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认知里,“投行”里的金融才俊们大多数都是低调、神秘、模糊、能量巨大;虽然全球人们对华尔街的投行们都很有异议,但是在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中描述的华尔街的精英们也多数都是“低调做人高调赚钱”的形象。
不过,到了国内,事情似乎不一样。不说他们经常上杂志封面和电视栏目的,就说在微博上也经常是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前有大摩女勇斗李国庆,后有包凡打假王冉——“投行”们一改平日里的低调作风,如何高调究竟为哪般?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VC还是PE,天使投资还是IB或者财务顾问——这儿统一称为投行吧,就好像华尔街的金融才俊们开发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一样,对于那个神通广大的神秘圈子,普通人实在是难以说清楚之间的门道。
此次,高调的是在微博上分别拥有上百万和几十万粉丝的华兴的包凡和王冉。
事情要从优酷和土豆网合并,之后引发了这两位知名人士之间的口水仗“华兴资本创始人、CEO包凡在微博中指责">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冒认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身份,称其”欺骗客户“。
先来看看包凡的质疑:
这是优酷土豆合并官方新闻稿中文版 http://t.cn/zOfEBNG 英文版 http://t.cn/zOfDsWX 一共五家投行参与此次交易。代表优酷:华兴资本,高盛和Allen&Co,美国最顶尖的媒体专业投行。代表土豆:大摩和瑞士信贷。其他自称参与本交易的均属山寨。投行比的是实力,光吹没用,粉丝再多也瞎掰。
科普一下,作为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顾问,必需在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里披露,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既然文件里没有披露,那就不是。至于土豆官网,那是给冉总个面子,在我们业内叫“Buy Prints",光赚吆喝不赚钱。这其实是对客户的欺骗,因为你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更是对自己的欺骗,因为你的腰包不会骗你。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本想给冉总点面子,但我不想继续害他。冉总99年就创立易凯,而我04年才做的华兴,今天两家在行业的地位,业内人士一目了然。冉总败在一个面子上。公知的身份,头上的光环,远比公司的实力,自己的腰包和团队的奖金更重要。要超越自己,首先要有面对自己的勇气。该醒醒了。
在来听听王冉的回应:
「关于优酷土豆合并」1. 易凯资本非常高兴亲身见证这一重大交易,也非常高兴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了土豆网的顾问工作。2.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始,最后这个行业将剩下不超过四个主要玩家,交易后优酷土豆成为1/4的可能性终于超过50%。3.不要低估“腾百狐浪”的后劲,不要忽视电视那块屏和用户付费市场。
嫉妒心太强,对自己和行业的健康都没好处。我们只在意客户的认可,土豆网的新闻稿和@土豆网官微已经说明了一切。没错,投行要靠实力说话,所以这不会是易凯近期发布的最后一个视频行业交易。无聊到此结束,明天继续关注刑诉法修正案,那才是大事。大家晚安。
在土豆优酷交易中真正站在一线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两家大行。一个在交易过程中连交易对家的主要负责人的面都没见过的财务顾问却说是自己“促成了交易”,不知道高盛和Allen会作何感想。我们本土投行离国际大投行的距离还很远,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积累,希望我们和我们的竞争对手都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感谢微博这个平台,如果不是有这样的social平台,很难让我们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他们如此真实的形象和言论。
不太清楚欧美企业在资本运营成功后,会不会向参与这一过程的金融机构公开表示感谢——在年前徐静蕾的贺岁剧《亲密敌人》中的对投行的描述也是低调的,尽量避免被外界接触和了解他们的 作业方式。
所以,当看到优酷网和土豆网分别在微博,对华兴和易凯等金融机构表示感谢的行为很是不解——尤其是,分别为两家服务的财务顾问公司竟然还发生了公开的口角之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华兴和易凯只是揭露了优酷和土豆的“合并”并不是那么的美好。
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发表观点称,优酷土豆并购案是资本界的可耻记录,没必要一个个跳出来丑表功。
谢文称:“优酷土豆并购案是资本界的可耻记录,没必要一个个跳出来丑表功了,吃死尸的秃鹫而已。一个公司上市没几天就只好卖掉,忽悠了投资者,害了公司员工,有什么可吹的?还有记者追着问,说是有业内专家分析优酷买土豆”买是为了埋“。花十亿美元的代价去埋一个行将就木的对手?活雷锋啊。”
谢文说的有一些道理,确实,对于上市没多久的土豆网而言,不仅仅意味着王微团队的运营不善,也代表着相关投行在土豆网上市前后的判断失误。
而将土豆网卖给优酷网,土豆网的投资人们(包括新浪网)退出且盈利的几率都大了一些。
其实,仅就目前露出的言论和事实,华兴应该是参与到了优酷网方面的相关工作——易凯很有可能也参与到了土豆网的小部分财务顾问工作,和高盛等国外投行相比,两者在这笔交易中起到的作用应该都不会很大?这点应该也是事实。
如标题所问,为什么“投行们”为这么高调?
谢文老师也无需这么愤怒,因为这其实就是“投行们”的宣传和品牌推广罢了。
无论是优酷网还是土豆网,公开感谢华兴和易凯们的工作——为什么他们不感谢股东以及员工,而是感谢这些“投行”?
私下揣测,这很可能来自于“投行”们的要求或者说暗示,恩,这样一笔大交易,中国网络业前无古人的合并案子,如果能够借此显示实力——在澎湃发展的中国,类似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才会有如此这般的高调行为。
这些人精们才不会傻了吧唧的轻易露怯的,无论是冒领还是邀功,都是做给外界的“秀”——
但是,总有一个人在说谎,而在某些利益方的掩饰下,真相很难浮出水面;不过,即使被指责造假的王冉,坐拥百万粉丝和公知大V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责难——包凡的爆料也没有真的形成“打假”的大热点。
或许这也是商业,该在背后做工作的,还是应该尽量少浮出水面吧。
高调,也是商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