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安全思考

本文讲的是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安全思考,金融信息系统外应用系统相互牵连、使用对象多样化、安全风险的多方位、信息可靠性、保密性要求高等特征构成了金融系统的突出特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和监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提高金融监管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金融行业网络安全为何面临“多重考验”?

  首先,充满风险的网络大环境不容乐观,恶意链接和钓鱼网站等的泛滥对个人与企业用户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网络威胁在不断地进化,金融系统中新旧业务渠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体现在:

  ·ATM机危险系数增加

  ·虚拟化防毒未能如意,安全是云计算的头号关注点

  ·APT攻击愈演愈烈,金融行业成为“重灾区”

  ·移动恶意应用爆发式增长

  在第三届中国网络安全大会(NSC2015)的CIO网络安全论坛上,岱达金融副总裁熊军认为,移动互联网强调体验,安全体系进行了大整合,移动互联网上的“云”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金融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使得金融行业业务接入方式多终端化,业务效果对体验更敏感,交易方式与频次变得碎片化,安全形态更加复杂,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更多样化。


▲岱达金融副总裁熊军

  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可做的安全是非常多的,整个互联网安全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综合的过程,从端来说就有客户端、传输端、服务端和云端等一系列的安全。熊军说:“安全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性的共享,安全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那么简单,甚至人为的问题,流程制度的问题要远远大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全问题是综合立体的过程,作为我们公司的负责人,我更愿意从流程、制度以及整个人为的因素去进行安全防控。”

  互联网金融风险有两个层面:信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但从业者往往注重前者而对后者认识不足。在互联网金融安全的业务层面,往往需要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传输问题

  SSL常用来为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身份认证和加密数据传输,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没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企业的数据是不加密传输的,也没有验证码,连简单的防机器攻击都没有部署。熊军说:“在涉及敏感信息时建议使用SSL协议来进行防护,而不涉及敏感信息时可以用HTTP协议。”

  ·签名问题

  ○交易签名/双因素认证

  在互联网金融之前,传统的金融行业有一整套完整的应对签名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就是做电子签名。

  目前真正做到电子签名的互联网金融只有两家——宜人贷和投米网,其他平台的电子签名大多数基本上都是伪签名,也就是PTF协议上面看似是盖了章,但实际上是没有经过数字证书的签名的,而一般投资者是看不到这种本质的区别的。关于签名问题在银行的解决方案里面是很完整的,最早的是基于浏览器的文件证书,包括软/硬证书以及1至4代的签名体系,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在电子签名方面做的非常不好。

  熊军说:“在国际上,比如一些跨国组织,他们使用双因素认证来替代电子签名。双因素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和所知道的两个因素,最普遍的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手机动态密码。”手机动态密码可以和双因素配合起来的原因主要是,手机是个人所拥有的,而交易密码是个人所知道的因素,手机这种个人所属物能够表明这是你个人发起的个人交易。

  双因素认证在目前互联网金融里面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在核心的交易环节就会启用证明是由本人发起的动态密码。之前传统金融行业经常用到的是软/硬证书,或是U盾,亦或是动态令牌,但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太繁琐了,所以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会启用比较简单的双因素认证。

  手机动态密码也会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个安全隐患比较低。第一个隐患是信用卡的复制;第二个是短信的延迟和到达率的问题对客户体验的影响。安全与便捷性之前是需要去平衡的,如果某个平台足够安全必定会给用户体验带来伤害。互联网金融业务安全对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甚至不同的交易平台的考虑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选择牺牲安全,有的是把安全看得特别重,所以双因素认证的方式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式。

  ○电子文件签名

  电子文件签名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交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同。传统金融业的方法是去银行办一个U盾或下载数字证书放到浏览器里面,从而对这笔交易进行诚信签名;现在用户选择下载电子合同之后,业务系统生成电子合同PDF文件并签名,用户下载已经签名的合同即可。但如今电子签名已经不是那么好实现的了,所以很多金融企业采用数字证书的形式,但这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对客户的体验带来很大伤害,对注重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来说是很难做好平衡的一种方式。

  ○数据备份签名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一个普遍的担忧是平台资金的安全问题。首先是企业的产品是不是安全的;其次是企业负责人是不是安全的,也就是内部人员问题;最后是用户个人账户是不是安全的,搁在里面的数据是不是安全的。解决此类问题就简单的方法就是备份,不管是冷备还是热备,但很多行业是连最基本的备份都没有去完成。熊军建议,互联网金融行业最起码的要求,或者说在安全方面的最低配置一定要去做的就是备份。

  ○后台日志签名

  当事故发生的时候企业可以进行审计,做得好企业有良好的审计系统,做的不好的企业最起码的要对日志本身进行保护,因为日志是整个审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把日志从备份的服务器挪到其他服务器的时候,日志是不是会被篡改是个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案是每条日志记录都做签名,在挪动日志的过程中保存原日志或日志记录的痕迹,即使被篡改也能找到原始日志源。

  互联网金融领域是一个新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领域,从纵深的发展角度看,整个领域需要找到自己的安全解决方案。安全与透明永远是互联网金融的终极追求,如果行业能解决安全与信息透明的问题,就能获得更开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宁飞虹

来源:IT168

原文标题: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安全思考

时间: 2024-10-28 12:57:16

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安全思考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热的冷思考

摘要: 互联网金融热的冷思考 当下中国科技圈,最热不过互联网金融. 13日下午,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金融分会场挤满了乌泱乌泱的人,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主会场.席地而坐的观众 "互联网金融热"的冷思考 当下中国科技圈,最热不过"互联网金融". 13日下午,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金融"分会场挤满了乌泱乌泱的人,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主会场.席地而坐的观众不停摇晃手中的物品充当"扇子",努力在满满当当的会场中获得一丝清

第一个是O2O,第二个是撮合交易平台,第三个是互联网金融

经纬中国合伙人 肖敏:我在2014年投资情况来看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O2O,第二个是撮合交易平台,第三个是互联网金融.从我个人投资出发来看,不适用于所有的行业,我认为从O2O和交易平台有三种境界,第一重是微创新和效率改造,重点是执行,很多的公司跟我聊的时候,一上来说我做了一个很漂亮的APP然后做一个O2O的项目,我一般建议你先做一个分析. 在交易平台和O2O创业里面,第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先搞定你和用户之间的需求,尤其是撮合交易平台,要搞清楚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的需求,我们把线上的执行放的重

华夏基金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有一群胆子越来越大的人和一群越做胆越小的人相互碰撞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胆大的人开始触碰禁区,而胆小的人却陷入了更加深层的思考与焦虑. 在3月末的时候,以BAT为代表的主要互联网金融平台逐渐的人气涣散.在3月26日, 余额宝等主要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都彼此传出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净赎回. "天天的在讨论,天天和那帮人聊微信."与BAT之间都有合作的华夏基金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随着热潮渐退,他也对理财周报记者提出了他对互联网金融的更多思考. 套利盛宴的放大镜

积木盒子创始人董骏:互联网金融P2P创业的那些坑

文/积木盒子创始人.CEO 董骏积木盒子创始人董骏:互联网金融P2P创业的那些坑虽然很多人觉得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已经说得太多,虽然难免模式之争或舆论是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金融创新的机会一定是巨大的.因为即使在银行服务已经非常发达的美国,Lending Club.Motif Investing.Zest Finance等仍然依靠奇思妙想式的创新,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在金融同质化.高大上化非常严重的中国市场,互联网金融的潜力根本不是问题.目前,在线理财.搜索贷款等花花草草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互联网金融遭遇寒冬 风控已成生存之本

本文讲的是互联网金融遭遇寒冬 风控已成生存之本,随着各路资本的相继涌入,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监管文件的密集出台,这个新兴行业也将逐步告别"野蛮生长",走上健康理性的发展之路. 行业变革的征兆已经初显.过去几个月,曾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掷千金的创投资本正变得日趋理性,互联网融资环境发生剧变,大量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进入融资寒冬. 谁能在这股寒风中屹立不倒,互联网金融的生存之道有哪些?在11月12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举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金

91金融许泽玮 + 华兴资本包凡眼中的互联网金融

摘要: 昨天参加了2014年度凤凰财经峰会,有幸听到了8位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者的心得这其中包括91金融许泽玮以及华兴资本包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梳理了一些要点,与你分享: 许泽玮: 昨天参加了2014年度凤凰财经峰会,有幸听到了8位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者的心得--这其中包括91金融许泽玮以及华兴资本包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梳理了一些要点,与你分享: 许泽玮: 金融服务中存在三个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专业知识不对称--比如:买房子最适合的银行是农行,做消费贷款则是

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 传统金融巨头的反思与绝杀

自2013年中开始,互联网金融就成为业界最炙手可热的概念,被各路英豪围追堵截,意图借此扬名立万.功盖千秋.传统金融模式岌岌可危,即使支付宝遭遇各种猎杀,但是新金融之势却也势不可挡.第三方支付.P2P.众筹.金融网销.互联网小贷.虚拟货币.理财APP等新兴模式都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金融. 危机在前,传统金融是否就该坐以待毙,还是严阵以待?他们有怎样的思考和布局? 互联网金融信息碎片化如何整合,互联网金融这一片复杂的江湖版图如何迎接"颠覆融合"?4月9日,由清科集团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

评论:互联网金融是一味药,但是药三分毒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正在业界掀起舆论巨浪.对于这个新事物,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三种腔调. 第一种是"鄙夷".一些银行人士认为,所谓互联网金融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只是在营销方式和渠道上有所变化,金融并没有"脱媒",而是"变媒",从柜台走向手机客户端. 我们必须回头看看:电子商务只是把货品摆到网上,但它推进了"消费者主权"时代.电子政务只是把政务流程摆到网上,但它推进了"透明政

九张图看懂互联网金融模式

摘要: 互联网金融,最近一两年最火爆的话题,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定义.谢平教授,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曾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提到: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 互联网金融,最近一两年最火爆的话题,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定义.谢平教授,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曾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提到:"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