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信息食用的快餐时代
“通常我们会在电脑上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处理多件事情。听会儿歌,看会儿视频,和N个人聊天,遇到好奇的东西用搜索引擎查询一下,时不时刷新邮箱、微博或者 ">SNS网站查看新消息……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注意力在27.5分钟内切换了120次,平均每分钟多于4次。”
这是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小组针对“互联网对注意力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结论之一。实际上,近年来这种研究越来越多见。因为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方式已经被改变为更快速更有效率也更缺乏深度的跳读式浏览。而针对这种信息阅读方式影响的研究,所指出的结论也大多一致——互联网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击碎了人的注意力。
随着注意力一起被碎片化的,理所当然还有人的记忆深度——“这表明,对于能从网上找到的信息,人们的记忆会让它留在网上,让外界帮忙存储。”这是英国BBC引述过的研究结论。
因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这个快餐时代。在现在,我们对信息“食用”更追求快速和口味刺激,花在每一样“食物”上的时间很短,从中能吸收的“养分”也更少。
快餐时代总有脱节的广告主
可是就在网友的阅读和记忆模式都迅速地蜕变到快餐模式的时候,互联网上不少广告主的步调却往往慢了几步。
很多厂家在对互联网做投放时,总是渴望能够在一篇文章或者一张图片中,覆盖从USP到价格到品牌到情感诉求的所有内容。也许他们希望自己的面面俱到,能够换来网友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长时间停留。
可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将满汉全席,放在快餐店的桌子上,所有人只会觉得沉重繁杂,因而只会浅尝辄止。
顺应时代的快餐反倒往往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如果广告主真的能够放弃在互联网上炮制大餐的想法,顺应这个平台本身的快餐特色,反倒往往能够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案例。
微博平台140字的限制和它快速的传播路径,可以说是这种案例的集中爆发点之一。前有碧浪官微联合众多知名段子手互动,掀起一波碧浪潮。现在,蒙牛的微客服又吸引了网友的关注。这个官微并没有针对产品和品牌做出任何复杂的宣贯,却只是通过“自白”这样有对比衬托、有感情投入的微博,很好地诠释了客服的态度,同时也代表了蒙牛想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态度。这个品牌和产品本身存在的负面问题,丝毫不能掩盖内容的出色,也显然无碍受众对它的认可和赞赏。
不仅仅是在文字载体方面,即便是类似视频这种信息量十分丰富的载体,也同样遵循诉求越简单直白传播力度越强的规则。例如胡戈商业成名作七喜广告系列,围绕圣诞许愿活动拍摄的两部病毒视频,都只简单直接地传达了“中奖率27%”这个主题。不仅开创了广告前传先河,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随后胡戈又为七喜拍摄了第三部病毒视频,同样也只传达了一个点:“2L 4.9元,超值又超爽”。
很多时候在谈论信息载体的时候,我们会忽略到“活动”这个载体。活动的确有更复杂的构成,但是从最根本的公关意义上来说,它依旧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例如荣威在抗日这一话题季度敏感之时,推出“丈量边关,致敬英雄”的活动。这个活动明确的主题使其英雄主义情节高涨,配合上指代鲜明的文案,将荣威的爱国心提升到了极致。
总结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它们都没有过量承载信息,只是单纯而忠实地实现了“内容有趣”和“个性鲜明”,引起了网友的兴趣。如果用AISAS的模型来说,那就是它们明确自己的任务只是在attention和interesting的阶段,把search的归还给search,action的归还给action。
这才是正确的决定。与其五个字母都顾及却什么都留不下,不如先做到前两个。然后再让搜索引擎和信息池,帮你完成剩下的。
“快餐营销”Tips
1. 放弃“凡事皆应面面俱到”的想法。
2. 结合自身情况,分类营销阵地,对每个阵地赋予正确的营销使命。
3. 打通审批响应环节,有专项的机动资源预留,来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4. 接上条,建立营销团队的快速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
5. 要有自己的情报获取渠道,自建或者向第三方购买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