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阅读渠道,从纸质媒体走向数字媒体,从PC互联网迁移到移动互联网。阅读行业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看待快资讯和深阅读的创业机会?在移动阅读行业,技术出身与内容出身的创业者各有哪些核心竞争力?又将导向怎样的盈利模式?移动阅读行业还有哪些投资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龙宇、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浦晓燕、创新工场合伙人赖晓凌、基石资本合伙人林凌等。
龙宇:内容与渠道变革的循环接力
过去几年中,阅读领域经历了又一轮渠道成熟的过程,走向了新的以内容为王阶段。
不难发现,人们阅读的渠道从纸质媒体走向数字媒体,从PC互联网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两年前,我们曾提出,数字阅读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未来的消费形态;而今天,它已成为一种现实。
可以看到,功能型的阅读基本已实现数字化,仅有少数小众高端的内容留存在纯粹的纸质端。而数字化本身的形态不再单调,阅读可以从文字延展到其他形式的内容,演变为一场深刻的感官体验。
而在表象之下,人类的阅读行为经历着更深刻的重构。在各种信息检索的推动下,人们更加容易获取知识性的内容,而渐渐不再依赖记忆的存储,旧有的知识体系正在被不断解构。阅读从知识习得的功能中解放出来,承担起其他的功用,“头脑体操”即是其中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深度阅读,人们可以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大脑挖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人脑的深度思考。
快速资讯的阅读,从过去松散的社会化推荐,走向今天成体系的、基于数据和技术的精准提炼和推送。而在深度阅读方面,社交化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兴趣需求。在豆瓣这样的社区中,一起阅读的人,不一定与你有着强社交关系,而是基于兴趣而产生相似的阅读行为。
多样的阅读方式和多元的内容会在下一个阶段并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微信上信息如此巨量,却仍旧不能承担手机用户全部的阅读入口。如果腾讯借助自己的数据积累占领阅读市场,我们是否可以马上假设今日头条这样的公司被很快取代?其实不然,人们还是需要细分的社区,在长阅读和短阅读、信息型阅读和享受型阅读,功能型阅读和训练型阅读等等之间做出自主的选择。
在此循环中,独特的内容和视角再次被提到比渠道更重要的位置,等到内容本身发展到一个水平,又将出现下一轮由技术革新推动的渠道之争。
林凌:关注移动阅读的三种投资机会
我们过去沿着出版的路子开始关注移动阅读。一方面是网络原创的阅读内容,从PC端向手机端的迁徙,模式基本上是作者发表文章,按千字计费,在平台和作者之间分成。另一方面是线下出版社和民营书商,把图书版权做成电子版权,通过中文在线,切入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由运营商和平台分成,平台是否与作者分成,则取决于版权在谁手上。两种路径的差异就在于版权的形式和来源。
但是,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再囿于单向度的创作和阅读。在手机端,读者的反应速度更快,参与感更强,“内容-评论-内容”的流动越发迅速,读者的互动会影响作者的内容生产。虽然在PC端也有类似的互动,但通过移动端,读者可以无所不在地施加即时的影响。
对作者来说,移动端改变了他们的创作和传播路径。作者可以脱离原有的平台进行创作,采用自媒体的形式推广自己。
而App端的编辑导读亦很重要,在作者和内容尚不知名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强的整合和推荐作用,让内容获得认知。我们看中移动端编辑的能力,能否对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出针对特定人群的专辑划分。
总的说来,我们在移动阅读领域关注三种投资机会。一种是基于平台的投资,把内容从Web端网站迁移过来,做有偿的阅读。这需要考验平台吸纳内容的能力——能不能说服内容聚集到这里,通过什么方式聚集?手机端的内容呈现形式与Web端有很大差异,同时需要重新按照移动互联的逻辑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用户,有了足够的流量积累才能做平台的业务。
第二种是作者内容的投资,需要时间去培养读者对作者的认可,风险性较大的同时,也有更广的想象空间。内容流行与否不是投资人一眼能够看准的,我们通常会考察,内容是否适合移动,粉丝是否具备延续性,有没有对内容做进一步衍生开发的可能。如果只是纯粹的内容分发渠道,我们并不看好。
第三种是移动阅读的数据分析。数据从哪里来,通过什么技术拿到阅读人群的数据,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客观地说,中国移动通过移动阅读基地掌握着目前最为海量的移动阅读数据,有进一步挖掘的可能;而安卓和iOS平台上的移动App数据还有待继续积累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