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第2页:
和讯科技消息 10月17日,Eworld电子商务世界暨2012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核心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将以“拨开迷雾-发现规律-问道蓝海”为主题,邀请了百余位行业内精英针对移动化、社会化后的电子商务运营和运营如何整体提速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讯科技作为独家财经网(博客,微博)络媒体将对本次大会进行全程报道。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发表主题演讲。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
胡延平表示,在未来一到三年的一个时间范围内,百货、平台、自建,分别会以自己更好的表现来走过这么一个市场拐点,来回答所有人对于电商这个领域的质疑。当然电商未来不属于所有的企业,属于所有的消费者。
以下为胡延平演讲实录:
胡延平:大家下午好。其实我这个部分是最不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也是实在无力承担拨开迷雾的工作,我跟大家每个人一样,作为电商的从业者,我们一边在做,一边在看,一边在想。尤其是在2011年、2012年这么一个市场环境底下。就像主持人刚才讲的,这个蓝皮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认为这么一个准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个恰恰也是说我们把这个蓝皮书变成一个2.0的过程,变成一个开放讨论的版本,让业界各个方面,包括在座各位能够参与进来,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共振、共鸣、共同协作创造的过程,来产生一个众包版的蓝皮书。预计在11月上旬最后产生,今天预发布结束以后,我们还有六场左右的分专题的研讨,预计会有600多位来自于业界不同方面的专家、顾问来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这680多位专家、顾问,分别是来自于电商企业,包括媒体相关电商口的资深记者,还有投资人,还有从业者等等。
可以说在DCCI过去以来也好,在整个互联网业界也好,没有人说就一份蓝皮书和报告动这么大的一个周折和干戈来做这个事情。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在电商充满迷雾的当下,我们真的想看清一些东西。
在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准备过程中,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准备的过程。实际上也给了我们自己很多的启发。这样的一些启发,包括作为在这个领域有15年从业经历的从业者,可以跟大家来分享启发是什么?如果我们改变我们对电子商务观察的一个视角,那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甚至跟我们原来的判断截然相反的结果。比如说视角的转换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如果我们一概而论是不会有客观地结果,如果我们不能对平台、垂直、百货等等不同的方面,基于它的一个运营的重大关键要素,比如说它的品类规模、仓储、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的合作体系,包括客单价,包括营销成本,包括营销成本在客单价里面的占比,以及仓储物流配送的费用在客单价的占比等等,如果不能这些要素有效进行一个分析,包括在营销端基于大量数据对营销品牌化的营销和效果化的营销做最优化的一个掌握的话,那么电商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就无从谈起,成本和利润的表现一定不会很好,甚至不能去真正理解业内纷纷扰扰的各种关于电商的阴谋论、泡沫论、欺骗轮等等,我们不能理解这些东西。包括我们有的时候也不能理解。
但是我想我们回归到价值的基本面,然后来看关键的运营要素,进行分析的话,我想我们就可以得到更清晰的一些答案。在中午的时候,今天来参与的一部分专家、顾问,包括坐在前台的嘉宾,我们中午的时候有一个交流。把中午简短交流的核心信息跟大家做个分析,这个也是我们在准备蓝皮书过程里面的一些启发或者是我们的一个角度。
第一,我们看电商,从长周期去看比从眼前当下去看可能会更完整,可能更能够理解谈得起起落落,理解它的此消彼涨,理解它的赢和输、亏和赚,才能理解这么一个过程。一定要从长周期看,而不是看电商一时一地的得失。
第二,电商运营的当下,已经到了一个练内功,要重新构造自己的基础和打基础,以及运营层面拧毛巾的阶段。在过去阶段,更多是资本和营销的阶段,资本投资扩张以及在营销层面快速通过吸引用户拉动应收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链条,比如说缺物流建物流,缺仓储找仓储,缺配送跟第三方合作搞配送。
在03、04年的时候,说中国电子商务有几座大山,当时说支付是一个问题,支付关不好过,安全关不好过,包括用户习惯这一关系也不好过,包括政策关也不好,今天为止,这几个大山不成问题了,几座小山也陆陆续续过去了,仓储、物流、配送也不成为大问题了。在现在的当下,中午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讲到,这也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比如说过去的电商企业跟IT企业去打交道的时候,更多做的是硬件采购以及基础的物理网络和运营网络的搭建,这是在过去那个阶段,无论是传统行业的电商还是互联网的电商,这是在过去几年做的最多的事情。但是今年开始,大家纷纷开始投入巨大的力量做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营系统的架构和优化等等,通过对数据的应用,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数据化、信息化的优化过程,来真正提升自身运营的效率,把仓储、物流、配送、用户、营销等等不同端在优化的同时又争取尝试做适度的打通和结合,以此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提升自己的效率。这是在2012年我们所看到的最大的变化。
也是在这么一个变化的当下,我们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给大家分享或者尝试跟大家一起来创造一个跟过去都不一样的关于这个市场的一个报告,关于这个市场的一个蓝皮书,我们不去看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少,用户规模又怎么样,我们想看说电商运营的最基本面以及基本面里面运营的这些基本关键要素的变化,如何使得百货、平台、垂直、自荐等等不同类型的电商他们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想从这些角度有一个探讨。这是简短的一个简介。
从基本面来讲,我想所有人最关注的,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如果大家对这么一个市场的判断,不管是从投资人还是从从业者,还是媒体舆论,真的是两极分化,有些认为是市场需求,有些认为是泡沫,有一些认为是往健康方向走,甚至往一个所有人很绝望的方向走。这使得我们想到什么?想到今天电子商务的一个情景,跟2001年、2002年互联网何其相似。
大家回到10年前,打开电视看到大量的报道是寒冬、裁员、破产、出售、资本上市、流血上市、上市不成功等等这些话题。这是在2004年4月份,尤其是在2001年、2002年关于互联网的关键词,包括在那么一个阶段,很多人把互联网跟当时荷兰郁金香的传销做一个比较,即使已经上市的公司,他们拥有的用户也只有几百万,每年的营收只有两三千万人民币,甚至不到。它的财务报表是负的,股票价格最低的时候到5毛钱,很多企业都倒闭了。10年以后,电商的环境中,我们看到的关键词几乎一模一样,今天的电商基本面和10年前跟互联网基本面做比较的话,我们发现电商的基本面是超过10万亿的点上,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的网购总额,单一的网站的注册用户量是超过1亿,用户的消费,总的额度增长率依然保持在50%左右,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总的基数,因为已经是在很大基数的状况底下,包括用户人均网购额度的增长,在2011年,尽管跟2010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但是依然在20%以上,这个在用户消费若干选项里面已经处在最前面的一个位置。这是电商的一个基本面。
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一个变迁,大家从什么地方能够挣到钱的过程来看,在95年到2000年的过程中,主要靠接入服务以及接入服务当中的增值服务来获利,广告也有,但是量非常小。在2000年到2004年这个阶段,一个是广告营收的抬头,包括游戏的抬头,包括电信增值服务SP的服务,拉了互联网一把。在当时,SP的营收甚至一度占到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的70%到90%,现在降到超不到10%。在04年到06年,我们看到电商起来了,尤其是C2C、B2C的电商。有人说2002年到2010年是电子商务的黄金10年,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像今天这个会场的背景板一样,看到的是一片黑暗,看到的是凌晨三点、四点、五点的感觉,所以黄金10年,我们似乎收获了很多,但是似乎又面临很尴尬、很危险,是一个看不清楚的当下。在我看来,如果统计各企业的一些基本面的数据的话,我们看到平台、百货、自荐品牌、垂直类互联网的电商等等,依次都纷纷地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奠定自己的基础,然后在营收等等各个基本面不断有所提升和改善。
我们想起所有人都熟知的马云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坚持。电子商务也一样,我们从时间点来看,我们看到电子商务就是处在晚上到黎明四五点钟的当下,在这么一个当下,在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在发生的事情是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以及企业通过内功提升成本效率,以及通过最后一棒上市这个环节,这个必不可少,这个为所有人所批评,甚至被所有人所诟病的这么一个环节,电子商务必将冲出黑暗。在未来的一到三年的时间里,它的一个发展进入由危转机,由亏转盈的临界点。这是基于基本面来看。
我们基于长周期来看我们有什么样的结论?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也不过如此,增长率还没有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高,但是它的整个基数高,它的整个社会消费总额里面占比已经在13%到15%这么一个区间,而我们在3%到5%这么一个区间。但是我们看到,如果从更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从长周期,从过去10年的状况来看,并不是那么可观的一个增长。包括我们看到黄色的曲线是亚马逊净利润的增长率,这么一个净利润的增长率,也并不是那么可观。在若干个年份里面,尤其是在前期,在刚刚创立不久的三五年时间里,利润的增长率不增反降,实际的利润率水平也在创立的前五到七年时间里面处在一个负利润率的状况,到现在为止,它的利润率略有提高,但是依然是一个微利的状态。
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时间,就像当当熬了10年上市,上市以后依然亏损。今天的阿里、淘宝也是同样的一个过程,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服务了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和大的品牌企业,服务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创造了以万亿计为单位的社会产值,但是对整个电子商务来讲,比如说我们看到马云也好或者是在座的人在他们看来,包括在我们看来,其实电子商务依然在早期,在培育期,在起飞期,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期和收获期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成熟期和收获期距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有一个长周期的一个理解,而不是去一时一地的得失,我们就会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刚才讲到亚马逊的一个数据分析,这个是详细具体到它的物流费用、市场费用、技术研发费用在它的成本支出里面的占比,我们进行了11年时间的一个长周期的分析。从这个分析里面看,我们看到在亚马逊创立的前5年时间里,尤其是前3年、4年的时间里,这三项费用,尤其是物流费用和技术研发费用都有显著的一个增长,而且都有相当高的一个占比。为什么到近两年、近三年、近五年的时候,尤其从06年到现在,费用有了显著的一个下降?而这些下降的原因是不是它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它的利润有负转正的一个原因,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品类规模的增长?还是因为它的平台化?还是因为它的成本的降低?还是因为它的营销端更多的品牌效应开始替代这种效果营销的效应?还是因为大家所讲它的数据的平台,它的云计算,它的IT服务的那些跟电子商务不相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