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锌电套期保值巨亏或非套保而是对赌

9月份大宗商品市场的一波大幅震荡,将部分参与套保业务的上市公司的风险再次暴露出来。  10月中旬,罗平锌电和摩恩电气先后发布公告,提示其套保业务出现较大损失,并影响到三季度业绩。事实上,受影响的远不止这两家公司。根据已披露的三季报,数十家公司的套保业务在该波行情中遭受损失。  本为锁定风险的套保业务,为何反而导致巨额亏损?“套期保值发生巨额亏损,要么是操作中没有守规矩,要么是套保模型设计得不对。”一位期货界高管向记者表示。  然而,在调查采访中,记者却发现多家上市公司将原因归咎于现行的会计制度。按照他们的说法,期货套保上的损失都将在现货市场给找回来,只不过财务报表上没能进行对冲处理,部分公司不得已需要进行公开披露。  制度不完善成了逃避责任的最好理由。有学者对12家参与套保业务的上市公司做调查,发现全部12家公司都将套期浮动盈亏记入当期损益。本报记者查询60余家参与套保业务的上市公司年报后发现,九成以上公司都在财务报表上表明:“本公司套保业务并非高度有效套保”,公司套保业务的损益也全部列在非经常性损益栏下。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非高度有效本是用来界定套保与投机的,但这个方法有自身的局限性,这给监管带来难度的同时,也给企业创造了掩藏实质信息的空间。”一位业内专家介绍,“套保损益在财报里以投资损益的形式出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  正如这位专家所言,除了极少数大公司,目前多数参与套保业务的公司对其套保信息披露都非常有限。然而,详细分析却不难发现,过度套保的情况确实存在,部分公司的套保业务变成了投资工具。  套保时现“赌一把”心态  在这波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幅震荡中,最早发出风险预警的是罗平锌电。10月11日,罗平锌电发布提示性公告称,截至9月30日公司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累计平仓亏损1046.03万元(其中上半年亏损525.97万元)。目前,公司仍持有交割期限为2011年12月的买入合约150手(合计750吨),以9月30日的结算价为准,持仓合约浮动亏损159.13万元。  就在公司发布公告后,期锌市场继续出现下跌,其持有的150手多单境况颇受关注。罗平锌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清楚目前具体的持仓情况,但公司近期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总结讨论,决定以后做套期保值时要以“稳健”为主。  从绝对金额来看,公司的损失并不大,然而和公司大额的资产减值计提联系起来,却不难发现公司套保业务存在的问题。在三季报里,公司对2011年9月30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存货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08亿元,这直接导致公司前三季度巨亏1.7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1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9亿元。1.7亿的亏损对公司来说显然已是“伤筋动骨”。  高额的跌价计提对应的是高存货。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超过6亿元。拥有大量库存的罗平锌电,做套期保值业务时为何还要做买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套保业务做买单是为了防范原材料涨价的风险。依据财务报表,公司近年来库存一直在增长,也正是高库存给公司带来了灾难性损失。  既然参与套保业务,在防范原材料进一步涨价的同时,公司就没有预想过存货可能跌价?存货跌价和原材料涨价相比,哪个对公司的影响更大?  “公司存在明显的误判,在锌价一路下跌的过程中,没有对其存货进行卖出套保防范跌价风险,反而通过期货市场进一步买入原材料,放大了亏损。”一位长期设计套保方案的期货分析(博客专区)师告诉记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公司对赌的心态比较明显。  查询罗平锌电2010年年报即可发现公司确实有“赌一把”的冲动。年报提到的2011年生产经营计划显示,公司2011年拟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该目标比2010年增加61.82%。公司当时给出的解释是,2010年末公司库存量较大且2011年度计划生产锌锭达10万吨,2011年锌锭计划销售量将大幅增加,并预测销售价格也比2010年销售均价高。现在看来,公司的误判在当时即已发生,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修正。  “非有效套保”普遍存在  罗平锌电的非有效套保并不是孤例。  10月14日,摩恩电气发布业绩预警公告称,9月下旬欧债危机全面暴发,期铜产品价格呈单边下跌走势。截至9月30日公司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平仓累计产生较大损失,导致公司累计利润大幅下降。随后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期铜套保损失约800万元。  公司董秘张树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9月下旬沪铜主力合约连续两个跌停板,公司的套保买入单因此发生较大账面亏损,不得不平掉部分仓位,这也就产生了实际损失,而根据相关的会计政策,该笔损失只能作为投资损益单独列出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摩恩电气三季报显示,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4.6%。公司在附注里解释为套期保值所需的保证金增加,以及设备招标保证金增加。  摩恩电气主动披露套保事宜颇有些意外。由于三季报业绩和前期预测差距很大,公司不得不发布业绩修正预告,而影响业绩的正是套保业务。事实上,更多受影响的公司只是在三季报里简单提到一句,“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是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形成的无效套期亏损。”如同样参与铜期货套保的恒邦股份、大洋电机等,都没有透露更多的套保信息。  据本报记者统计,目前参与套保业务的上市公司中,超过九成的公司在报表里都表明,其所参与的套保业务“非高度有效”,损益作为投资收益计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下,在附注说明栏里则体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名下。  江西铜业被称为 “国企套保旗帜”,其非有效套保也是一直大量存在。回查公司近几年的财报可以发现,其非经常性损益栏目下的投资收益一直非常高,如2008年公司非有效套期保值的投资损失高达9.7亿元,非有效套期保值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9亿元;2009年情况要好很多,但不符合套期保值会计的商品期货合约平仓损益仍达到-2.2亿元,不符合套期保值会计的商品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7亿元;2010年年末,非有效套期保值的余额达到-2.95亿元。  财务报表上显示的超大金额投资损益,一度给江西铜业带来极大的舆论压力,如2009年上半年就曾爆出江铜套保巨亏的“新闻”。据江西铜业一位高层事后介绍,公司2008年在期货套保上的亏损确实高达13亿元,然而其对应的现货交易却带来超过12亿元的盈利,对冲之后的实际损失并不大,但公司却困惑于该如何向外部解释。  “套保业务的有效性判定,是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以交割为标准,实际交割了那就是有效套保,没有交割就是无效套保。”一位注册会计师向记者介绍。  事实上,即使认定为有效套保,其会计成本也相对要高很多。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就告诉记者,公司所参与的套保业务都有现货经营相对应,但在和会计师事务所多次商讨之后,最终做财务报表时仍是计在投资收益里面。  中粮屯河演示“有效套保”  由于严格遵守现行的套保会计制度,中粮屯河堪称有效套保的典范。在去年白糖市场的极端行情下,中粮屯河连续多次提高套期保值业务的保证金规模,在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同时,也将国企有效套保的全部过程展示在公众面前。  今年1月12日,中粮屯河发布董事会公告,计划将套期保值的资金规模从原先批准的6亿元增加至12亿元。此前,中粮屯河已3次提高参与套期保值的资金额度。因屡次增加套保资金的行为,市场怀疑其套保出现巨亏,并有媒体公开发文讨伐。  随着财务报告的公开,中粮屯河参与白糖套保的过程逐渐清晰。当白糖的期货价格在每吨5000元上方时,中粮屯河进行了套保卖出。由于公司的白糖生产成本控制在3000元/吨,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在5000元这个价位上方卖出显然是划算的。  然而,不幸的是,2010年白糖价格一路走高,从5000元/吨左右攀升到6000元/吨,又迈过7000元/吨大关,最终达到7600元/吨的历史高价。“糖高宗”时代,中粮屯河的套保卖单损失惨重,为了维持头寸避免爆仓,公司不得不不断增加保证金规模,这正是外界所看到的那一幕。最终,在充裕保证金的护驾下,中粮屯河成功实现了交割。  在2010年的年报中,中粮屯河的套保业务和现货业务进行了完全“对冲”,并没有体现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下。公司对此公开回应,在套保过程中,公司一直没有进行过平仓操作,而是进行了现货交割,并没有亏损。期间唯一可供挖掘的线索是,在年报里“其他流动负债”项下有3.93亿元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3.08亿元,根据附注可知正是公司参与期货糖的浮亏。  中粮屯河为何要死保头寸?对此,市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中粮集团旗下企业,做空虽然在经济上有损失,但可以体现其平抑糖价的社会效益;二是由于目前的会计制度限制,如果公司在套保过程中进行平仓操作,其浮动亏损就变成了实际亏损,而该笔损失极有可能被当作投资损益单列,在财务报表上出现在“非经常性损益”栏下,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公司宁肯不断增加保证金,也要死撑到交割。  一家国有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每年需要对原材料铜进行套保,虽然有相应的经营活动对应,但在财务处理上一直达不到“完全有效套保”的标准,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如果套保业务是盈利的,一般就直接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平仓操作,如果套保业务出现亏损特别是亏损额度相对较大时,公司会选择进行实物交割,并最终通过期现货“对冲”掉该笔浮动亏损。  内部评价机制助长投机  不得不参与的套保业务,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做套保业务最大的困境是相关人才短缺。一位实际参与套保业务的人士则认为,目前的评价机制不利于套保业务。  “套保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金融,又要熟悉所在的行业,金融方面也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另外,还对个人的心态、信念都有很高的要求,套保单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一笔单子下去马上就可能赚很多,也可能亏很多,一般人玩不了。”这位高管介绍。  湖北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他们公司产品中包括PVC,在PVC期货上市的时候,多家期货经纪公司曾上门服务,提供各种参与货套的建议,公司领导最终决定试一试,但在尝试着交易了几次之后,觉得盈亏波动太大无法控制,就没有进一步参与。  “主要还是没有相关的人才。首先,领导自己要懂,直接负责人更是要特别精通;另外,财务会计、实物交割方面也都要有配套的人才。” 据该财务人员介绍,虽然目前公司安排了人员盯着期货价格,但主要是为现货价格服务。  “期货说简单非常简单,除了买就是卖,看涨就做多看跌就做空,但真要把套保做好,又是非常的困难,一方面需要非常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能够设计出理论上可行的套保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较长期期货交易经验的交易员。虽然目前国内的人才积累方面比前几年要好很多,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湖北一家大型期货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  但是,正在帮助某上市公司做套保业务的杨先生则认为,对套保业务的评价机制,是制约套保业务发展的关键。  “现货市场赚,期货市场就会亏;现货市场亏,期货市场就会赚。但现在的很多做法和考核办法,其实是对套期保值的误解。”杨先生表示,“像今年的行情以下跌为主,我们对原材料做买入套保,只可能是亏,最好的结果就是不做,但不做事也不行啊。”  “套保做得好不好,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公司对我们的考核办法也是与我们做的结果有关,要是亏了,我们肯定没有奖金拿。”杨先生透露,“说到底,领导还是希望这块业务能赚钱。”  与会计问题一样,不能和现货市场的经营成果结合起来考核,确实是上市公司套保业务的一大制约。  套保部门要想出成绩,只能尽量赚钱,这样在公司内部才有说话的底气,对外报表也好看。然而,这却和套期保值的初衷相违背,也助长了投机的动力。  学者建议  借力期货经纪公司  上市公司不愿意谈及而监管层却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目前在上市公司套保业务过程中几乎没有监管。根据目前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参与套期保值业务之前,需要董事会讨论同意,其参与额度也需要董事会批准,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却没有监管,投资者更是只能通过财务报表中的零星披露信息来了解和揣测,或者等到公司发生大的损失之后再通过公告了解。  “期货毕竟是杠杆交易,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套保很容易就做成投机,大中型企业一般有比较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出问题的概率不大,但一些小公司就很难把握。”长江期货一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目前绝大多数公司财报里反映的“由于不符合完全套保条件”,部分就是因为投机交易。  事实上,目前上市公司的套期保值业务,主要靠公司内部进行风险监控,但“自己管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部分大公司如江西铜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每天都会进行结算并有评估,但也有一些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明显跟不上。  欧美等金融发达国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长江期货研究员黄骏飞介绍,期货经纪公司会承担一部分监管责任,公司参与套保业务是否过度,期货经纪公司是非常清楚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如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都会找经纪公司咨询。事实上,大多数银行都有自己的期货经纪公司,银行在考察一个公司的信用时,会将其参与套保业务的情况作为重要考察指标。  有学者建议,目前大多数保荐机构都有下属期货公司,对于部分刚参加套保业务或者套保尚不熟练的上市公司,不妨委托保荐机构下属的期货公司进行相应监管,并定期出具上市公司参与套保业务的报告。虽然短期会增加运营成本,但有利于套保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时间: 2024-08-16 17:42:48

罗平锌电套期保值巨亏或非套保而是对赌的相关文章

沪锌震荡下行罗平锌电套保亏损1200万元

上市公司罗平锌电10日披露,在近期有色金属大幅度下跌过程中,公司期货套保业务出现较大亏损,目前损失约1200万元. 据了解,截至9月30日,公司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累计平仓亏损1046.03万元,其中上半年亏损525.97万元.目前,公司仍持有交割期限为2011年12月的买入合约150手,合计为750吨,以2011年9月30日的结算价为准,持仓合约浮动亏损159.13万元. <证券日报>记者特此致电罗平锌电董秘喻永贤,但接电话的却是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人士,据该人士称,目前套保的效果明显不如20

东凌粮油巨亏1.9亿券商称今年业绩或迎来转折

借壳上市后,大豆压榨第一股东凌粮油(000893,收盘价14.69元),2010财年交出了令人的满意的答卷.不过这一良好表现并未延续到2011年.去年,东凌粮油的全年利润亏损高达1.88亿元,除压榨业务亏损外,此前被市场看好的衍生品业务亦亏损5000多万.此外,股权激励流产.定增利剑悬顶等种种负面因素也挥之不去.不过在上述全年巨亏的消息公布当日(2月29日),东凌粮油却逆势上涨4.47%,且此后几个交易日股价连续上涨.对于股价和基本面相悖离的情况,券商的研报或许可以作为解释:去年受限价政策影响,

航油套保大幅减亏国航中报预增50%

每经记者 姜艳艳 2009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给在2008年因为原油套保吃足苦头的中国国航 (601111,收盘价8.02元)带来了减亏希望.公司的分析表明,以目前价格计算,到今年年底时公司航油套保将减少约40亿元的亏损. 此外,国航同时预计2009年中期业绩 同比增长50%以上,而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2亿元.这主要是受燃油采购成本下降,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的增长.国家行业扶持政策落实及燃油套保公允价值亏损较去年底大幅减少的影响. 国航今日发布公告表示,2009年6月3

韶钢松山试水钢材套保苛刻内控或致频繁公告

钢材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上市近两年后,韶钢松山(000717.SZ)于14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2011年第一次临时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境内钢材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及有关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两个议案. 韶钢松山发布的公告显示,通过上期所螺纹钢.线材期货市场开展的钢材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钢材价格大幅波动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且将严守"期货持仓量不超过本企业所生产的现货供应量&qu

獐子岛8亿巨亏真相:被疑虚增存货资金链欲断

理财周报记者 吴旭光 谭楚丹 戴建敏/大连.深圳报道东经124°47′,北纬39°03′,这是资本市场的焦点,亦是故事的原点.74亿枚扇贝不翼而飞,蝴蝶振翼,8亿巨亏,43301个股东.面对这个深海黑洞,存货.资金链的质疑甚嚣尘上.潜伏在獐子岛后面的重仓机构"不予置评",300多份研报仅有1份"卖出"评级,东海证券焦头烂额.东经124°47′,北纬39°03′,这是资本市场的焦点,亦是故事的原点.受益典型海洋性气候带来的"馈赠",大连市长海县獐子

同洲电子巨亏6亿 或遭实控人另类卖壳

昔日机顶盒巨头.被称为"数字电视第一股"的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洲电子",002052.SZ)正深陷巨亏困境,公司连续四年业绩下滑,控股权也一直悬而未决. 近日,同洲电子披露了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9%:净利润亏损达6.10亿元,较上年同期锐减1009.17%. 在贴上"巨亏"标签的同时,5月23日,同洲电子还因信披违规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据监管函,公司2016年度经

移动医疗App起步:布局期长普遍巨亏

行业普遍是巨亏的.谈到时下流行的移动医疗App,佰邦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长(COO)王浚海近日在接受早报专访时说.佰邦达科技是知名移动医疗App掌上药店的开发商.王浚海的说法,与业界对于移动医疗App市场规模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艾媒咨询预计,到2017年年底,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为18.6亿元.该机构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称,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主要分为5种:医药产品电商应用:满足专业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和查询医学参考资料需求的应

水温异常成巨亏罪魁獐子岛“24小时监测”突然失灵?

10月30日晚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獐子岛(行情,问诊)(002069,收盘价15.46元)的三季报,因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灭顶之灾,拖累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中报时的预盈变为亏损8.12亿元.10月31日,公司在大连向媒体.投资者举行灾情说明会,公司董事长等高管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相关人员到场.从中科院以及獐子岛方面的解释来看,海水温度异常及其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导致此次数亿海产品绝收的"罪魁",但<每日经济新闻>

一代摩托之王,巨亏十年,败坏80亿品牌价值,如今沦为弃子

它是中国工业制造的神话.用30多年的锤炼,从一个单一的兵工厂,蜕变为国家级大型企业,促成中国成为摩托车第一大消费国.它累计向市场投放1800多万辆摩托车,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辉煌时品牌价值高达80亿元.如同过山车一般,从峰顶迅速跌落.如今它已连续8年净利润为负值,2015年末,净资产余额仅为794.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0.42%.它就是嘉陵摩托,因创新而成功,因守旧而衰败. 榔头敲出中国第一辆摩托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所有的兵工企业都面临"军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