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荣,过去一年,货币基金已然成为中小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强力推手,而基金子公司和专户又是基金公司做大利润的重要来源。如果要细数去年以来业内善用货币基金与基金子公司两个抓手的公募,民生加银也算其中之一。
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俞岱曦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民生加银将继续以提升投研实力为中心,以货币基金及专户业务为两个抓手,做大做强公司。”
货基:新一轮爆发前的宁静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过去一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许非货币基金莫属。从规模上看,货币基金首次超过股票型基金,成为基金行业的细分品种老大;从形式上看,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电商化,为货币基金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而从基金公司层面看,天弘基金凭借一只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便在规模上一举超越行业称雄多年的老大华夏基金。
“货币基金给基金公司带来的不仅是规模的急剧扩大,更重要的是对基金公司的客户沉淀很有意义。”俞岱曦认为,过去一年民生加银公募业务排名的上升,更应该看重的意义在于客户数量的增加。
从现在的行业发展来看,谈论公募规模时不可不看货币基金,而谈论货币基金发展时又不可不提基金电商。而随着二季度以来宝类产品收益率的下滑,基金电商已沉寂了一段时间,至少从媒体层面看,关于基金电商化发展的报道正在退潮。那么,目前应该如何看待货币基金与基金电商的发展呢?
“基金业客观上正在酝酿新的业务模式,货币基金远远没有走到头,现在是利率市场化的中后期。对于货币基金来说,利率市场化正在从C端走向B端。”俞岱曦表示,货币基金电商产品实际上帮助实现了C端(个人)的利率市场化,让普通投资者享受到余额理财的乐趣。而接下去货币基金对B端(企业)的利率市场化推进才刚刚开始加速。
在俞岱曦看来,一般企业对余额理财的需求也实际存在,而且相对个人来说,企业的资金规模更大,这也是下一步发展货币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从基金电商层面看,过去一年,基金电商从无到有,从一家独大到百家争鸣,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整个基金行业的颠覆和冲击。
针对目前基金电商的沉寂,俞岱曦更多地将这种安静的氛围解读成新一轮爆发前的宁静。“沉寂是一个酝酿的过程,余额理财是很多基金新产品的基础,利率市场化还远没有被接受,货币基金也还大有可为。”俞岱曦称。
子公司业务:银行系风控有优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基金专户和基金子公司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而随着基金子公司规模的增长,监管的脚步也紧随其后。今年4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规定子公司专户产品募集的资金“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且子公司不能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通道业务,要求子公司应尽快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基金子公司业务由此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俞岱曦并不讳言基金子公司作为基金公司重要盈利来源的地位,同时认为对子公司的监管也应有清醒的认识。“监管部门现在关注子公司的风险是非常有预见性的。”俞岱曦称。
不过,对于基金子公司的风险防范,俞岱曦并不认同一刀切的做法。他表示:“各个子公司的资产禀赋不同,银行系基金的子公司风险防范和业务的开展和非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别。基金子公司的风险防范不是靠一个团队或者招几个人就能解决的。”
在俞岱曦看来,银行系基金子公司的优势在于抗风险手段的多样性,各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到目前虽然都积累了一定的人员、财力和经验,但对抗风险的能力还是不同。
行业竞争:要善于“走出去”
6月29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及相关业务资格申请有关事宜的问答》,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私募证券基金、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资产管理机构可参与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也可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这意味着传统基金公司失去了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牌照优势。
“现在再去看基金公司,已经不能再停留在此前的‘公募’阶段,应该更强调专户和子公司的未来。”在俞岱曦看来,传统公募目前面临着规模增长的瓶颈,而这种瓶颈在未来也不一定能突破。因此,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业务多样化的基金子公司和专户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俞岱曦认为,如何看待基金业的开放就像此前看待中国加入WTO一样,虽然多种资本能进来抢食公募蛋糕,但基金公司通过子公司也可以开展比如信托等不局限于公募的业务,实际上也是好事。
在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下,俞岱曦认为,基金行业也面临一个“势”的转变。
俞岱曦坦言:“发展货币基金就是要顺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发展基金子公司业务就是在适应资产证券化的趋势,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这方面,公募业目前较少涉足,但基金公司在这方面同样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