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转向云计算时代,Web与桌面系统之间的融合也变得愈发紧密。看看似乎毫不起眼的网络浏览器:曾经只能渲染静态HTML的它们,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具备多项超能力、足以将网页转化为任何桌面系统级别效果的利器。
怀疑我的结论有些过于夸张?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看看今天要介绍的现代浏览器所具备的八项超能力。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看过之后,您对于浏览器能力局限的任何认识都很可能被彻底打破。
- 杀手级3D图像
运行在火狐浏览器当中的Epic Citadel演示:怎么样,已经像模像样了吧。
跟色彩斑斓的二维游戏《冒险岛》说吧。今天的浏览器已经能够顺畅发挥硬件加速以及WebGL技术的全部实力——JavaScript API让我们的浏览器与图形处理器成为盟友——从而在几乎毫无卡顿且无需利用插件的前提下带来强大的3D图形表现力(当然,前提是您的互联网连接达到必要水准)。朋友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我就分享几条链接,让大家一探浏览器3D世界的究竟。其中有IE测试体验页面(千万别错过其中的Hover)、谷歌的Chrome实验(特别是其中的Cathedral)以及经典《雷神之锤3》在浏览器内的演示效果——没错,WebGL就是这么强劲。
与此同时,火狐最近也一直在专注被称为asm.js的JavaScript子集,从而实现图形处理的能力的涡轮增压。这一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目前深受各大游戏厂商所青睐的虚幻引擎已经能够在Web上顺利运行——史诗般华丽夺目的“Citadel”演示就是最好的证明。
- 视频通信
要使用WebRTC,大家首先需要为浏览器提供使用设备硬件的必要权限。
忘掉Skype应用吧,Chrome、火狐以及Opera如今都开始支持WebRTC API,从而通过HTML 5在浏览器中实现对实时语音、视频聊天以及点对点文件共享的支持——而且完全无需使用恼人的插件或者桌面程序哦。
WebRTC的成功普及让很多期待已久的同志们颇为兴奋,但它受到各浏览器的广泛支持还是最近的事情。如果大家希望亲自尝试这项技术,请移步talky.io进行免费体验。(大家还需要另一位搭档——或者另一台PC机——才能实现互通。)Web管理者则可以访问WebRTC网站了解如何将这套前沿协议添加到自己的站点当中。
- 本地视频播放
说到抛开插件与独立程序的话题,现在很多网站已经能够利用HTML 5实现本地视频播放——看来Windows媒体播放器与Flash宣告终结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某些知名厂商已经加入本地播放阵营:YouTube提供HTML 5备选模式,而Netflix也开始在Windows 8.1搭载的IE 11上尝试这一机制——但目前只支持该浏览器。
大家可以在默认选项中选择通过HTML 5观看YouTube视频。
为什么其它浏览器遭受如此冷遇?答案很简单:HTML 5并不提供正式的媒体保护支持。万维网联盟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希望利用新的加密媒体扩展实现版权控制——不过这种作法受到电子前沿基金会及互联网活动家们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把数字版权管理(简称DRM)加入到开放标准当中完全是在胡闹。IE 11之所以最先受到Netflix的青睐,是因为微软在其PlayReady DRM中提供了一套临时性EME方案。
- 拖拽操作
将桌面上的文件直接拖拽到Gmail当中。
拖拽文件——还有什么比这项功能更具有桌面特色的?也许只剩下编译源代码了吧。不过虽然我们的浏览器还没办法生成自己的二进制文件,不过它已经有能力帮助用户直接将本地文件拖动到网页当中——这全靠HTML 5在背后起作用。在把文件通过拖拽放进Google Drive、Imgur、Facebook状态或者Gmail及Outlook.com的电子邮件信息当中时,在线与离线两个世界的界线似乎更加模糊了。
- 通知
对于大家特别喜爱的网站,Chrome与火狐能够以桌面通知的形式向用户推送通知,这部分信息将显示在屏幕左下方的小窗口当中。要使用这项功能,用户必须为其授予明确的权限;另外,支持这项功能的网站也很少——不过对于那些支持的站点来说,大家确实能够在打开大量页面选项卡时利用通知机制了解最新动态。
Hipchat与Gmail通知机制会在活动发生时弹出提示窗口,无需用户主动查看对应选项卡。
我在自己的台式机上允许Gmail与HipChat推送通知信息,这也大大简化了我的日常工作。比起在新消息到来时主动打开选项卡,我更喜欢现在这种瞄一眼通知再继续忙其它事的感觉。
- 编辑文档及图片等
需要一套强大的图片编辑器?试试令人为之着迷的Pixlr吧。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也可以利用Soundation或者TwistedWave等网站实现简单的图片调整。当老板打来电话,我们则能够在Google Drive或者微软的Office Web应用当中处理各类文档及电子表格等——二者也都提供实时协作功能。对了,差点忘了推荐Prezi——它强大的演示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写作“Pixlr”,但我却把它称为“告别Photoshop”
Web应用曾经在竞争当中处于严重劣势,只能在实在找不到桌面软件的情况下才偶尔发挥一点作用。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Web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让我们能够在浏览器之内搞定一切最迫切的工作。
- 离线工作
“啊哈”——我已经听见了同志们不屑的嘲笑声。“如果没有互联网连接,这些振奋人心、精彩绝伦的Web应用还能发挥作用吗?”先别得意,没有网它们也一样行。
谷歌现在能够在其Chrome浏览器当中实现各类应用程序的离线功能。Docs套件允许我们以离线状态查看文件——当然需要提前做点准备工作——大家甚至可以编辑文档、电子表格以及图纸资料。另外,Gmail也可以离线工作。
Gliffy的图表与流程图看起来与传统的桌面软件非常类似,但这可是一款货真价实的离线Chrome应用。
Chrome的离线功能并不局限于拥有谷歌认证的工具。任何一位开发人员都能够创建支持离线功能的Chrome应用,从而完成各类过去只能通过桌面类方案搞定的工作——例如本地数据保存以及与PC机硬件交互。(支持蓝牙吗?哈哈,大家不妨自己试试看。)谷歌甚至发布了一套开始菜单式应用启动器,从而帮助大家直接从任务栏中启动Chrome应用。
想体验离线Web所能带来的最佳效果吗?请大家点击此处查看我们汇总的最佳离线Chrome应用。
- Be an让自身成为操作系统: ChromeOS
惠普Chromebook 11运行的谷歌ChromeOS是一款小巧而便携的软件包。
最后我们来看Web浏览领域的巅峰之作:ChromeOS。这款由谷歌倾力打造的操作系统在本质上是一款经过深度调整的Chrome浏览器(惊讶吧!)并已经正式登陆一系列廉价上网本——这也是当今PC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新亮点之一。
如果无法连接网络,ChromeOS会失去一部分功能。另外,它也无法运行传统Windows桌面程序——不过在阅读过本文所列举的各种强大浏览器功能之后,大家不妨问问自己:在未来这还很重要吗?
就目前来看,支持传统Windows程序还是挺重要的。文章中提到的很多浏览器都涉及一部分相对年轻的技术,其广泛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Web浏览器将变得越来越强大、ChromeBook的可行性也将得到逐步提升,浏览器与桌面系统间的界线必然愈发模糊。在线还是离线?用不了多久,这样的硬性划分可能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