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现象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中。
不曾谋面的人通过网络结识、认同。在形式上有QQ群、论坛,以及各个联盟协会;在内容上有考试群、交友群、工作群……
“群”因不同的目的而建,集结一批拥有相同特性的人。他们拥有共同的需求,共同的认知,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志同道合”往往是引导他们走到一起来的关键所在。
“群”现象扫描
现象一:“群英”求职
小希,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是头等大事。
每天,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阅览招聘信息。然而一个月下来,她发觉自己力不从心。
“整个寝室只有我在找工作,孤军作战,很少有什么收获。”小希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希加入了找工作“群”。“这些"群"每天会有招聘信息发布,且有针对性。大家互相交流,对自己找工作帮助挺大。”小希说。
现象二:“群”爱摄影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梁朝文从10岁开始接触照相机。
随着摄影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喜欢搞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摄影俱乐部、摄影协会。梁朝文想,如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摄影心得,就好了!
他报名加入了几个摄影俱乐部,结识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时常一同切磋技艺。
现象三:“群”起“攻”之
PX项目是厦门投资的工业项目之一,因为环保问题,引发部分厦门市民的不满。这些市民利用网络组成一个维权群体。他们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加强联系,自发组织了“散步”活动,公开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终促成这一项目搬迁。
现象四:成“群”结“对”
作为一名单身人士,李小风在自己创建的“相亲群”里贴出了这样的公告:“汽车渴望公路,花草渴望雨露;灵魂渴望超度,心灵渴望归宿;而我本人渴望一个媳妇。”落款是“一个光棍的呐喊”。
李小风说,创建这个“群”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朋友们相互交流,自己也想找个女朋友。尽管自己现在还是单身,但这个“群”已帮助不少单身男女解决了个人问题。
“群”“放大”人们的生活空间
纵观“群”现象,人们不难发现,这些“群”不问身份,不问出处,让网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轻松顺畅。
爱好摄影的梁朝文说,俱乐部里各种行业的人都有,但自己并不太在乎各自的身份地位,既然对摄影有兴趣,就一起切磋、沟通和交流。
李小风说,“群”现象之所以出现,其原因在于,随着现代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之钢筋水泥的都市空间,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生活圈子更为局限,“剩男、剩女”多了起来。“群”的出现,不仅放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人们的生活圈子,而且生活内容变得丰富。
此外,“群”所具有的便捷性和集中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有一次,去广州参加一家企业的面试,当时因为时间仓促,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住所,幸好通过QQ上的"广州工作群",找到一位师姐才解决了住宿难题。”
“在这条求职路上,QQ群里的朋友们,不仅及时提供有效的招聘信息,而且一直鼓励我勇敢前行。”小希说。
“群”意有偏差,入“群”需谨慎
在“群”里,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观点,进而引发与他人的互动,这时候就有可能产生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意义……它既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凝聚力,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例如,互联网论坛区的跟帖,在同一议题下,容易造成群体的情绪感染或同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师郭小平说。
郭小平说,由于“群”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圈子,因此,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群”,需要仔细甄别。加入一个“群”后,由于管理者的疏漏,或许会造成不良信息与欺诈信息的侵入,因此,个人需要保持警惕。
郭小平认为,要规范“群”现象,一方面,对于“群”要及时进行舆情监测,科学疏导民意,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当今时代新的传播方式,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