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陷“诚信危机”同行曝光业内潜规则

本报记者 罗小卫 北京报道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隐身IT幕后的赛迪顾问(08235,HK)这次竟然会成为IT新闻的“主角”,而且直接涉及咨询行业最为重要的“诚信问题”。  “处理不好,后果会很严重!”一位多年从事IT咨询的业内高管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此表达自己的忧虑。对于现在的赛迪顾问,他认为:“业外名声不错,业内很糟糕。”  赛迪曝出“造假门”  “这件事来得突然,我们这几天一直在忙这件事。”5月5日下午6:30,赛迪顾问副总经理王靖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王靖所称之事即为5月3日业内突然曝出的一则消息。该消息称,2010年4月,赛迪顾问因卷入IPO咨询造假丑闻,触怒中国证监会,而被正式立项调查。  据悉,此事件的导火索源于3月31日,正方软件IPO在创业板发审委召开第15次会议上被否。资料显示,正方软件成立10年,2009年度收入仅5300万,但赛迪顾问为正方软件做的研究报告中,称该公司在教学管理类软件领域超过25%市场占有率,而其依据是备受质疑的“客户数量累积”。  就是这一报告激怒了早就对赛迪顾问不满的中国证监会,此前赛迪顾问为包括立思辰(300010.SZ)、杭州新世纪(002280.SZ)、网宿科技(300017.SZ)、久其软件(002279.SZ)、拓维信息(002261.SZ)等数十家上市公司IPO提供过统计数据。  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曾称:“要特别关注同业对比,目前在IPO招股书‘业务与技术’中都要披露公司的行业地位及主要竞争对手,目前一些咨询报告如CCID(此处指赛迪顾问)等的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完全脱离了行业实际情况,没有保持咨询机构应该有的中立性、客观性,丧失了职业道德。”  “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证监会的调查。”王靖当天对记者介绍最新情况时称。  有证监会相关官员5月4日也对外表示,尚未调查赛迪顾问,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排行数据提供商若存在编造数据之嫌,则应调查。  揭露四大潜规则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眼中,赛迪顾问在IT咨询业内名气很大。  《华夏时报》记者从该公司网站介绍中看到,该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CCID。  业内有消息称,赛迪顾问在企业IPO中有四条潜规则:第一,只要给10万元就排名,具体排名,客户自己出,而后交回去给赛迪,赛迪根本很少去深入分析排名的准确性。第二,从来不和客户签署法律连带责任,就是说一旦出了问题,企业不能追究赛迪的责任。第三,赛迪不择手段地推动企业过会取悦于投资者,直接导致数据造假。第四,提供的数据有造假嫌疑,比如无法提供数据来源、数据推理过程、数据调研工作底稿。  “做事不能太过,说白了就是不能造假。”一位多年从事IT咨询的业内高管5月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赛迪出事的原因时称,“公司做大了,制度体系不合理,监督不到位,领导理念不行等等都有可能。”  “最早一批赛迪人还不错,后来走了一批,现在越来越差。”对于现在的赛迪顾问,该高管称,“业外名声不错,业内很糟糕。”  “处理不好,后果会很严重!”对于赛迪顾问的未来,该高管不无忧虑地说。事实上这从赛迪顾问出事后的第一份公告中也可以看出。在其5月3日的公告中称,“董事会在此确认并强调:该文章已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此提出强烈谴责,并保留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及追究赔偿的权利。”  “这件事对于咨询行业来说也许是件好事。”5月5日,正在中国台湾出差的易观国际总裁于扬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提出不同看法,“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提醒大家应该老实做事,不是拿钱办事就好了,应该保证第三方的独立性、公正性。”  于扬同时透露:“现在比较出名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曾给我打过电话,提出希望调整易观研究报告中关于他们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问题,有的甚至直接暗示,需要多少钱说个数,但我最后都没有接受,从不干涉分析师的独立性、公正性。市场总有竞争同行,帮这家做,下次他的竞争对手找你怎么办?”不过对于网络公司的具体名称,于扬没有透露。  市场普遍观点认为,目前市场上一些小的咨询机构普遍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对于这个行业问题,于扬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一是靠行业自律。二是靠市场的手段,这里并不是指拿钱办事,而是咨询公司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并被市场证明公正性,即市场的公正性。”  但是咨询服务业无论未来在
中国市场如何发展,对于赛迪顾问来说,现在如何面对“诚信危机”显然是当务之急。

时间: 2024-09-03 13:52:09

赛迪顾问陷“诚信危机”同行曝光业内潜规则的相关文章

山东菜贩储运白菜喷甲醛保鲜剂成业内"潜规则"

近日,山东有媒体 曝光,有菜农使用甲醛对大白菜保鲜.另外,山药.蘑菇等蔬菜也被曝出使用甲醛溶液喷洒和浸泡.知情人士称,使用保鲜剂几乎成了业内的一个"潜规则",确实有人自己配制甲醛溶液,用来喷洒保鲜.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场的大白菜主要来自邻近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称,短途运输无需保鲜,只有少数来自外地.但据了解,南京市场虽然对蔬菜入场有严格的检测要求,但甲醛却并不在检测项目之中. 曝光 甲醛保鲜 成业内"潜规则"? 据山东媒体报道,有市民反映,他发现白菜使用了一种有强烈刺

山东菜贩储运白菜喷甲醛保鲜 保鲜剂成业内"潜规则"

近日,山东有媒体 曝光,有菜农使用甲醛对大白菜保鲜.另外,山药.蘑菇等蔬菜也被曝出使用甲醛溶液喷洒和浸泡.知情人士称,使用保鲜剂几乎成了业内的一个"潜规则",确实有人自己配制甲醛溶液,用来喷洒保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场的大白菜主要来自邻近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称,短途运输无需保鲜,只有少数来自外地.但据了解,南京市场虽然对蔬菜入场有严格的检测要求,但甲醛却并不在检测项目之中.□现代快报记者马薇薇贾磊曝光甲醛保鲜成业内"潜规则"?据山东媒体报道,有市民反映,他发现

用友致远陷佣金门软件商自曝潜规则

每经记者 黄清燕 实习生 徐冰玉 发自上海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份"用友致远行贿"清单的帖子牵动着一向低调的协同软件厂商--用友致远的神经,而作为用友致远的第二大股东用友软件(600588,SH)也被卷入其中. 政府机构.名企被曝收佣金 在<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行贿清单"中,显示了从2009年2月至12月间,用友致远四川区.北京直销.行业部等多个销售区域及部门支付客户佣金的情况. 这张清单上包括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详细名单.每笔业务单的返还金额.收款人等众多

房地产开发商自曝业内潜规则

5年时间200万炒成两个亿 本报记者 王俊秀 实习生 谭伟 5年前,花费约200万元买地:5年后,盖了商品房出售,获纯利两亿元.百倍的利润源自高涨的房价,而背后却是一个一个的房奴. 刘生(化名),一位来自南方某城市的房地产商人,涉足房地产行业已有20多年.正是他,上述项目的开发商,日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这个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暴利故事,还有房地产业内鲜为人知的潜规则. 他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时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们开发商利用历史的机遇赚了不少钱,是该转型为民众做点事了." 房

高朋售假事件或成导火索 团购行业陷诚信危机

资料图 编者按:售后无保障.缺乏行业规范.发展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5420.html">前景不明,大批中小型电商网站已经死亡或者正在死亡.其中,曾如火如荼的团购网站似乎也随着天气进入了初冬.冬天来了,春天还有多远?团购网站"剩"者为王的预测会不会成真?下一个倒下的又会是谁?中新网IT频道特辟"团购生态观察"系列追踪报道,剥去团购乱象,还原团购真谛. 也许这是团购行业最艰难的时期.业内在纷纷

网络房源挂羊头卖狗肉陷诚信危机

南都漫画:张建辉 有了网络平台,本以为轻点鼠标足不出户,海量的房源信息便唾手可得,可事实上比较不幸的结果是,一腔热诚的买家被纷繁芜杂.真真假假的海量信息扰晕了头,往往一连十个电话过半都是白打,不是告诉你这个房子已被卖掉,就是提醒你标注的价格早已过期,或是你心动的某个朝向.某个楼层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愤怒的同时还有很多人要为浪费的时间和电话费叫冤,可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网上找房鱼目混珠的现实. 曹雪芹很早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假作真时真亦假.在利益驱动之下网络房源诚信缺失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曙光股份陷诚信危机子公司业绩描述自相矛盾

证券时报记者范彪 曙光股份(12.56,0.06,0.48%)(600303)的诚信将面临严峻考验. 在查阅曙光股份转让上海曼哈顿股权的资料过程中,证券时报记者发现,除昨日报道中提到的该交易存在隐瞒关联交易的嫌疑外,更为严重的是,针对上海曼哈顿的盈利状况,中介机构在资产评估报告书里"持续亏损"的描述,居然与曙光股份近3年的年报描述完全不同. 评估机构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一段中表述: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根据本次评估的资产特性,以及由于我国

两个女人的潜规则

如果知道斗垮小思最终会砸了自己的饭碗,陆娜娜还会不会出这个昏招?或许,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欲望的蒙蔽下,这样的选择才是最理所当然的.不然,人们怎么会说"利令智昏"呢? □文/宋麦文 出名要趁早 在爱购网上,有个著名的排行榜.上榜的都是确立了江湖地位的名店.陆娜娜的女装店一直在这个榜上傲视群雄.话说爱购网刚上线,陆娜娜就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陆娜娜有门路,出货量大,不时可以买断一批货,这就形成了她的"杀手锏"--独款.陆娜娜靠着独款优势形成良性循环,加上电子商务刚起步,

起底退票费用高这一潜规则

在平台开放之后,携程旅行网又一次的被指机票退票费用太高. 7月13日,央视曝光携程,一个旅客在6月27日购买北京飞往青岛的旅行套餐全价票,没过多久,申请退款时发现总票款是1057元,被收取退票费用竟然高达473元,只有退还584元,退票费用超过总票款的40%. 但是按照航空公司全价票退款规定,则是起飞前退票收取5%,起飞后收取票款的10%. 一位OTA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退票费用高是行业内潜规则,并不是只有携程一家."'加价+高退票费'就是现在小规模代理商在OTA平台上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