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俊华 陈倩 谈海亮)昨日,本报与腾讯大楚网联合推出“汉腔微故事”专题征集活动,吸引了11万余网友热情参与。
“在武汉,有种小吃叫热干面,有种拼搏叫"板沙",有种厉害叫"扎实",有种调情叫"醒到媚",有种夸奖叫"是那个事",有种佩服叫"伙计"……武汉人痛恨"阴到搞",喜欢当面锣对面鼓;武汉人厌恶"鬼做",喜怒哀乐直接表达;武汉人反感拖拉,喜欢干脆刷拉。骂骂咧咧不代表汉腔的全部,称透、蛮扎实、铆起、拐子……也可以让你备感亲切。”汉味十足的专题征集语,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浓厚兴趣,从昨日上午10时至当晚10时,参与编写“汉腔微故事”的网友超过11.2万人次。
该微故事要求在140字以内,汉腔风味,不带脏话,还要幽默有嚼头。网友们果然给力,用“称透”的汉腔,编出一个个俏皮的微段子。网友“娃娃脸”这样写道:“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肇事司机抖个狠闪鸟!多亏一个武汉伢,送克医院缝五针好鸟!老张丢他两盒烟,牌子坏鸟他不要,他说我们乐里都是武汉人,我们乐里讲胃口得很,我们乐里冇得乐种人,擂鸟人哪还兴抖狠。我们乐里都是武汉人,我们乐里麻木多滴很,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我们要抽只抽"黄鹤楼"!拐子,借个火!”
除网友外,身居武汉的文化名人也欣然上阵,与网友一起编写汉腔段子,尽展汉味之“刷拉”。
自本报1月29日开始关注“骂汉门”事件以来,至昨日,已先后发起“"汉骂"存废讨论”、“亲切"汉敬"海选”、“汉腔微故事征集”三个网络专题活动,共有近40万网友热烈参与。摒弃“汉骂”,已成为大多数网友的共识。
时间: 2024-10-12 19: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