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浪潮汹涌澎湃,但凡与“智慧”沾边,都能赚足眼球。在各类“智慧+”中,智慧城市可谓是集大成者,上到中央政府,下到平头百姓,无不对其充满期待及想象。然而,迄今为止,智慧城市似乎仍停留在概念阶段,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很长距离。
智慧城市是以智慧理念作规划,使得城市管理更智能,资源分配更合理,环境保护更到位。所以,智慧城市强调全方位整体发展,注重多样性和长远性,并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各个功能协调运作。
换言之,智慧城市是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做到了科技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为未来城市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更是解决“城市病”有效方案。
因此,各界对智慧城市寄予厚望,但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问题重重。首先,在科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还不尽人意,以及国家信息安全隐患。相关企业实力不足,拖累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资金来源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所需金额庞大,动辄数十亿数百亿。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显然不能单靠政府或企业,目前主要是靠EMC项目和PPP模式。
第三,城市基础实施不完善。智慧城市内涵丰富,包括了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因此城市基础实施需要足够完善,才能有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最后,不同体系间难以实现开放共享。拖累智慧城市进度的关键之一,便是在数据开放和信息共享上还存在很大限制,不同行业、群体、系统等体系间存在许多信息孤岛,从而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阻碍。
虽然问题重重,但作为未来发展趋势,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前景十分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计,到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8000亿元,增长强劲。
2008-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