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App冲击传统模式 国内竞合态势复杂

腾讯科技 Lois 4月28日报道打车
应用市场里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还未分出高下,政府和出租车公司在这股新技术趋势的刺激之下也不得不行动起来。无论是提高电话叫车效率,还是隐约预示着要推出打车应用,这个市场的竞合态势开始显得更加
复杂。政府新举措目的北京市交通委于本月24日发布的《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议论。综合各方观点可以看出,此举暗含了四个重要趋势:·提高电话叫车效率,北京将建设统一特服号码调度平台。此前北京的三个电话叫车调度中心包括96103、96106和96109,因为各自服务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因此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提高司机电话接车意愿,将原先的3元交车费提升至预约叫车为8元,即时叫车为5元。增加的服务费将有利于提高司机收入分成。·满足乘客的电话叫车成功率,出租车司机必须确保每车每天执行两单电话叫车业务。这也是为了防止司机不爱接单的情况影响电话叫车业务口碑。·手机约车被列入管理执行办法条目。媒体解读
认为,这或许意味着政府和出租车公司将要推出手机打车应用。就在互联网创业公司推出的打车应用正发展兴旺之时,北京市交通委的这则文件不得不引人联想。当看到了新技术对打车市场的潜在冲击之时,政府和出租车公司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维护已有利益,同时也必须尽快接纳新技术,防止市场被
抢夺。国外市场对比打车应用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冲击并不仅仅表现在中国。国外知名叫车应用Uber在纽约曾经遇到的层层政策阻力以及被迫关闭的情况也被国外媒体
纷纷议论。Uber联合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认为,出租车行业有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无论是出租车公司还是市政府机构,他们的行动都在阻碍创
新的发展。加利福尼亚大学市政工程教授丹尼尔·斯珀林(Daniel Sperling)就很直接地说道,“交通运输一直都是我们社会中创新活动最少的部门之一。”
但是不可否认,打车应用在用户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政府和出租车公司的想象。在苹果的App Sotre应用商店中,Uber拥有数百个“五星级”评级。在华盛顿试图通过法规条例来让Uber变得非法时,用户曾向市议会成员发难,并发送了数千封的抗议电子邮件。面对不可逆的创新技术应用潮流中,用户的选择为这个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建造了成长环境。就在昨日,Uber在经历了一年的争取后,
终于成为了纽约市首个被许可提供手机应用叫车服务的公司。国内竞合态势复杂对于国内打车应用,他们想要解除自身的危机可能更加复杂。有知情人士介绍,仅以北京市出租车市场为例,各方势力和资源就有明显的垄断态势,包括金建、银建和金银建三家出租车公司就是兄弟三个共同经营,他们提供的96103调度中心拥有出租车资源优势,因此,有能力推出打车应用。其它出租车公司虽然名称不同,但有不少也是家族亲戚之间共同维持,推出自己的打车应用也有机会。其它更小的或者没有资源独立开发的出租车公司才有可能和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此前腾讯科技也有报道指出,上海的前四大出租车公司已开始陆续上线自己的在线叫车应用。北汽集团等北京规模较大的出租车公司也已将推出自己的叫车应用提上日程,今年10月前将对外发布。有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北汽集团的叫车应用一旦上线,将禁止公司内的出租车司机使用其他同类软件。至于政府是否会推出打车应用,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资源技术投入以及可能面临的舆论压力方面
来看,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政府会在维护和协调出租车公司推出相关业务方面给予支持。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要快速积累资源,一方面又要时刻把握住政府和出租车公司方面的意向。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公司可能唯有出让股份或者想到更好的资源互换方式才能迅速解决问题。当一股新生的技术力量来临时,它具有击败旧规则的能力。因为它剔除中间人的环节将带来更加高效的市场。在不可逆的潮流之下,旧规则必然面临改变。但是,新技术生存必然带有“适应性”的特征。至于如何互相协调发展,才是这个行业最好看的地方。这个规律适用于打车应用行业。

时间: 2024-09-27 02:52:54

打车App冲击传统模式 国内竞合态势复杂的相关文章

打车应用引发传统模式利益变局 竞合态势复杂

硅谷网讯 打车应用市场里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还未分出高下,政府和出租车公司在这股新技术趋势的刺激之下也不得不行动起来.无论是提高电话叫车效率,还是隐约预示着要推出打车应用,这个市场的竞合态势开始显得更加复杂. 政府新举措目的 北京市交通委于本月24日发布的<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议论.综合各方观点可以看出,此举暗含了四个重要趋势: ·提高电话叫车效率,北京将建设统一特服号码调度平台.此前北京的三个电话叫车调度中心包括96103.96106和96109,因为各自服

北京打车APP陷入盈利困境 数据或将卖给第三方

硅谷网讯 在一系列政策加码下, 打车APP的盈利之路将走向何方?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已开始试行.<细则>指出,手机电召服务运营商应用软件须经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备案,获得授权许可后,才可接入统一电召服务平台.而目前市场正在流行的 各类打车APP,均属于<细则>范围之内. 按照上述规定,打车APP需遵照4小时以内叫车每单5元.4小时以上预约每单6元的北京市电召统一收费标准支付费用,而对于打

北京规定打车App需接入平台:获利渠道遭封堵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赵楠 一系列政策加码下,打车APP的盈利之路将走向何方?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已开始试行.<细则>指出,手机电召服务运营商应用软件须经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备案,获得授权许可后,才可接入统一电召服务平台.而目前市场正在流行的各类打车APP,均属于<细则>范围之内. 按照上述规定,打车APP需遵照4小时以内叫车每单5元.4小时以上预约每单6元的北

第1季度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市场份额

5月5日下午消息,易观国际今日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国打车APP客户端累计账户规模达9828万,其中,快的打车以51.6%的比例占据国内打车APP市场份额第一位,嘀嘀打车以45.3%的比例位居第二. 2014年第1季度,打车软件厂商加剧扩张,除通过高额补贴的手段快速获取用户外,服务区域也不断拓展,目前快的打车已覆盖261个城市,嘀嘀打车覆盖178个城市.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今年第一季度,在阿里和 腾讯 两大互联网巨头

打车App线下隐忧:出租车公司恐抄后路自做APP

打车应用行业,已经发展半年有余,数据显示,仅在北京每天有万单以上出租车交易由打车应用带来.但有分析认为,打车应用触动出租车公司利益是必然,遭到封杀"非常正常",这一度引发了业内对于传统巨头们的担忧.但事实证明,任何人都不会独占这个市场,线上App企业.线下传统出租车公司各具优势.但笔者认为最先退让的将是传统企业,不具备移动基因,和整合优势,将留给打车应用行业更大市场.纷争:触动传统利益 两者都优势均不明显近日,有媒体报道,因触动北京某出租车集团线下利益,该集团在各媒体间封杀了北京两款主

国内首家打车APP摇摇招车资金濒临断裂

摘要: 每一个互联网的新应用从诞生到蹿红总是伴随着从机会到挑战.从四处找钱到风投扎堆.然后是竞争.红海.泡沫 可一个好的行业,是泡沫褪去,会迎来优胜劣汰的整合.但在这个过程 每一个互联网的新应用从诞生到蹿红总是伴随着从机会到挑战.从四处找钱到风投扎堆.然后是竞争.红海.泡沫-- 可一个好的行业,是泡沫褪去,会迎来优胜劣汰的整合.但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先驱变成先烈,成为行业的垫脚石. 国内首家打车APP摇摇招车资金濒临断裂 近日,网易科技独家获悉,国内首家打车APP摇摇招车因为资金面临困境已经停止

CNNIC孟凡新:电商行业传统和线上呈现竞合态势

和讯科技消息 11月7日,近年来,电商企业之间频繁掀起价格战,以低价换流量,以价格争市场已经成为现阶段电商市场的突出特征.而在价格战的背后,是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之争.随着传统企业大举进军电商,线上与线下从暗战转为明战,而在对抗中又存在联合,呈现为竞合态势. 一方面,在同类产品销售上,传统渠道与线上渠道竞争趋于常态化.扩散化.随着网络零售渠道影响力明显提升,对传统渠道带来了极大冲击,逼迫传统渠道商的转型升级.在消费者总体需求稳定的前提下,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必然挤压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一旦传统渠道

打车APP并购背后:市场或将进入双寡头模式

上周五,快的打车的同学给 各位媒体发了一条短信:一会儿有重要新闻要发布-巴人想了很久,这愁人的表达背后要说些啥?并购.投资.新业务.发布数据..各种可能性一闪而过.在 打车APP发展乏力的今天,能称为"重大"的消息已经不多了. 结果不出所料,快的打车宣布收购上海本土打车应用"大黄蜂".下面,咱们就一起聊聊这个事. 据巴人了解,这起收购案实际上尚未最终完成,双方并没有就产品.人员合并等问题达成一致,而是仅确定了收购价格.对于你情我愿的问题上,快的打车COO对巴人表示,

大数据为何会冲击传统媒体服务模式

大家都知道大数据对于媒体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这其中包含传统媒体(例如报纸.电视)也包含网络媒体(例如新闻门户).可是大数据为何能够冲击传统媒体呢? 用学术的口吻,可以这样描述:"媒体渠道碎片化,带来对指标的要求:大数据模式清晰的结果导向带来对广告客户的巨大吸引力." 通俗地说,就是:做媒体的人多了于是客户就要去判断哪一家的效果最好.也就是说做媒体的人越来越多,客户看着越来越晕,最后忍不住了要问"你们究竟谁家的效果好?有什么样的评估标准?"随着数据经营理念的提升,大家发