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控股(01999,HK)终于在内地版图上拼完最后一块拼图。
5月8日,国药控股第41家成员,国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在贵阳成立。至此,国药终于完全吃下最难啃的西南市场。
作为国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隶属于国药集团,2009年中期在港上市。当时国药集团给国控提出的目标是“2010年实现除西藏以外">中国内地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覆盖”。
由于今年3月,体量庞大的国药新疆药业80%的股份已经以7.358亿元的代价注入国控,因此这次深入贵州,意味着国控已经提前完成今年的扩张任务。国药集团一位高层表示:“对于西藏市场,集团考虑到物流成本和民族用药等因素,决定暂不进入。因此现在可以说国控已经完成了计划内的全国布点。”
这仅仅是国药医药配送帝国构建的第一步,未来国药控股将建立渗透至二三级市场的体系,60年前那个中国医药(600056)公司又回来了。
急进西南
贵州医药流通市场非常分散,国药的突然进入令当地企业感觉很紧张。
除了重庆医药控股的贵州省医药公司之外,贵州主要流通企业就只有康心、百颐等中小型企业。贵州九州通内部人士表示:“贵州没有大型的流通企业,基本上几家中型企业在争夺市场。”
国药控股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贵州分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入驻贵阳金阳开发区。对于这个大块头,上述人士认为:“国药进来之后,我们的压力肯定会变大。但他们形成势力也会有个过程。”
与进入贵州的长驱直入相比,国控进入西南重镇重庆所花费的周折就大得多。
4月2日,重庆市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国药控股重庆分公司正进行注册公示,而选择进入重庆的方式是重组当地企业昌野药业。
重庆市场历来是重庆医药的地盘,2009年初,曾有传言称国控将收购重庆医药,但最终国控浅尝辄止。重庆一直被认为是国药集团在西南地区最后一块铁板。
选择昌野药业,国控显然剑走偏锋。昌野年销售额达4亿元,在重庆拥有完整的医药配送体系,特别在乡村一级的市场中有独特优势,这一点连重庆医药也望其项背。另外,昌野还拥有500多家连锁药店,也是未来国控重庆的重要销售出口。
国控将在新公司中占股65%,并有望在5月份正式挂牌。昌野药业总经理助理周先勇表示:“目前重组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有不确定因素,但国控重庆成立后,昌野旗下的各项资产肯定会注入进去。”
重庆和贵州市场的落定,标志着国药全面进入此前从未涉足的西南市场。早在2009年8月,国控云南分公司就已成立,而国控西南公司则覆盖四川全省。
西南市场对于国药集团有着特殊意义。上世纪五十年代形成的医药流通体系中,北京、沈阳、天津、上海、广州为五个一级批发站,统一调拨全国药品供应,各地方建立二三级批发站与之对接。但随着改革开放,三级体系逐渐瓦解,各级批发站也另立山头,但流通企业集中于东部的格局一直保留至今。
上述国药高层介绍:“由于脱胎于过去的三级批发流程,因此国药在西南地区一直没有大的投入,这一次进入贵州确实实现了突破。”
密织网络
全国覆盖,只是国药在流通领域扩张的第一步。
上述国药高层表示:“辽宁、河南、湖南、四川、江苏、广西、甘肃等地的物流中心都在筹建或上马建设过程中,这也是集团历史上建设最密集的时期。”
物流中心为配送企业提供仓储支持,将扩大国药的覆盖范围。“每个物流中心我们的投入都在1.5亿到2亿元左右,这也是其他企业无法办到的。”
但光有覆盖是远远不够的。国药已经意识到在很多区域市场上只是充当一个总批发的角色。
国控重庆市场商务代表袁艳曾表示,目前国控重庆只做渠道,“每年2000多万元的产品,全部通过重庆医药的分销网络进入医院。”在国药控股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明确列示:国控在浙江市场主要供应英特集团(000411),达到国控年销售额的1%左右。另外,哈药、上药、南京医药(600713)等也都盘踞各自区域,国药很难渗透。
国药的进一步图谋是深入。上述高层介绍:“你可以看到在河南,我们和商丘、洛阳、濮阳等地都密集签订了一些合作协议,今后这些区域会成为国药向下渗透的样本。”河南是国内药品销售大省之一。
不仅是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国药也是有机会就谈合作。国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等高层今年年初的出访密集程度可谓空前。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大多提到,国药将参与当地药品供应体系建设,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国药的策略就是在每一个开拓业务的城市,都争取参与到当地的流通体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