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记者今天(5月18日)从上海警方获悉,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全市共阻止电讯诈骗案件1277起,涉案金额达6633万元,同比有较大增幅;抓获犯罪嫌疑人230名,初步破获案件400余起。警方表示,过去电讯诈骗集中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但今年以来被害人趋于年轻化,其中不乏16岁至30岁的年轻人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
今年以来,网络诈骗案件比以往有所上升,被害人以年轻人居多。网络购物诈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假冒“淘宝”、“糯米网”、“窝窝团”等知名购物、团购网站,发布虚假的低价商品及团购信息,骗取被害人登录“钓鱼”网站后获取用户名、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另一种是发布“团购汽车加油”、“团购餐饮优惠券”等虚假信息牟利。
利用QQ等聊天工具进行诈骗的案件依然层出不穷。3月30日,宝山警方在广西南宁抓获利用这一手法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罗某、李某二人,缴获银行卡9张,涉案金额2万余元,案发地遍布上海、广东、新疆等地。据交代,这样的手法多是通过木马病毒盗取他人QQ号,甚至录下QQ号主人视频,再向QQ号上的朋友发出借钱要求,甚至播放“视频”验明正身。
警方将这些受害人群分为:在外地工作、家在上海或在上海工作、家在外地的“候鸟族”,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社交圈稳定的“圈圈族”,以及在海外工作、留学的“海归族”。这些有着良好教育水平、看似不容易被骗的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接触人群、作息时间、娱乐购物场所、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固定,对“圈子”以外的信息鲜有了解。
此外,“候鸟族”、“海归族”长期借助聊天工具与家人、朋友沟通,极易成为利用QQ等聊天工具施骗的被害人。日前,黄浦区一名企业高管在QQ上收到海外留学儿子“需要紧急用钱”的留言,他二话不说就往QQ上留下的账号汇了5万元。没想到,接连几天,自家多名亲戚找上门,要求他归还儿子向他们借的钱。在与儿子电话沟通后才发现,儿子的QQ号已被盗,“需要紧急用钱”的消息是骗子群发的,结果多名亲戚信以为真。
据了解,本市警方已通过全市公交、地铁、商务楼3.2万个移动屏点、3000多银行网点固定屏点、300多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防骗信息,每天受众达1500余万人次。有市民还自发开展“斗逗诈骗”行动,提高对方诈骗犯罪的成本。本市一名大学生接到犯罪分子诈骗电话后,佯装上当与对方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对话,还有网友与诈骗犯对话2个多小时,并把全过程录音放到网上,提醒其他人注意防范。(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