时时观看的数据,包括各个专业部门。业务操作部门实际上是关注数据的产出效果,有很多必要的需求。第三点,应该说地产公司里面经常见的,很多业务公司没有数据的标准。运营平台上你说是两期,他说是四期,运营平台、销售平台相差20多天,大家觉得很可笑,但是确实存在。
这个事情很重要,通过这个指导小组确定我们项目的目标,派了一个销售团队和一个子销售团队,产生了成果之后再通过系统流程里面去,大概是这样的过程。
改进策略,能够管理什么,数据沟通非常的紧迫,跟外面的厂商也沟通,形成了一个方案。我们现在这个指标情况是什么样的。通过各方的参与,因为这个数据的标准非常大,同时我们也是求同存异,很重要的是梳理了整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的流向,到底是怎么去整合,数据的关系。因为我们说数据最大的一个是说要划分这个系统的边界,业务的流程。
最后,这个系统上线之后,标准化的数据平台。通过这个项目和整体的实践,在项目的数据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标准。还有我们通过系统之间的对接,实现了联动。有一个地方要注意,系统之间有一个实施,销售系统发生了变化,财务系统相应的东西,这些业务有没有变化,到一个层面的营销,同时又涉及到管理层。
通过平衡各方面的需求,一定要从业务标准考虑到,否则很难落地,对目标的控制措施,我们后面系统的相关权限是非要收回,不收回的话这个数据发生了变化,数据又乱了。
所以说这个项目其实自始至终是数据的问题到数据产生价值的驱动,都有这样一个设计。
我们再看一下关于数据方面的几个问题,数据治理,我们知道数据治理是非常大的一个概念,包含了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质量标准,数据的及时性怎么样,数据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享,数据的安全,数据之间的机制,这些其实我们的一个数据治理方面的专家近期刚刚牵头去做的这样一个国际数据的标准,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最后,我再讲两个,刚才说有几个驱动,从数据驱动再到业务上的驱动,战略驱动。我们做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可以自下而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方面的一个差异,比如说我们技术驱动,这些技术去驱动优化我们的架构,这是一个应用,新兴模式的,但是变成了我们的IT的业务,所以驱动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数据驱动其实比较好的就是中高层的支持,体系化的做这个事情,但是有些不足,很多东西涉及到数据变化,数据的组织权限利益问题,可能没有,因为你的数据驱动很难会引起高层的重视到这个问题。还有一点是我们涉及到的业务架构,可能是从某一方面,相对是局部的。还有我们最终我们希望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战略驱动、顶层设计等,但是这个是需要考验我们的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本文转自d1net(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