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繁荣之苦”

文?/?本刊评论员?李?靖  “繁荣焦虑”中的国人  西方有句谚语:世界上的一切都怕时间,而时间惟独怕东方人。这是很早的时候忙忙碌碌的西方人在感慨东方人的时间感和生存状态。不过换个角度看,能让时间惧怕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不妨理解成一种东方人对时间和忙碌的超越。千万不要小瞧了东方人的这种放松功夫和精神之美。最近的大片《盗梦空间》不是让人有了新的发现嘛:原来懒洋洋睡倒的人也是这样的忙碌、这样的惊心动魄啊!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可远没了这种精神之美。最近一位到中国来的美国人在《洛杉矶时报》发文——《中国的繁荣焦虑令人惊讶》。要感谢他创造的“繁荣焦虑”一词,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说:中国之行最让其印象深刻的不是政府发布会的内容,而是与中国人谈论日常事情时所透出的担忧:毕业生就业带给人们的担忧、新婚夫妇对住房价格上涨的烦恼……在这位美国人眼里,中国人俨然正在饱受“繁荣之苦”!  效率越高,人越累?  其实,中国人当前的“繁荣之苦”简直是信手拈来:iPad和iPhone4国庆前在中国上市,风餐露宿般的排队人群里,居然有人扛着袋子装现金,结果人家还限定每人只限购两台,只好向路人“求救”充数。而为了买台iPhone4,有人居然排队77小时!……  中国人繁荣是繁荣了,但深陷“繁荣之苦”也是真的。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做事情的效率其实已经大大提高了,比如:从北京到深圳出差,现在坐飞机三个小时就到,这个距离要放在古代,这一个来回估计得搭进去小半年。但效率明明是提高了,人们却没有为此更轻松,焦头烂额的人反而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恐慌的中国  笔者近期有次出差,当时车上坐着几位家长,一谈起孩子的教育就苦不堪言(教育问题已经浓缩了中国人太多的繁荣之苦)。听他们讲孩子报各种学习班的苦恼,讲家长心里的纠结,讲个别老师怎样吓唬家长。笔者实在忍不住了,说:要是豁出去了,一些班咱就不报怎么样呢?得到的回答是:几乎所有同学都上学习班了,总不能让自己孩子连起码的班都没上吧!更何况谁不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呢?  说当前的教学是一种类似于恐慌式买房的恐慌式教学,估计没什么人反对吧。  可问题是,这个“起码”的要求也太高了!最恐怖的是:“码”不仅在不断被别人抬高,而且为了自己孩子最优秀,家长也在“自己加码”。这可真是没有办法。  想起商场上的一些故事,也很有些类似。说市场上老王和老赵都卖东西,谁来得早谁就能占最好的摊位,最初谁先到谁就占好位置,但俩人几年争下来,早就争到了半夜三更就爬起来往市场赶的地步,也不管是不是有顾客。甚至赶上重要日子,老赵索性卷着个铺盖到市场上睡去了——老赵不仅在担心顾客,而且还担心自己在竞争中失败,即使这个失败与顾客已经关系不大了。  想想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并没比争摊位的两位强多少,企业家很多焦虑不就是在这种相互之间的恐慌过程里被放大了吗?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提出个“急中国”的说法,说中国人现在干什么都急。但是似乎“恐慌的中国”的说法应该更为准确,因为恐慌,所以着急,而且恐慌的触发点很低:不仅因为怕失败而恐慌,甚至不够成功也会恐慌。  中国人的繁荣之苦,就是恐慌之苦。  越繁荣,越考验“耐饿”能力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恐慌,都不得不承认——对恐慌的抵御,是我们这个时代必备的生存能力,否则不仅徒增烦恼,而且在增加着失败的几率。  有人说了:忧患意识强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把事情做成功的人忧患意识都强。确实如此,但忧患是理性的,恐慌则是非理性的部分。  比如:最近两年MBA教学在中国金贵起来,相比于经济波动中出现的大量“镀金”需求,MBA教学资源比前些年要稀缺——稀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最基本的恐慌源头,很多东西因为稀缺而价值陡增,因为稀缺而让人趋之若鹜,商家也常常利用自己稀缺的一面而激发出恐慌来——这就是饥饿营销。但是,“被恐慌”的结果常常是不理想的:一方面MBA报名人数猛增,随之而来的就是今年的价格大涨,另一方面恐慌之后带来的就不再是稀缺,而是泛滥了。相信过几年MBA学员大量毕业,新的一次MBA贬值又会到来。很多恐慌虽然由稀缺引起,但恰恰在恐慌之后,稀缺也就要消失了。  所以,虽然我们的“饥饿感”和恐慌常常被煽呼起来,但是千万别被饥饿感干扰了判断。  越是繁荣的时代,越容易“饥饿”,也越考验我们的耐饿能力。  我们需要游牧民族的基因  而“抗饥饿”的能力在哪里呢?  想起前文提到的一种有趣现象——现代人的效率虽然大大提高,但生存状态反而更紧张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悖论?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做得更多,也不是节奏更快,而是怎样让做的事情更重要。但现代的繁荣带给人们的,恰恰经常是做得更多、节奏更快,而重要的事情反被埋得更深了——不重要的事情却常常让人产生饥饿感。  以前“管理境界”文章里曾提到过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心理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农耕的生产方式更强调对人的服从性、依赖性训练,这样整体效率是最大化的,而游牧民族则更强调独立性训练。但最近笔者有一个想法:商业文明的特点应该是更接近游牧文明的。不是吗?商业社会里,每个人都像一个猎手,在商业丛林里捕捉猎物。而服从和跟风,恰恰是经常误事的——稀缺的才是值钱的,大家都一样固然让人心里踏实,但抓到怀里的常常是并不稀缺的普通货色。  所以,进入商业繁荣的社会后,中国人出现的繁荣之苦,相当程度也可以理解成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之间的矛盾。这是很有时代特色的苦恼。具体到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目标的错位感——我到底是跟人们差不多好呢?还是“缺心眼”一些,直取对自我实现很重要的“猎物”好呢?  而抗饥饿的能力,就在怎样改变一些头脑中的文化基因上——减少依赖性基因,增加些像游牧民族那样直取猎物的独立和勇敢的基因。  什么时候中国人修炼得在商业社会也能让时间害怕了自己:不管时间流逝,也不论世事纷扰,都能保持精神的独立性,让精神世界完满而恬静,什么时候中国人可算是不仅物质繁荣,精神世界也极大繁荣了。管理  责任编辑:杨?光  “慢慢来”的孙宏斌:需要稻盛式涅磐?  孙宏斌又回来了。这位在IT圈曾挑战了柳传志,到了房地产圈则向王石下战书的“黑马”,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  不过这次,孙宏斌有点让媒体失望,因为“黑马”没有发出什么爆炸性的声音,只是掌管的融创中国公司在港成功IPO,并相应地进行媒体见面。相比于以往的高调和迅猛,这位顺驰创始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常说“慢慢来”。  孙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以前的孙宏斌与其他地产商的真正区别是梦想不同:一般地产商都梦想挣钱,而孙宏斌的梦想是称王。在联想时,25岁就成联想少将,比杨元庆资历都老,但他的目标是称王,于是被送进了班房。出狱之后的孙宏斌仍然不断用顺驰向世人证明:我就是王。但公司终如脱缰野马般失去了控制。  而现在,孙宏斌说:“年轻的时候,相信自己的努力,总觉得所有机会都要抓住,现在只要抓住能抓住的机会就好,慢慢来。”这位曾经的地产狂人还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希望把融创做成一个健康的公司,“相对于规模而言,我们更重利润”。黑马,已成了白马。  强调梦想的孙宏斌,目前把梦想放在了利润的成绩单上,而不再是规模和圈内称霸。这样的涅槃,对一个企业家而言无疑是值得尊重和喝彩的。  点评:  孙宏斌的新亮相,让人们诧异又惊喜,最多的褒扬是:孙宏斌学会妥协了,开始像一位懂得隐忍的政客了。但笔者倒觉得,在孙宏斌身上本就不缺少妥协。想当年与柳传志发生矛盾,被送到监狱关了四年后,本来可能怒目相向的事情,却以孙宏斌主动请柳传志吃饭认错而有了新的开始。此后孙宏斌的发展与柳传志的帮助也分不开。  孙宏斌缺少的本不是妥协。此番孙宏斌的调整引发普遍的喝彩,但仍有种缺了点儿什么的感觉。缺了什么呢?笔者觉得,如果真发生质变的话,孙宏斌缺少了一种稻盛和夫的精神。  稻盛和夫精神的核心是“敬天爱人”。首先是对“天”(规律、本真等)的敬畏之心,缺少敬畏之心的商人,被逼出再多妥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而爱人则是做企业的利他之心。对员工、对社会的忘我投入,反而让稻盛和夫获得了很多。  总感觉孙宏斌的梦想在从“王者”到“商人”的飞跃之后,再注入稻盛和夫的“敬天”和“爱人”精神,才更接近于一种质变和从人到神的蜕变了。  否则,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与对称霸的追求距离到底有多远?并不好说。  “壹基金会中断吗?”“有可能。”“会有这么严重吗?”“有,你和我,我们都不能理解的严重性。”这是近期柴静专访李连杰的一段
对话。  李连杰坦言:“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被希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加专业化、透明化发展的人质疑了。”  应该说,始终没有获得独立进行公众募款资格的壹基金,已经走到了中国法制能够允许的边缘,下一步怎么走?李连杰说:“我选择在黄灯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  点评:  壹基金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其“壹”的哲学:“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无数个最小的“1”里蕴含着最博大的力量。  而一步一步走到法律边缘地带的壹基金,真是到了最需要这种“壹精神”的时候了!你不能裹足不前,但也不能着急几步并一步而把事情搞坏——而是“慈善事业的发展=每天小一步+每人一小步”这样持续不断的力量突破!管理  主持人:李?靖

时间: 2024-07-29 21:36:09

中国人的“繁荣之苦”的相关文章

魏建平:创投不差钱

初见魏建平,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朴实.随和.从上海七零四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到亚商企业咨询的副总,再到转战成都,任成都新兴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建平的职业生涯不可谓不丰富.然而就是这种丰富,使得他在创投这块土地上耕耘得满足,且收获丰盈. 在西部"深扎根" 魏建平本科在浙江大学学习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作为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的昔日弟子,毕业后顺理成章的在上海七零四研究所任职,开始研究生涯. 研究工作枯燥而辛苦,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都还是"大锅饭"制度,研

学习PE好榜样:投资创业板指南

创业板启航,投资者应擦亮双眼.创业板公司处于成长期,业绩波动较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若投资创业板,犹如雾里看花.对PE.VC而言,创业板固然是苦尽甘来,但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防范风险应放在第一位. 此时投资者不妨听听PE.VC的 意见,毕竟投资成长型企业是他们的专长. 本期<投资有道>采访四位PE.VC合伙人,这些完整经历创业板"难产"历程的投资家,对分辨企业优劣和成长潜力上有着独到的眼光. "70%的上市公司,我不会去投资",优势资本有

评论:谁让我们饱尝产业链末端之苦

文/盛培德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RBCCapitalMarkets知名分析师迈克·阿布拉姆斯基(MikeAbramsky)估计,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目前在美国市场每周售出20万台.阿布拉姆斯基在报告中称,iPad--这款"神奇而具有革命性的产品",今年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将为500万至800万台.而苹果近期也正式宣布,iPad在推出28天内的销售量就达100万台. 显然,乔布斯这个IT达人成功地复制了iPhone的市场狂欢,他正自得地品尝着又一场餮饕盛宴.当超级利润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之时,有人

中国内地电影票价依然浮躁离繁荣还有多远?

香港市场比起中国内地实在显得太小.太小了,但有更多选择.显得更成熟,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离成熟还有相当大距离,离电影市场繁荣还相当远. 一年一度的"贺岁档"即将杀到,又到了电影"抢金"黄金时段.去年这个档期票房是16亿元左右,有行内人乐观估计,今年这个档期会达到20亿元.自2002年起,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每年均以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增长最高的国家.占据了中国电影绝大部分资源的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建国大业>庆功会上宣称:未来1

曾经苦逼的社区生意可能因移动互联网而站起来!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原文标题:移动社区系列之开篇:社区人站起来了 摘要:如果说互联网广泛地改变了中国,那么互联网上的社区给中国人带来的是更为纵深的改变.移动社区让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有了自己的"组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各个群组发言.交流.达成共识.借助移动互联网,中国人意外地找到了通往开放社会的小径. 曾经苦逼的社区生意,这一轮有可能因为移动互联网而站起来. 做社区的都是骨灰级爱好者,但在PC时代,他们都做得很苦.很累,老社区往往都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中

看《不死的中国人》,感触颇多

记得以前看过自媒体人罗振宇做过一挡节目,推荐了一本书叫做<不死的中国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这几天闲着无聊就买来看了一看,不看不知道,看了果然颇有感触,因此今天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这部书的主题思想,同时来结合这本书来谈谈今天的话题"为何小公司招不到人". 都是我个人的歪谈和歪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一.谈书 <不死的中国人>作者是意大利人,这本书也是写给意大利人看的.书中描绘的现象如下,因为限于篇幅因此我用"罗列文风"表达,希望能缩短大家对本书

网络社区可成为当代中国人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平台

网络社区不该只是网民爆料"维权".揭露社会假恶丑的"出气口",它同时可以成为当代中国人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平台 "网络社区里有很多温暖的故事,也有很多善良的人.我感谢网络社区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圆了一个彩色的梦." 近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首届互动网络社区高峰论坛上,被网友称为"最美的支教老师"的蔡加芹讲述了2010年她在网络社区发帖,带领10名山区小朋友参观世博会,创造网络爱心接力的故事,感动了到会的每一个听众. 中国的网络社区

嵌入式的苦逼从何而来

有位博客中交得的朋友许雪松接受CSDN专访,深入理解嵌入式开发,很好的一篇访谈,招来的一片评论是,嵌入式不能学,挣钱要比从事互联网的难,那是高富帅的事,接着而来的,会不会又是什么穷三代之类的,呈现出的似乎是,IT男女尽苦逼,做嵌入式的,是苦逼中的苦逼.这令我意外.进而我想到,真正让人陷入苦逼境地的是什么?在这一些评论中,市场.工资.买房子.娶媳妇什么的都可以有,唯独不见"我自己".技术.市场会变,而到了大学阶段的学习,以及在工作以后,从事的领域相对而言在一定时期内还是要固定一些的.有些

被“逼”出来的分布式光伏市场繁荣

光伏电站跑路条做规模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那么,接下来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戏称,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繁荣是被"逼"出来. 此前,很多大企业瞧不上分布式市场,不愿意做,因此给了中小企业一个机会.不过,中国光伏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闪变,如果还按以前的路子,恐怕会有日薄西山之感.企业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得有新玩法,必须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创新发展模式,包括心态.战略角度.商业模式等. 而这些,恰恰也正是当下不少做分布式的企业的迷茫所在. 日前,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就分布式光伏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