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教育变革不会始于线下培训机构?

来源:36kr 作者:陈小蒙(文章有删节)为什么说互联网教育变革不会始于大型的线下培训机构?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内部改造主观上缺乏动力,客观上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和sense。销售指标、流程化运作阻隔创新先说主观上,目前大型培训机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销售驱动,每个季度需要达到特定的销售指标、甚至教师也要充当销售角色去跟学生和家长推销课程。相比之下,目前铺线在线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期之内无法看到效果,单个季度的数字压力让中层管理人员容易陷入以下策略:先把这几个季度、这几年的数字做好、成绩做好以换取晋升、把烂摊子丢给后来者。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无法鼓励创新。内容无法结构化,产品化程度非常低、用户体验欠佳某知名线下培训机构目前已有数千类课程,已录制的课程数据量更是达到数十TB 的级别,但课程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因为线下课程需要重复讲、年年需要吸引新客户,销售指标的压力又让团队不得不对已有课程包装酒瓶装新酒,所以课程内容重叠度高)、相应的结构化和产品化程度非常低,要基于这些大量的课程数据做软件服务、线上教学体系的研发非常困难。目前线上教学的整体体验欠佳,该机构在线上卖几千块的课程,学生的完成率只略高于10%。该名同行感慨说,原先他以为免费课程是因为用户没花钱所以黏性和完成率不够,没想到花了钱的课程完成率也这么低。这个数字背后可以延伸出两个原因,一、传统做教育的培训机构缺乏互联网基因,做出来的产品用户不待见,也就是这类机构本身的问题。假若如此,对这些机构而言,前期依赖品牌优势吸引客户并不困难,但要想长期留住用户或许就很困难;二、鉴于Udacity上面人工智能的那门课程实际完成率也就是略高于10%,所以另外一个可能性是,目前用户对在线类的教育产品总体接受度有限,整个市场仍处于摸索和教育用户阶段,这类产品的整个线上体验也有待优化。与互联网团队和公司合作时尚未拿捏好尺度原来有道、百度文库等也找过大型的外语学习平台要他们教研的那部分核心资源,最后都无疾而终。实际情况是,目前线下机构的业务大头还是在线下,他们的核心、排他性资源亦是他们的课程、教案等教学内容,这类机构当前只会把销售、营销的那部分业务(即非核心业务)放到线上,但教研的那部分,包括课程、以及整个教学体系、教学软件设计的那部分,是不会放到线上,或者拉入其他互联网团队参与的,因为这等于是在革他们的命。所以从上面几点总结下来就是,互联网教育变革不会始于大型的线下培训机构。而对互联网出身的团队来说,如果是要搭建平台或者引入内容,目前从大机构切入还非常困难,为这类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产品化,后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有限。相反,小机构和个人原本在传统培训市场就不愠不火、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动机的角度来说会更愿意参与这场变革(这一点也是我之前跟另一名教育同行讨论的共识)。另外我们也总结了三点对从互联网出身的团队做教育的看法:沉住气而不是跟风跑教育类产品跟其他类产品不一样,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好的内容生存期也比较长,所以做教育要沉得住气、最重要的是积累。但是,现在做在线教育的团队在很多时候还是以往做互联网产品的思维,过度关注趋势、动向、产品外观形态这方面的东西,今天跟着这股趋势跑、明天跟着那股趋势跑,但不管是跟着哪一块跑,哪一块都做不深、形成不了足够好的态势和调性。好社区甚至比好内容更重要光就线上外语教学这块而言,沪江网校和新东方在线可以说是目前的两个龙头。但朋友跟我说,沪江网校相比新东方在线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究其原因是沪江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原本就是以论坛起家,网校的运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之前做论坛的遗风,整个社区的氛围很好,所以用户的黏性和参与度很高。做教育很大程度上绕不开政府和学校可以说,目前一些新创的、从互联网脱胎的在线教育团队做事的时候还是to C 的思维,对原有的教育产业非常缺乏了解和认知。但事实上,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to B的,即面向政府和学校的业务,里面的玩法也完全不同(当然,有些团队特意规避政府和院校无可厚非)。我的这名朋友透露说,对高校而言,国家每年都会给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把多少钱花出去,所以学校相比to C的消费者在花钱时更大方,对产品和项目也不会有终端用户那么苛刻。 当然也不排除,学校拉过来的项目与学生实际的体验还是脱节的。另外,我先前就接触了一个做教育的创业者过来推销自己最新推出的to C业务,他们团队之前一直是为院校做教务系统,典型的to B的业务、日子过得很滋润。在与该名创业者沟通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到他对当前的在线教育从行业到产品都认识不足,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射了他们在做to B的时候的思维模式——不需要足够地了解用户和行业,只要了解学校就可以。

时间: 2024-07-29 06:11:57

为什么互联网教育变革不会始于线下培训机构?的相关文章

中国在线教育“一头热”:照搬线下教or学?

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的稀缺依然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除了想尽办法进入优秀老师的培训班,互联网则成了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好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正成为传统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而这一作用在教育与留学领域也开始显现.美国的可汗学院早在多年前就颠覆了传统认知,强调不再只是专家的"教",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韩国Megastudy自建优质师资团队.规划课程,个性化的教学也让学生拿高分,进好学校--网络学校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网络教育如雨后

唱吧线下失声:传统KTV拒绝互联网势力线上“体验”难以复制线下

情人节,崇文门唱吧麦颂KTV内秩序井然,22间包房已经坐满,但却没有其他KTV里大批等房的人群,直到晚上10点30分,服务员才开始给等候的客人发了当晚第一个等位号牌,她告诉 腾讯科技,"今天还没有周五来的人多".麦颂是知名的廉价KTV品牌,在北京,共有3家麦颂与唱吧合作,崇文门这家从2014年底开始与唱吧合作,更名为"唱吧麦颂"后成为唱吧线下业务拓展项目之一,用唱吧官方的说法,这3家线下KTV承载着唱吧"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的任务.在此前的媒体报道

漫谈微信线下”培训“乱象

7天连锁酒店在通过微信营销以后,一个月内,就让会员从30万几何式增长到了120万! 小米手机在通过微信营销以后,在短短3个月内就吸引了粉丝105万,并且网上订单暴增15倍! 而星巴克也是在通过微信营销以后,在三周内,星巴克仅"冰摇沁爽"一项产品销售额就突破了750万! 而"90后"大学生通过微信营销卖水果,在一没店铺,二没员工情况下,竟然实现了月入8万的奇迹! ---- 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笔者曾多次收到过微信培训的垃圾邮件,简直让人不胜其烦.而几乎所有的主办方都堆砌

四个故事告诉你 什么叫“互联网+教育”

本文讲的是四个故事告诉你 什么叫"互联网+教育",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畅谈"互联网+",极力推进其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互联网+"顿时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版块,自然成为"互联网+"话题下的焦点.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说的"中国是一个痴迷教育的国家",那"教育"到底该怎样跟"互联网"结合呢?通过上线一年多的&

2015中国教育市场解析:看学而思怎么用环信玩转互联网教育

正和一帮友人开开心心聊着天,电话响起接听:"我是英孚英语教育机构--"几乎未等对方介绍完自己,我便打断了电话中甜美女孩的进一步介绍:"我现在不需要,请您一年内不用再给我电话了."之所以不够耐烦,实在是因为我已被多次骚扰,并多次告知我一年内没有英语培训需求. 很可惜的是,我仍然不断的被骚扰着.尽管作为专注于IT通信及呼叫中心的资深从业人士,我很想建议他们寻求一种更为高效.更具有互动性.并将服务转化为销售机会的新服务模式.毕竟,教育培训市场在此前十多年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后

决胜对话百家名校 互联网教育下的大数据创新

2014年12月1日-3日,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将在北京鸟巢•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展览会汇聚了218家教育信息化领域尖端企业,已有万余名横跨政.企.院校人士报名参观,一场教育信息化盛宴即将上演!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信息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如何利用高度发达的现代网络实现校园教育跨越式发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 以终端用户角度展示校园信息化的"首届中国智慧教育成果巡礼"活动,集合了来自清华大学等全国20所普教.

监管收紧,互联网还能颠覆线下吗?

虽然马云大大说了,未来,健康.娱乐是最有潜力的两大领域,但狭隘的以诊治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还真的不是四处出击的互联网能颠覆得了的.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模式:互联网医院市场模式;在线问诊市场模式,比如春雨医生;医药电商市场模式,比如天猫医药馆等;医生服务市场模式,比如医联.丁香园;AI+医疗市场模式;医美领域,比如更美等;健康工具助手,比如美柚等. 互联网+医疗模式:互联网医院市场模式;在线问诊市场模式,比如春雨医生;医药电商市场模式,比如天猫医药馆等;医生服务市场模式,比如医联.丁香园;A

在线教育变革先从留学开始?

尚友.决胜.我是留学党--在线教育方兴未艾,不少项目都选择了留学相关领域.改变,会先从留学领域开始吗?影片<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赶上了中国留学大潮,在旧厂房里把"新梦想"一步步做大,这也是新东方和彼时那一批培训机构的写照.即使今天,留学相关业务(中介+语言培训)仍然占到新东方业务相当比重.在线教育淘金者瞄准出国的原因,首先因为市场大.利润高.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出国留学人数39.96万人次,较2011年增加5.99万人次--2009年后连续几年,每年

O2O模式的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线下商家的服务难整合

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兴模式,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给了这个领域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去年的资本狂热,为O2O的市场爆发带来了乐观预期,然而到了今年:大部分包含着O2O概念的项目弱点正显露无疑:仍然仅能以用户数量和流量"说事",商业模式不清晰,用户黏度不高,缺乏盈利模式.这开始让风险投资机构以更理智更审慎的态度来对待O2O概念的创业项目. 事实上,O2O模式的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线下商家的服务难整合,以及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从而难以快速形成一个体验顺畅的业态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