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官网发布了2017年5月16日至2017年5月31日的《互联网金融监测情况报告》。这个报告看似跟能源行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引人注意的是,在系统负面舆情指数排名上排名第二的,正是“绿能宝”。
绿能宝是什么?
绿能宝是一家立足于绿色能源领域,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套解决方案、以实物融资租赁为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品牌。绿能宝号称是“互联网+新能源+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
其母公司为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公司(SPI),原为赛维LDK下游客户。
2011年,美国太阳能组件公司SPI被赛维LDK收购;
2014年,改组,彭小峰出任董事长,史玉柱、许家印也陆续成为公司股东;
2015年-2016年,SPI将全球运营总部迁至上海,核心金融产品扩充到6个:美桔系列、美橙系列、美柚系列、金桔系列、充电桩系列、电动车系列;
2016年1月19日,SPI绿能宝(NASDAQ:SPI)转板,登陆纽约纳斯达克市场,成为2016年中概股上市第一股。
彭小峰的创业之路经历了多番大起大落,毁誉参半。
曾几何时,绿能宝被评论为“承载的是光伏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却多次被质疑,彭小峰也因为这个梦想而多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一两年,彭小峰不太愿意在公众平台上露面,因为只要他现身,媒体们总喜欢追问他关于“失败”、“破产”、“东山再起”的心得。华夏能源网(微信号sinoergy_com)记者注意到,彭小峰的微博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更新了,在其最近的一条微博(发表于2015年)下方,许多网民还在坚持不懈地日更,内容无非就是讨债、骂街。
看到这些,彭小峰的心情肯定有点复杂……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
今天,我们不评价彭小峰这个企业家的作为,也不评论绿能宝的危机。就只是看看,在这几次舆论风波当中,不同人群眼中的绿能宝是什么样的。
2015年光伏前首富彭小峰:这回我们不做制造业!
2014年,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公司(SPI)改组成为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司,标志着彭小峰第三次创业正式起航。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彭小峰花大力气向行业的老朋友推荐一种全新的光伏产业互联网金融模式——绿能宝。
这个声称“10%高收益率”、“秒杀余额宝”的互联网新能源公司在史玉柱、许家印等商界精英的“代言”下,赚足了噱头,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此时的彭小峰信心满满,他表示:“‘绿能宝’是我们搭建的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我们要通过‘绿能宝’促进绿色电力的消费,进而更多地促进绿色电力的生产,衍生出多种业务。”
此时,不同的人群对绿能宝的前景议论纷纷:
标签一:“态度是好的”
在绿能宝刚刚成立初期,光伏行业中始终有为他站台的声音:“赛维他虽然没做好,但态度是好的,他一直在努力,最终没让赛维完全倒下,一万多名员工得以保存,这些担当让我相信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能做好。”
标签二:“没什么新意,但也是一种产业创新”
金融租赁从业人士表示:“绿能宝本质是融资租赁理财产品,已经有多个P2P平台推出类似产品,本质上没有新意。产品即使做的很有特色,也容易淹没在近千家P2P公司中。”
“但考虑到光伏、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几个行业发展背景,是‘生逢其时’的模式。是一种在国内现阶段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动创新,也是一种迫不得已。”
标签三:“纳斯达克上市、名人效应”
散户投资者被代言人郎朗和铺天盖地的宣传所吸引:“当初投这个平台,主要是看中它是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和众多商界名人为其代言。”
2016年自融风波: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5年11月,一篇经济参考报的文章再次引爆了绿能宝的舆论危机。该文章指出,绿能宝的部分产品承租方与绿能宝平台及其上属集团SP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直指部分项目自融。一年后,又有媒体对绿能宝自融发出了质疑。
被指控的项目之一就是金桔1号,该项目名为供应链融资,项目的投资方为新维太阳能电力工程(苏州)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投资方新维太阳能的法人代表是夏侯敏,唯一股东为SPI,但与此同时,夏侯敏是绿能宝唯一股东柚盈电商法人代表,也就是说,绿能宝在替关联企业融资。
此外,有媒体爆出绿能宝彭小峰与江西赛维存在大量的业务往来。
对此,彭小峰均未作出相关回应。
此后面世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部分产品的承租人与绿能宝存在诸多关联,外界对绿能宝涉嫌自融的质疑此起彼伏。
此时,不同的人群对绿能宝多半是怀疑+探究。
标签四:“存在非法集资嫌疑”
此时,有法律人士站出来公开质疑绿能宝:“绿能宝通过收集投资人的资金,用以购买相应的租赁物,通过向承租人出租租赁物获取收益,本质是用投资人的钱购买租赁物,是一种债券众筹,平台存在非法集资的嫌疑。”
标签五:“关联交易不算违规,但平台属性处于模糊地带”
有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人士在媒体发表言论称:“绿能宝的不少承租人为SPI的子公司,虽然这种关系在融资租赁业务中不算违规,但这些公司的光伏项目若不能带来电费的收益,绿能宝的投资人就无法收回投资。”
“但绿能宝平台的属性,尚处于模糊地带。按照平台自述的商业模式,投资人与融资企业是直接的出租与承租的关系,投资人拥有光伏电站的所有权,融资企业向投资人支付租金,绿能宝平台只是中介。实际上,投资人仅仅提供资金,不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平台充当了融资租赁业务的运营主体。若将绿能宝定位为融资租赁公司,其资金来源于公众是违反《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的。”
2017年兑付危机:跑路还是30年都要还清?
4月17日,绿能宝曾发布公告称,因为光伏补贴延迟等原因,致使平台出现逾期现象,并作出提现逾期最长将在180日内按照T+30日通过平台向投资人进行兑付的承诺。
5月9日,绿能宝官网进而发出公告称,截止目前,平台逾期支付租金总计2.2亿元,涉及线上投资人5764人。由于款项催收、项目融资、项目销售及逾期项目起诉等事宜需要一定时间,称从5月中旬开始暂不能按T+30的形式启动兑付。
如今,逾期兑付风波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绿能宝被爆出欠员工数月薪水,并北京分公司已人去楼空。
导读:绿能宝是一家立足于绿色能源领域,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套解决方案、以实物融资租赁为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品牌。绿能宝号称是“互联网+新能源+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其母公司为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公司(SPI),原为赛维LDK下游客户。
实际上,就华夏能源网(微信号sinoergy_com)记者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绿能宝就已经在缩减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规模,进入了“过冬”状态。
此时,不同的人群对绿能宝多半是愤怒+失望+惋惜+看热闹。
标签六:“SPI跟我们唯一的关系就是它欠我们一笔钱”
史玉柱在公告发出的前一天,发布微博称自己曾认购了其SPI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不过后转换成普通债券,“也就是说我公司与SPI的唯一关系是SPI欠我们一笔钱”。史玉柱的撇清关系让绿能宝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标签七:“又一个互金跑路了”
一夜之间,众多媒体都在公开调侃绿能宝,有些媒体甚至认为,这是又一明星站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了。
标签八:“还钱!”
话不多说,直接看图吧,截自微博。
标签九:“生不逢时”
能源评论人红炜发文感叹,“绿能宝的至今尚不成功,并非都是绿能宝的原因,产业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的不具备才是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深夜,绿能宝临时负责人毛毅峰发布了兑付工作进展情况。“今天天兑付了40万,大额较多,但仍有十名投资人成功上岸”,最后并说:“我预估最慢也会在30年内有望完成全部兑付!请大家相信和支持。”
最起码还是有了一个正面的回应不是吗?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