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让不少人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可是说起网购的优劣,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觉得网购近视眼镜缺了体验环节,但不少眼镜网店开得风生水起;有人觉得网购处方药很方便,但买到假药的风险也不低;有人觉得去银行柜台买理财产品麻烦,可是网购理财产品却很可能遭遇理财骗局。
不能体验的物品 卖得还不错
代表物品:近视眼镜
日前,南宁的韦先生在一个Q群里感叹近视眼镜的价格越来越高,他去本地一家连锁眼镜店验光配镜,稍好一点的镜片和镜架组合都在千元以上。最后,韦先生为新眼镜掏了1200多元钱。一位群友说,这种品质的眼镜,在网店只需五六百元钱。这个价位符合韦先生的心理预期,但他还是有疑问,网店无法帮人测视力,如何确保度数精准?
“先去医院验光,精确度数再下单。”“网上有很多配眼镜攻略可以参考。”其他群友纷纷支招,但韦先生还是不敢尝试。
实际上,不少人也对网购近视眼镜持保留态度。但记者走访也发现,网购近视眼镜的生意还挺红火,在淘宝网输入“眼镜店”字样,有上千家类似的店铺,不少店每月能卖出上百副眼镜。而且,从买家的评价来看,他们还算满意。还有的消费者,喜欢光顾一些网店的线下店。南宁就有几家实体眼镜店开了网店,其中一家店的客服人员称:“线上下单,可享受团购的优惠价,然后去实体店验光配镜即可。”
消费提醒:
价格方面,网购眼镜确实实惠,但应该首选那些在本地开有实体店的网店,一旦出现纠纷容易处理。床、衣柜、厨房家电等物品也被一些人认为不适合网购,但总体来说,只要注意细节问题,网购这些物品还是比较实惠的。
贪图网上无限制 小心是假药
代表物品:处方药
按照卫生部门规定,处方药需凭处方出售。但在一些网站,没有处方也能买到处方药。甚至有人打着帮买处方药的幌子骗钱。
3月21日,记者登录某药品网,咨询处方药“头孢拉定胶囊”的事宜。网上的坐诊医生简单询问几句就表示可发货。处方药被淘宝官方列入禁止销售的商品名录,当记者联系上一家中药店,询问是否可以购买处方药时,客服人员回应,只要">消费者提供处方,就能提供相应的药品。
网购处方药,网友们争议不小。“我的小孩以前经常感冒发烧,朋友推荐了一种药,本地没有卖,我只好网购。”南宁市民覃女士说,她之所以喜欢在网上买药,是因为网上的药品更全,也不受限制。但实际上,非法医药网站的陷阱也不少。记者在一个论坛看到,一网友表示他有很多别人买不到的药,即便是批量购买“万艾可”,只要先汇款交了钱就没问题。但是,很快有人跟帖提醒说:“这个家伙是骗人的,我上次就被骗了1000多元钱。”
消费提醒:
3月22日,记者拨通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331投诉电话,工作人员指出,网上销售处方药是违法的。从保护自身用药安全的角度出发,患者不要轻易网购药品,一旦买到假药或者出什么问题,维权会很麻烦。除了处方药之外,医疗器材、监视监听类设备等都属于网络禁售物品。如果有人在网上声称有这些物品出售,一定要谨慎对待。
零风险还高收益
有这等好事?
代表物品:理财产品
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网购。记者采访发现,有些产品虽然号称“理财产品”,却名不符实,产品介绍看起来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差不多,最后才有“附加意外或疾病引起的身故或残疾风险保障”的说明。其实,这就是一款保险产品,欺骗性很强。
还有的投资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则很可能是“理财骗局”。南宁市民张先生遭遇了陷阱,他在一个理财网站上看到,有网友群留言称“理财产品,零风险高收益,月收益2%~2.25%”。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调查获悉,这位网友自称是广西某投资公司的职员,该公司宣称是做跟贵金属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让客户把钱拿到他们公司去开户,保证年收益25%以上。
“贵金属交易风险不小,凭什么保证这么高的收益?”记者问。“我们通过风险转移的模式,把风险转移到公司,确保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对方回答说,还催促记者尽快到公司签订委托投资协议。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指出这种所谓投资公司是以保本和高收益为幌子来骗人的。
消费提醒:
近段时间,网上购买理财产品或是联系投资项目,最后才发现是一场骗局的案例,时有报道。据《齐鲁晚报》报道,2011年11月,济南市民李先生看到一家投资公司的广告,对方称“保本保收益年息12%起”。在高息诱惑下,李先生拿出积蓄120万元,与这家投资公司签订了“保本盈利”的委托投资协议,年息12.5%。对方也是声称帮李先生操作投资贵金属,4个月后,李先生亏了76万元。
类似的情况还有,有人宣称可帮免费办理透支额度较大的信用卡,有人则称可代办低息消费贷款,无需担保和抵押。其实,这些大多数是骗子的“诱饵”,轻信很可能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