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快书包CEO徐智明近日在微博上公开叫卖快书包,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创业公司,曾试图成为网上711,并以一小时到货的配送服务被人们所熟知。但眼下,快书包的
快书包CEO徐智明近日在微博上公开“叫卖”快书包,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创业公司,曾试图成为“网上711”,并以“一小时到货”的配送服务被人们所熟知。但眼下,快书包的资金链已接近断裂,徐智明正寻求将快书包出售。
快书包成立第一年,主要售卖的是图书,公司自建物流和仓储,且实行运费全免。2011年,快书包在微博上一炮而红,从而节省了一大笔营销费用。自成立起,快书包一共融了约2000万元人民币,不过,这些资金并没有让快书包支撑到最后。
就在不久前,同样主打“一小时送达”的美国杂货投递创业公司Instacart却筹得了2.1亿美元的资金,估值更是高达20亿美元。Instacart与快书包同样是“快”,但两者眼下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那么,快书包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一小时送达”是伪需求吗?
快书包上线之初,主打的是图书品类。显然,书籍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进行很好的比价,但这一品类的硬伤是,书的利润相较其他品类更低。即便后来快书包开始将目光转向进口食品与进口日用品,推出了“爱抢货”项目,但显然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
除了图书品类的利润低,更重要的是,购买图书的人对送达时间并没有那么敏感。消费者确实希望图书能够尽快送达,但他们更希望获得低廉的价格。换言之,用“一小时送达”的要求做图书配送并不是很妥当。
在此基础上,快书包采取自建仓储的方式提供一小时配送,这意味着公司需要在单位面积中设立一个配送站,提供物流服务。然而,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畅销书来维持高销量,单位面积区域的用户密度无法支撑自建仓储所带来的成本,而区域外的用户又无法下单。这种情况下,配送站的人力资源就不能被有效利用。而无论有没有订单,配送员的薪酬都要照付。
况且,没有运费收入,加上毛利润和客单价上不去,都是造成快书包资金不充裕的原因。
应该说,快书包的一小时配送确实解决了某些问题,是一种理想化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模式对人力和服务的要求过高,并且只能适用于区域化市场。“一小时送达”看上去有些过于追求速度了,这对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甚至整个供应链成本,都带来了不小压力。
徐智明曾在微博上称,“快书包自采货物、自建仓储、自建物流、一小时到货的模式,可能是个错误的方向。一小时到货有需求,如阴雨天的雨伞、晚餐前的茅台等急需品,但是集中这些需求,支撑整个网站快速增长,确实很困难。我们努力挖掘更多具有这种特征的商品,但四年来,找到的还是不够多。”据了解,快书包这几年主要赔在人力上,每年都要贴上三百万元,五年一共赔掉一千五百万元。
与快书包不同,美国创业公司Instacart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单一品类作为突破点,而是选择日常杂货作为经营的重点。这些杂货都是Instacart从当地零售商挑选而来,从农产品到熟食、酒、零食,再到化妆品等一应俱全,并且只通过手机发布。
众所周知,很多个人和家庭消费者常常会对某种食品和调料产生即时需求,比如,没有某个品牌的番茄酱就无法做出一份好吃的披萨。因此,消费者对于一小时送达服务有了很强的需求,也往往愿意为解燃眉之急的服务付费。品类及其对应的用户需求的巨大差异,是快书包和Instacart命运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
而在物流和人力资源方面,Instacart也尽量让自己变得很“轻”。据悉,一旦用户通过Instacart下单,程序就会通知购物配送员,告诉他们去哪家商店,所购货品位于哪个货架通道中的哪个货架上。为了提高效率,每个购物配送员同时按几份订单采购商品,一次通常要购买六七十件商品。如果一位客户从三家商场订购了商品,那么Instacart会派出三位购物配送员分别前往这三家商店,并让他们在购物后汇合,再将各自购买的商品合在一起送货上门。
当然,这种配送服务并不是免费的。如果消费者要求配送员一小时送达,那么就需要额外支付9.99美元;如果希望3小时内送达,就要额外支付3.99美元。目前,配送费是Instacart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难发现,Instacart的优势在于没有仓库、没有存货、没有货车,一切都是靠软件来集成各方,因此它的成本很低。
从这个角度看,高效配送服务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其运作效率,以及能否与用户的需求相匹配。尽管“一小时送达”服务的需求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用户并不愿意为这种“快”来付出更多的溢价。大多数情况下,用户需要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与合适的服务,因此,企业应该考虑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物流解决方案,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对于类似快书包这样的“小而美”的网络零售模式来说,如何找到物流的差异化,以及差异化中的规模化,是其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